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高校性騷擾!美國高校是怎麼防的?

新華國際

大學校園是青春的大觀園, 但不是與社會隔絕的桃花源。 頻頻曝出的高校性騷擾事件讓經歷過類似創傷的人憤恨不已, 也讓社會大眾怒火難平。

護林, 護住如花綻放的青春, 從學校、教師到學生, 都有各自的責任和義務。

路漫漫 需要堅持和勇敢

回顧美國校園和美國社會反性騷擾之路, 不由人不感慨, 這是條坎坷曲折路, 砌築每一點一滴進步的磚石, 是很多哭泣和沉默, 是更多堅持和勇敢。

迄今在美國, 儘管反性騷擾可以援引民權法作為法律保障, 但仍然一非刑事罪名, 二無清晰界定, 許多情況下, “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校方或協力廠商難以查證。

教授如果遭到投訴, 特別那些給學校帶來一定學術聲望的明星教授, 學校一般會更加慎重, 由於查證困難, 處理起來其實沒有想像的那麼容易。

據《赫芬頓郵報》報導, 2017年, 普林斯頓大學知名工程學終身教授塞爾吉奧·貝爾杜被一名韓國女留學生舉報兩次把她單獨叫到家裡,

對她進行性騷擾。

學校經過兩個月調查, 認定這名教授“有性騷擾行為”, 但只要求他參加8小時培訓作為懲戒, 本學期仍在授課。

4月1日, 美國《高等教育紀事報》報導說, 杜克大學社會科學研究所教授威廉·裡韋拉去年因數名學生舉報性騷擾劣跡失去教職,

今年1月轉入馬里蘭大學。 在該報披露詳情後, 馬里蘭大學即刻停聘。

哈佛大學今年3月曝光的醜聞更加嚴重:政治學系明星教授、曾任哈佛國際和地區問題研究所所長的豪爾赫·多明格斯因至少18名前學生和同事控訴對她們實施過性騷擾或性侵犯, 終於被學校勒令“休假”, 本人決定退休。

但是, 多明格斯已經72歲。 這些指控1979年就開始出現, 並且早在1983年, 哈佛就因多明格斯性騷擾一名女同事和一名女研究生, “嚴重行為不端”, 給過他紀律處分。

如果當時哈佛立即解除這只鹹豬手教職, 過去這35年, 哈佛校園裡, 理應明朗乾淨得多。 不僅直接受害者能夠避免一段陰鬱的人生經歷, 而且殺雞儆猴的威懾效應, 也會讓很多道貌岸然的色狼知所畏懼, 有所收斂。

高校女生多 是挑戰也是力量

哈佛法學院院報《Harvard Law Record》本月12日發表學生撰寫的評論文章說, 對前述醜聞“沮喪但不吃驚”。

文章引用了兩項調查結果:2015年美國大學協會調查發現:44%的女研究生稱她們遭遇過干擾她們學業表現的某種形式的性騷擾。

2017年美國社會科學研究網調查發現, 在美國主要的研究型大學, 每10名受訪女研究生就有一人曾經遭遇教職員工的性騷擾。

這樣的比例可以說相當驚人, 而從查處情況看, 又相當不容易。 多數情況下, 色狼教授被拉下馬, 得力于多名學生的實名投訴;而多人投訴從另一方面又表明, 色狼教授幾乎都是累犯。 如果不揭露和懲罰他們, 會導致更多學生的青春蒙上傷痛, 人生遭到毀壞。

美國是教育大國,也是學位大國。據美國國家教育統計中心網站資料,2017-2018學年,美國高校預期頒授190萬個學士學位、79萬個碩士學位、18.3萬個博士學位。其中,女學士占比57.3%;女碩士占比58.8%;女博士占比52.9%,都超過了半數。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美國國家教育統計中心這張統計表,是從1869-1870學年起溯的,目前從2015-2016學年起,都只列出預期資料而非實際統計結果,但這種預估資料,一直列示到2026-2027學年。

在第一個有統計資料的學年。”杜暉教授說。

加州州立大學富勒頓分校人文學院教授劉敬輝曾就此詳細諮詢負責相關事務的教授。

劉敬輝教授介紹說,學校在聘用新教師時,會告誡不得與學生約會或發生性關係。校方也不鼓勵教師和學生討論個人感情等私人問題,以免給學生帶來某種關係特殊的暗示,如果學生要求談個人問題,可以推薦找學校諮詢服務機構。

不僅如此,校方還建議教師要麼不公佈私人電話,要麼告訴所有學生,並注意不打學生私人電話,有問題利用課間或教師辦公時間,否則易被誤會為“特殊照顧”。

實際生活中,存在學生因不滿成績等原因故意構陷老師的情形,因此教師也要學會自我保護,應在教學大綱中先行寫清楚評分細則和標準。如遇學生糾纏,可請其他教師員工在場。

杜暉教授特別提醒說,為人父母者,應該從小就對孩子適當有所提醒和教育,例如不宜單獨去異性老師家裡,懂得對年長者古怪的要求說不。美國中小學教師如和學生戀愛,因學生未成年,會以刑事重罪論處,等待教師的往往是牢獄之災。

記者見聞中,歐美國家從幼稚園時起,就會教育孩子懂得背心短褲或泳衣所覆蓋身體部位不能被觸碰。

目前,在“我也是”浪潮推動下,美國高校對性騷擾的低容忍氛圍正在向零容忍轉變。

美國藤校賓夕法尼亞大學最近就更新相關規定,禁止該校教師與正在該校就讀的任何本科生約會或發生性關係,理由是“不允許非學術或個人關係干擾師生關係的整體誠信”。

誠然,任何制度和規定都堵不住人心的所有漏洞,一刀切恐怕難免會影響一些本質上可能單純美好的校園戀情。但不管怎樣,塑造對性騷擾零容忍的校園機制和氛圍,已是所有為人父母者的迫切呼聲。

頂著教師光環的咸豬手多一分忌憚,青春就能少一些悲劇,師生關係也能少蒙一點玷污。

-END-

美國是教育大國,也是學位大國。據美國國家教育統計中心網站資料,2017-2018學年,美國高校預期頒授190萬個學士學位、79萬個碩士學位、18.3萬個博士學位。其中,女學士占比57.3%;女碩士占比58.8%;女博士占比52.9%,都超過了半數。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美國國家教育統計中心這張統計表,是從1869-1870學年起溯的,目前從2015-2016學年起,都只列出預期資料而非實際統計結果,但這種預估資料,一直列示到2026-2027學年。

在第一個有統計資料的學年。”杜暉教授說。

加州州立大學富勒頓分校人文學院教授劉敬輝曾就此詳細諮詢負責相關事務的教授。

劉敬輝教授介紹說,學校在聘用新教師時,會告誡不得與學生約會或發生性關係。校方也不鼓勵教師和學生討論個人感情等私人問題,以免給學生帶來某種關係特殊的暗示,如果學生要求談個人問題,可以推薦找學校諮詢服務機構。

不僅如此,校方還建議教師要麼不公佈私人電話,要麼告訴所有學生,並注意不打學生私人電話,有問題利用課間或教師辦公時間,否則易被誤會為“特殊照顧”。

實際生活中,存在學生因不滿成績等原因故意構陷老師的情形,因此教師也要學會自我保護,應在教學大綱中先行寫清楚評分細則和標準。如遇學生糾纏,可請其他教師員工在場。

杜暉教授特別提醒說,為人父母者,應該從小就對孩子適當有所提醒和教育,例如不宜單獨去異性老師家裡,懂得對年長者古怪的要求說不。美國中小學教師如和學生戀愛,因學生未成年,會以刑事重罪論處,等待教師的往往是牢獄之災。

記者見聞中,歐美國家從幼稚園時起,就會教育孩子懂得背心短褲或泳衣所覆蓋身體部位不能被觸碰。

目前,在“我也是”浪潮推動下,美國高校對性騷擾的低容忍氛圍正在向零容忍轉變。

美國藤校賓夕法尼亞大學最近就更新相關規定,禁止該校教師與正在該校就讀的任何本科生約會或發生性關係,理由是“不允許非學術或個人關係干擾師生關係的整體誠信”。

誠然,任何制度和規定都堵不住人心的所有漏洞,一刀切恐怕難免會影響一些本質上可能單純美好的校園戀情。但不管怎樣,塑造對性騷擾零容忍的校園機制和氛圍,已是所有為人父母者的迫切呼聲。

頂著教師光環的咸豬手多一分忌憚,青春就能少一些悲劇,師生關係也能少蒙一點玷污。

-END-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