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國際>正文

感受法國、日本、以色列的“瘋狂”法律

編者的話:法律, 作為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的一種特殊行為規範, 折射著不同民族和國家的文化和歷史背景。 透過法國、日本、以色列的“瘋狂”法律, 我們能一窺當地人的價值理念以及面對錯綜複雜的問題時的權重。

日本:早飯須吃本地米, 乾杯要喝本地酒

日本是一個以細節取勝的國家, 日本法律也是以細見長的, 有些在外人看來甚至有些匪夷所思。

【環球時報駐日本特約記者 黃文煒】日本垃圾分類之細, 達到令人拍案叫絕的程度。 比如單只舊襪子和一雙舊襪子是不同類型的垃圾。

初來日本的外國人都覺得在日本扔垃圾成了一門學問, 比如哪天扔可燃燒垃圾, 哪天扔不可燃燒垃圾, 至於一些大體積的垃圾, 如舊電視機、冰箱等, 不能隨便扔, 要與市、區政府的專職部門聯繫, 由他們收費運垃圾。

橫濱市將生活垃圾按等級分成10類。 市民把垃圾如何分類, 成為檢驗責任心的試金石。 為此, 市政府還特別發送給市民一本27頁的手冊, 指導如何把垃圾正確分類, 其中規定:唇膏屬於可燃物, 用完的唇膏管則被歸類為“小型金屬物”或塑膠類。 要把鍋壺丟掉前, 得先拿尺量一量, 如果口徑超過12英寸, 就不能算“小型垃圾”, 而要歸為“大型垃圾”。 襪子有單雙之分。 如果單只, 是可燃物, 成雙就在“穿破, 左右腳搭配”的情況下, 歸為舊衣料。

領帶也可歸類為舊衣料, 但要先“洗過、晾乾”。

賭博在日本是被禁止的, 日本《刑法》規定:為了一時的娛樂而提供的賭品不算賭博之列。 就是說即刻就能消費掉的賭品是允許的, 比如賭一頓飯, 一包煙。 打麻將, 如果賭的是誰請客吃飯也不算賭博。

日本還有一些地域性的法律條例。 有的規定是獨有的, 頗具地方特色。 日本有40個地方政府的條例規定, 邊走路邊吸煙要處以罰金。 所以遊客走在日本大街上時不要吸煙為好, 否則要被處以數千乃至數萬日元的罰款。

岐阜縣1967年出臺了《岐阜縣家庭日條例》, 規定每月的第三個星期天為家庭日, 家庭成員要在一起說話, 互相幫助。

日本兩個縣有《保護美麗星空防止光害條例》, 岡山縣小田郡美星町據說是日本夜晚看星星的最佳去處,

岡山縣把這個條例寫得像優美散文, 其中提到, 不准過度照明, 因為太多的人工光將帶來光害, 浪費資源, 影響人們觀賞星空。 另一個縣就規定得更具體了, 長野縣規定, 在室外的投光器不能高於水準方向投向天空, 晚上十點以後要熄燈。

新潟產的大米“越光”是日本的名牌大米。 2003年9月, 新潟縣南魚沼市議會通過了“早飯必須吃當地產的越光大米”的條例。 南魚沼市出產的“越光”是公認的高級大米, 但該市感受到了激烈競爭的氣息, 因為其他地區的大米品質也在不斷改良, 為了讓當地人團結一心維護當地名牌大米的聲譽, 制定了這條奇葩條例。 每年10月10日定為“南魚沼市越光大米之日”。

京都市的伏見是有名的日本清酒產地, 該市制定了《關於推進京都市清酒普及的條例》, 規定推廣用本市的傳統產品清酒乾杯的習慣, 通過普及清酒促進對日本文化的理解。 所以在京都市“用清酒乾杯”成了一種規矩, 一種法律。 到居酒屋喝酒的人, 不好意思像其他地方的人那樣說“先來一杯啤酒吧”, 而是說“先來一杯清酒吧”。 不僅京都市, 其他地方也有類似的條例規定, 乾杯必須用當地酒。

福岡縣大木町制定了《大木町職員倫理條例》, 其中一條規定:公務會議, 主辦方只能提供簡素的食物, 但究竟怎樣算“簡素”, 沒有明確標準。 當地公務員有一種說法:公款吃飯如果去中華料理店, 點麵條肯定不會違規, 但是吃北京烤鴨肯定不行。

換言之, 就是在麵條和北京烤鴨之間找到平衡點。

法國:減價銷售須獲許可

【環球時報駐法國特約記者 姚蒙】不久前法國一位麵包師一周開工7天被罰款上萬歐元的消息, 讓不少國人好奇, 法國何以有這樣的“奇葩”法律?其實在歐洲國家此類法律相當多, 這是由當地的文化和國情決定的。

法國麵包師受罰, 是因為法國的合法競爭法與勞工法規定商家每週至少關門休息一天。 不關門的商家對關門商家是不公平競爭。 麵包店與人們日常生活密切相關, 習慣做法是一個街區裡的麵包店相互談判好, 大家一周裡輪流交錯停業一天休息, 這樣既保證了滿足居民消費需求, 也公平分配了關門時間。

法國商店很少會打出“大減價”“跳樓價”這樣的廣告,討價還價現象也非常少。這也與法國商業法規的嚴格有關:法國每年夏季與冬季大減價由各地政府規定日期,而且減價的商品必須是曾標出正價的商品,不允許加價後再減價來欺騙客人。法國財政部下屬的公平競爭與打擊舞弊局的稽查人員對各種違法行為處罰很嚴。而平時商家不允許亂標減價,必須出於真實、可靠的理由才能減價,如商店要歇業關門等。

此外,還有兩個因素也非常重要:一是法國商業法規禁止虧本銷售、虧本提供服務,因為這樣就讓大資本有可能通過壓垮競爭者來壟斷市場。二是法國稅務系統規定了各行各業的平均利潤率,達不到的可被視作偷稅漏稅。這樣一來,商家哪敢隨便降價銷售?

由於商業領域講究公平競爭,因此隨互聯網誕生的優步載客汽車服務、愛彼迎住宿服務等,在法國等西歐國家都遭遇重重阻礙。西歐各大城市均出臺限制愛彼迎的措施:巴黎規定有關房產一年只能有1/3時間用於愛彼迎出租。

除商業領域外,還有許多與人們日常生活有關的法律也頗為“嚴苛”:法國規定家長不能動手打孩子,違法要吃官司。筆者一位朋友帶孩子在餐館用餐時因孩子吵鬧就打了孩子。結果15分鐘後就有員警到場干預。員警開罰單,警告下次再打孩子要被拘留判刑。

法國還有“見他人處於危境而不施援手罪”,不救助他人也是犯罪。如果發生車禍,第一輛路過的汽車沒有停車救助,駕車人就會被送上法庭,甚至被判刑。法國人必須買的房屋多重保險附帶人員民事責任險,涵蓋交通險在內的各種保險,比如非故意撞傷、碰傷他人,都由保險公司負責賠償,根本不會出現國內讓非故意肇事者負擔所有後果的情況,因此人們必須主動救死扶傷,不這樣做就觸犯了法律。

【環球時報駐以色列特約記者 王靜文】你很難想像,世界上有這樣一個國家,你不能在自己的私有土地上砍伐你自己的祖輩種下的樹,你也很難想像,一個國家會為它的樹木精心繪製地圖,而民眾甚至為了某一棵樹而遊行,而這是唯一號稱“每天樹都在增加而不是減少的國家”——以色列,一個沙漠上建立的國家。讓我們來看看,它是如何用法律“瘋狂”保護樹木的。

以色列法律規定,一棵樹如果樹葉高出地面25.4釐米,樹幹直徑超過10釐米就必須受到保護,不管是在私人土地還是在國家土地上,砍伐都必須經過專業人士的評估、政府的審批。而專業人士除了關注樹木的具體高度以及樹齡,還要考慮“樹的價值”:這個價值表現在樹木帶來的美感(景觀),對環境、生物多樣性的影響以及作為鳥類和其他動物的棲息地的價值等。

政府甚至為所有以色列的珍稀受保護的樹木精心繪製地圖,使你能清楚地看見什麼地方有什麼樣的珍稀樹木以及它們的樹齡和背後的故事。

以筆者在以色列修建房子為例,第一步,請政府授權做測繪的單位和個人,對土地進行測繪,令筆者驚奇的是,測繪圖上標注著院子裡所有大大小小的樹木。接下來,筆者需要找有資格“評估”樹木的專業人士,他們是政府授權的,得花高價讓他們對院子裡的樹木進行專業評估,評估的資料被提交給政府進行審核,結論有四種可能:支付一筆錢砍掉;或者這些樹是國家級保護樹種,無論如何不能砍;或者有可能因為樹種和樹齡的原因,你可以無償砍樹,條件是,當你建成房子後,你願意出錢買樹,重新種上;還有一種可能是你不砍樹,將樹遷移到其他地方。

以色列對樹木的保護法最早源自“森林條例”,該條例是英國託管時期的遺產,後來以色列國會在1997年對該條例進行了修改,按照條例,違規砍樹甚至可能被處以1.5萬新謝克爾(相當於2.7萬元人民幣)。

以色列人發現有人砍樹就會舉報,每個城市的市政監督員在幾分鐘內迅速到達現場,查看砍樹的人是否有“許可證”,而警方有權阻止沒有許可證而砍樹的人,沒收其砍樹的工具。以色列還曾經發生過民眾為了保護某棵樹而上街遊行的事件。

法國商店很少會打出“大減價”“跳樓價”這樣的廣告,討價還價現象也非常少。這也與法國商業法規的嚴格有關:法國每年夏季與冬季大減價由各地政府規定日期,而且減價的商品必須是曾標出正價的商品,不允許加價後再減價來欺騙客人。法國財政部下屬的公平競爭與打擊舞弊局的稽查人員對各種違法行為處罰很嚴。而平時商家不允許亂標減價,必須出於真實、可靠的理由才能減價,如商店要歇業關門等。

此外,還有兩個因素也非常重要:一是法國商業法規禁止虧本銷售、虧本提供服務,因為這樣就讓大資本有可能通過壓垮競爭者來壟斷市場。二是法國稅務系統規定了各行各業的平均利潤率,達不到的可被視作偷稅漏稅。這樣一來,商家哪敢隨便降價銷售?

由於商業領域講究公平競爭,因此隨互聯網誕生的優步載客汽車服務、愛彼迎住宿服務等,在法國等西歐國家都遭遇重重阻礙。西歐各大城市均出臺限制愛彼迎的措施:巴黎規定有關房產一年只能有1/3時間用於愛彼迎出租。

除商業領域外,還有許多與人們日常生活有關的法律也頗為“嚴苛”:法國規定家長不能動手打孩子,違法要吃官司。筆者一位朋友帶孩子在餐館用餐時因孩子吵鬧就打了孩子。結果15分鐘後就有員警到場干預。員警開罰單,警告下次再打孩子要被拘留判刑。

法國還有“見他人處於危境而不施援手罪”,不救助他人也是犯罪。如果發生車禍,第一輛路過的汽車沒有停車救助,駕車人就會被送上法庭,甚至被判刑。法國人必須買的房屋多重保險附帶人員民事責任險,涵蓋交通險在內的各種保險,比如非故意撞傷、碰傷他人,都由保險公司負責賠償,根本不會出現國內讓非故意肇事者負擔所有後果的情況,因此人們必須主動救死扶傷,不這樣做就觸犯了法律。

【環球時報駐以色列特約記者 王靜文】你很難想像,世界上有這樣一個國家,你不能在自己的私有土地上砍伐你自己的祖輩種下的樹,你也很難想像,一個國家會為它的樹木精心繪製地圖,而民眾甚至為了某一棵樹而遊行,而這是唯一號稱“每天樹都在增加而不是減少的國家”——以色列,一個沙漠上建立的國家。讓我們來看看,它是如何用法律“瘋狂”保護樹木的。

以色列法律規定,一棵樹如果樹葉高出地面25.4釐米,樹幹直徑超過10釐米就必須受到保護,不管是在私人土地還是在國家土地上,砍伐都必須經過專業人士的評估、政府的審批。而專業人士除了關注樹木的具體高度以及樹齡,還要考慮“樹的價值”:這個價值表現在樹木帶來的美感(景觀),對環境、生物多樣性的影響以及作為鳥類和其他動物的棲息地的價值等。

政府甚至為所有以色列的珍稀受保護的樹木精心繪製地圖,使你能清楚地看見什麼地方有什麼樣的珍稀樹木以及它們的樹齡和背後的故事。

以筆者在以色列修建房子為例,第一步,請政府授權做測繪的單位和個人,對土地進行測繪,令筆者驚奇的是,測繪圖上標注著院子裡所有大大小小的樹木。接下來,筆者需要找有資格“評估”樹木的專業人士,他們是政府授權的,得花高價讓他們對院子裡的樹木進行專業評估,評估的資料被提交給政府進行審核,結論有四種可能:支付一筆錢砍掉;或者這些樹是國家級保護樹種,無論如何不能砍;或者有可能因為樹種和樹齡的原因,你可以無償砍樹,條件是,當你建成房子後,你願意出錢買樹,重新種上;還有一種可能是你不砍樹,將樹遷移到其他地方。

以色列對樹木的保護法最早源自“森林條例”,該條例是英國託管時期的遺產,後來以色列國會在1997年對該條例進行了修改,按照條例,違規砍樹甚至可能被處以1.5萬新謝克爾(相當於2.7萬元人民幣)。

以色列人發現有人砍樹就會舉報,每個城市的市政監督員在幾分鐘內迅速到達現場,查看砍樹的人是否有“許可證”,而警方有權阻止沒有許可證而砍樹的人,沒收其砍樹的工具。以色列還曾經發生過民眾為了保護某棵樹而上街遊行的事件。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