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寫在美國西南航空釋壓迫降後:聽從指揮才能活下來

美國時間4月17日, 美國西南航空一架波音737-700客機, 航班號WN1380, 在32200英尺高空巡航階段, 左側發動機發生爆炸, 進氣道、整流罩和部分葉片飛脫, 高速殘片擊碎左側翼根處機窗, 航班緊急降落在費城。

相信很多人在網上都看到了這可怕的這一幕:

而坐在這個舷窗旁17排的女乘客, 手臂和部分身體被吸出窗外。 據航班上旅客回憶, 在發生爆炸到落地的12分鐘裡, 周圍的人一直緊緊的抓著她,

在航班落地後, 這名旅客被送往醫院, 但因傷勢過重不治身亡(也有說法是由於心臟病), 另有7名旅客不同程度的受傷。

當班機長Tammie Jo Shults是美國海軍首批F/A-18戰鬥機女飛行員(下圖左)

根據ATC的錄音, 我們可以聽到當時機長與管制員的如下對話:(翻譯可能不太準確, 大意是這樣)

管制員:西南1380, 已明白你的緊急狀況, 告訴我何時準備進入區域。

機長:我們失去了飛機的一個部分, 所以需要減一些速度。

管制員:西南1380, 自行控制速度, 可以保持在3000英尺以上的任意高度。

機長:西南1380, 請求轉向, 準備進入機場。

管制員:可以開始尋找機場,

它在你右邊靠後, 可以自行決定高度。

機長:好的, 同時請求跑道邊的醫療協助, 機上有受傷旅客。

管制員:受傷旅客, 收到。 飛機有起火嗎?

機長:沒有機上起火, 是部件丟失。 客艙內報告說機體破了一個洞, 有旅客被吸出去了。

根據美國媒體報導, 在飛機即將落地前, 機長命令客艙所有人做好了“防撞擊準備”, 如果用幾個詞來形容一下這位機長的處置, 我覺得用“冷靜”和“專業”再合適不過, 同時, 管制員的指令也十分專業有效, 向他們和她致敬。 但是在客艙裡的旅客, 在發生爆炸後面對突然脫落的氧氣面罩, 還是顯得有些慌亂的:

左邊這位旅客甚至在網上進行了直播:

我想特別提醒大家:客艙釋壓是件非常嚴肅的事,如果遇到了,你要做的絕對不是像他一樣用手將氧氣面罩草草地懟在嘴上。

敲黑板,下面的內容要注意了。

一般來說,客艙釋壓分為兩種:緩慢釋壓、急速釋壓。緩慢釋壓可能是因為機門或應急窗的密封洩露或因增壓系統發生故障而引起的。

而急速釋壓通常是在一分鐘內發生的,可能由於金屬疲勞、炸彈爆炸或武器射擊而引起的密封破裂。在極端情況下如果釋壓過程發生在了5秒內,那又可稱之為“爆炸性釋壓”。美國西南航空的1380航班,就是一起“爆炸性釋壓”。

作為客艙機組和旅客,釋壓的過程在客艙裡是有跡可循的,如果飛機的門或窗周圍有光線進入、聽到了呼嘯聲、耳朵異常不舒服,那客艙裡極有可能是處在一個緩慢釋壓的過程裡;如果聽到了巨大的響聲、客艙溫度突然下降、客艙內突然霧氣籠罩、有飛動的碎片、有物品被吸向洞口、飛機急速下降,那很可能,遇到了急速釋壓。

但不管哪種類型,最好的判斷標準是“氧氣面罩是否脫落”,除了少有的系統故障的情況,哪怕客艙裡本來一片祥和,空乘小姑娘正在溫和的送著餐食和飲料,只要氧氣面罩突然脫落,那所有人必須停止一切其他活動,第一時間坐下系好安全帶、並將其戴上。

之前我在一篇文章中介紹過,客艙釋壓,留給人們的有用知覺時間(T.U.C)極少極少,在當飛機飛行在13700米的高度時,不戴氧氣面罩的有用知覺時間只有15秒;12200米時,18秒;10600米時,30-50秒;9100米時,1-2分鐘;7600米時,3-5分鐘;6700米時,5-10分鐘;4500米時,30分鐘以上。

而有人疑惑,為什麼我在水裡能憋氣5分鐘,而高空釋壓卻只能堅持幾十秒?這是因為在高空低氣壓環境下,人體血氧飽和度會瞬間降低,組織迅速缺氧,留給普通人的有用知覺時間只剩十幾秒,過了這個時間,即使你可能還存在模糊的意識,但大腦已經無法指揮自己的肢體做出正確自救的動作了。

當然,在飛行機組發現客艙處於釋壓狀態時,會第一時間做出反應,並廣播:“應急下降!應急下降!Emeryency descent!Emeryency descent!”

這時,所有空乘會就近坐下,系好安全帶,戴上氧氣面罩,並用手拍打座椅靠背或製造其他聲音來吸引旅客注意力,命令旅客像自己一樣戴上氧氣面罩,與此同時,所有旅客都要在戴好自己面罩的同時,主動叫醒坐在自己身旁的旅客,讓他們做出同樣的動作。

在飛機到達安全高度或釋壓警告解除之前,所有人員都不得在客艙裡進行任何活動。需要特別提醒的是,如果你的身邊有小孩,要先戴好自己的,再去幫助他。

如果是在滿客情況下,客艙裡的空乘會就近坐在一位過道旅客的身上,並用口令大聲命令這位旅客:“請抱緊我!”,這時的你不要慌,在保證自己系好安全帶的同時,用力抱緊這位空乘。友情提示:沒有系安全帶的旅客沒有資格抱哦。

一般來說,氧氣面罩裡的氧氣,只能提供12分鐘的氧氣,這也意味著,飛行機組必須在12分鐘內把飛機下降至安全高度,否則客艙裡就可能成為人間地獄。

去年的10月15號,印尼亞航的QZ535航班,由於客艙釋壓,飛機在短短幾分鐘內緊急下降了7315米,雖然旅客驚恐萬分,但最後人機平安,沒有人死亡。

但如果在飛機緊急下降的過程中,旅客沒有系好安全帶,那對自己造成的傷害可能會同樣嚴重,系緊安全帶不僅僅是為了防止出現釋壓這種極端情況,在不同程度的顛簸裡也同樣需要你這樣做。

去年6月4日,荷蘭皇家航空KL887航班由阿姆斯特丹飛往香港期間遇到強氣流,機上6名乘客及2名機組人員受傷。

順便說一句,在嚴重顛簸、客艙釋壓等特殊情況裡,作為空乘,我們必須也只能在飛機平穩後或到達安全高度後才能去客艙裡為旅客提供幫助,因為我們也必須坐好並系緊安全帶。

所以,借著美國西南航空1380次航班這次事件,我再次向大家強調兩個要緊的事:

一、乘坐飛機,全程都要系好安全帶,不要管是不是晴空萬里,如果需要用洗手間,請速去速回,並重新系好安全帶。二、出現緊急狀況,不要恐慌,聽從空乘指揮,服從機長命令,特別是在緊急狀況後出現的應急撤離中,一定要相信他們和她們的專業能力。

只有這樣,才能最大限度的保證自己的安全。當然了,就像我往常寫的東西一樣,今天教給大家的,希望你們一生都沒有機會用到。

謝謝。

我想特別提醒大家:客艙釋壓是件非常嚴肅的事,如果遇到了,你要做的絕對不是像他一樣用手將氧氣面罩草草地懟在嘴上。

敲黑板,下面的內容要注意了。

一般來說,客艙釋壓分為兩種:緩慢釋壓、急速釋壓。緩慢釋壓可能是因為機門或應急窗的密封洩露或因增壓系統發生故障而引起的。

而急速釋壓通常是在一分鐘內發生的,可能由於金屬疲勞、炸彈爆炸或武器射擊而引起的密封破裂。在極端情況下如果釋壓過程發生在了5秒內,那又可稱之為“爆炸性釋壓”。美國西南航空的1380航班,就是一起“爆炸性釋壓”。

作為客艙機組和旅客,釋壓的過程在客艙裡是有跡可循的,如果飛機的門或窗周圍有光線進入、聽到了呼嘯聲、耳朵異常不舒服,那客艙裡極有可能是處在一個緩慢釋壓的過程裡;如果聽到了巨大的響聲、客艙溫度突然下降、客艙內突然霧氣籠罩、有飛動的碎片、有物品被吸向洞口、飛機急速下降,那很可能,遇到了急速釋壓。

但不管哪種類型,最好的判斷標準是“氧氣面罩是否脫落”,除了少有的系統故障的情況,哪怕客艙裡本來一片祥和,空乘小姑娘正在溫和的送著餐食和飲料,只要氧氣面罩突然脫落,那所有人必須停止一切其他活動,第一時間坐下系好安全帶、並將其戴上。

之前我在一篇文章中介紹過,客艙釋壓,留給人們的有用知覺時間(T.U.C)極少極少,在當飛機飛行在13700米的高度時,不戴氧氣面罩的有用知覺時間只有15秒;12200米時,18秒;10600米時,30-50秒;9100米時,1-2分鐘;7600米時,3-5分鐘;6700米時,5-10分鐘;4500米時,30分鐘以上。

而有人疑惑,為什麼我在水裡能憋氣5分鐘,而高空釋壓卻只能堅持幾十秒?這是因為在高空低氣壓環境下,人體血氧飽和度會瞬間降低,組織迅速缺氧,留給普通人的有用知覺時間只剩十幾秒,過了這個時間,即使你可能還存在模糊的意識,但大腦已經無法指揮自己的肢體做出正確自救的動作了。

當然,在飛行機組發現客艙處於釋壓狀態時,會第一時間做出反應,並廣播:“應急下降!應急下降!Emeryency descent!Emeryency descent!”

這時,所有空乘會就近坐下,系好安全帶,戴上氧氣面罩,並用手拍打座椅靠背或製造其他聲音來吸引旅客注意力,命令旅客像自己一樣戴上氧氣面罩,與此同時,所有旅客都要在戴好自己面罩的同時,主動叫醒坐在自己身旁的旅客,讓他們做出同樣的動作。

在飛機到達安全高度或釋壓警告解除之前,所有人員都不得在客艙裡進行任何活動。需要特別提醒的是,如果你的身邊有小孩,要先戴好自己的,再去幫助他。

如果是在滿客情況下,客艙裡的空乘會就近坐在一位過道旅客的身上,並用口令大聲命令這位旅客:“請抱緊我!”,這時的你不要慌,在保證自己系好安全帶的同時,用力抱緊這位空乘。友情提示:沒有系安全帶的旅客沒有資格抱哦。

一般來說,氧氣面罩裡的氧氣,只能提供12分鐘的氧氣,這也意味著,飛行機組必須在12分鐘內把飛機下降至安全高度,否則客艙裡就可能成為人間地獄。

去年的10月15號,印尼亞航的QZ535航班,由於客艙釋壓,飛機在短短幾分鐘內緊急下降了7315米,雖然旅客驚恐萬分,但最後人機平安,沒有人死亡。

但如果在飛機緊急下降的過程中,旅客沒有系好安全帶,那對自己造成的傷害可能會同樣嚴重,系緊安全帶不僅僅是為了防止出現釋壓這種極端情況,在不同程度的顛簸裡也同樣需要你這樣做。

去年6月4日,荷蘭皇家航空KL887航班由阿姆斯特丹飛往香港期間遇到強氣流,機上6名乘客及2名機組人員受傷。

順便說一句,在嚴重顛簸、客艙釋壓等特殊情況裡,作為空乘,我們必須也只能在飛機平穩後或到達安全高度後才能去客艙裡為旅客提供幫助,因為我們也必須坐好並系緊安全帶。

所以,借著美國西南航空1380次航班這次事件,我再次向大家強調兩個要緊的事:

一、乘坐飛機,全程都要系好安全帶,不要管是不是晴空萬里,如果需要用洗手間,請速去速回,並重新系好安全帶。二、出現緊急狀況,不要恐慌,聽從空乘指揮,服從機長命令,特別是在緊急狀況後出現的應急撤離中,一定要相信他們和她們的專業能力。

只有這樣,才能最大限度的保證自己的安全。當然了,就像我往常寫的東西一樣,今天教給大家的,希望你們一生都沒有機會用到。

謝謝。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