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歸國老華僑辦了一個又一個文化項目 讓讀書成為村民的習慣

“叮鈴鈴、叮鈴鈴……”隨著下課鈴聲響起, 龍灣區永興街道原本安靜的市圖書館吉夫分館裡頓時有了笑聲。 孩子們三三兩兩地借書看書,

做作業, “馬爺爺, 馬爺爺”的招呼聲也不斷入耳……這裡是永興街道興南文化禮堂的一部分, 是由歸國華僑馬振忠一手打造的。 從曾經荒廢的馬氏宗祠到如今的圖書館, 這裡已經是為周邊居民輸送精神食糧、大家茶餘飯後的好去處。

走進吉夫圖書館, 就看見一個老人正認真地整理著書架上的書籍, 花白的頭髮在陽光的照耀下格外醒目。 他就是馬振忠, 今年已經83歲, 自稱“老馬”。 正是這樣一位老人, 辦了一個又一個文化項目, 不僅改善了附近村民的文化生活, 更是讓讀書成為村民們的一種生活習慣。

“我覺得一個地方只要有文化底蘊, 就能發展起來, 以前我們沒條件, 現在有條件了應該要好好抓住機會去做。 ”馬振忠笑著說。

2006年, 沙園村要建立文體休閒中心, 根據原先的馬氏宗祠舊址留有的場地, 專門劃出一塊場地創辦圖書館。 遠在義大利的馬振忠老人得知消息後, 興奮異常。 為了辦圖書館, 他毅然放棄在義大利服裝廠的設計工作, 飛回故鄉。 2008年, 在老馬的不懈努力下,

“吉夫圖書館”終於建成, 並免費向村民開放。 “這裡的書都是我自己買的, 大概有1.5萬冊左右吧, 整個圖書館占地2畝多, 場館面積380平方米, 大概投入了100多萬元。 有20多台電腦的電子閱覽室, 座位大概有50多個。 ”說起圖書館的建立, 老馬很自豪。

2014年, 興南文化禮堂正式建成, 從此村民的活動場所也更豐富了, 圖書館、一騰書畫社、道德講壇、禮堂活動場所正式拉成了一條線。 馬振忠也幹起了興南文化禮堂文化大使的活兒, “不好意思, 文化大使這個稱呼太大了, 我覺得自己只做了一點事。 ”他謙虛地說。

馬振忠還設置了固定項目:定期在圖書館為村民舉辦各類講座, 請專業的老師定期為孩子們講解國學、書法、作文、國畫等課程, 充分發揮文化禮堂的陣地作用。

去年底, 老馬又幹了一件“大事”。 由他主導的龍灣圖書館古堡分館在永昌堡正式開館了, 這裡除了具有吉夫圖書館同樣的設置外, 還增加了一個內容——一騰羽毛藝術館, 主要傳揚工藝羽毛書法, 也開設了專門的課程讓孩子們體驗。 “這已經成為一種遺產了, 我們需要讓更多的人瞭解這種藝術。 ”馬振忠如是說。

報導組 陳智慧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