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你為什麼越來越害怕打電話了?

在今天正文開始前, 我們想讓大家先來做一個簡單的測試。

如果以上五個問題, 你的答案都是A, 恐怕已經是“電話恐懼症”的晚期患者了。

在美國一項針對年輕人的社交調查中, 我們發現這樣的現象不在少數。 受訪者中, 有35.6%的人患有重度電話恐懼症, 他們聽到手機鈴聲就會緊張不安, 而沒有電話恐懼症的人僅為8.2%。 《2017年通信業經濟運行狀況報告》中顯示, 2017年中國行動電話時長同比減少7.4%, 呈斷坡式下滑。 其中90後群體尤為突出, 他們幾乎不使用手機中的電話功能, 而移動資料的使用量卻在呈倍數增長。

我們深陷於社交網路之中, 每一個人都是鍵盤高手, 卻不能成為電話交流中的主動方;我們有對外傾訴的欲望, 卻在即將撥通那一刻還是摁掉, 選擇了沉默......於是,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 我們覺得“電話”是種負擔。

為什麼電話會讓我們焦慮?線上溝通毫無障礙的我們為什麼卻害怕電話交流?電話恐懼症究竟是怎麼一回事?今天,

我們一起來聊聊。 以下, Enjoy:

什麼是電話恐懼?

維琪百科對電話恐懼(Telephone phobia)的定義是:不願意或害怕接 / 打電話, 它本身並不是一種真的心理疾病, 而是社交恐懼和社交焦慮的一種表現。

正如其他恐懼症一樣, 對於電話交談和相應困難的恐懼有各種各樣的嚴重性。 據報導, 1993年, 英國就已經有超過250萬人患有電話恐懼症。

“電話恐懼”都有什麼表現?

簡單來說就是:幾乎不主動給別人打電話, 看到陌生來電下意識選擇不接;手機常年勿擾, 聽到手機鈴聲會忐忑不安, 甚至產生幻聽;不得不打電話時需要做很久的心理建設和準備, 電話過程中也是極度緊張, 不時語塞......

為什麼我們會害怕接電話?

1.電話的“強制性”

交流的方式有很多, 為什麼偏偏是電話讓我們產生了不適呢?

因為相比短信、郵件等線上聊天工具, 電話的即時性更強, 屬於一種“高壁壘”行為。

第一, 電話要求你全神貫注, 不能分心。 如果在打電話的時候走神了,

或者在處理別的事情, 很容易就會被對方察覺, 留下“不禮貌”的印象。 同時, 你也希望電話對方的那個人是在認真聽你說話的。

“我這邊大概有三個方案, 一...二...三..., 你覺得哪個合適?”

“emmmm...不好意思, 你的方案二是什麼來著?剛才有個事打斷了。 ”

第二, 電話要求你有良好的溝通能力和快速反應能力。 每一次通話, 都不像是線下有足夠的時間可以去斟酌和思考, 來“優化”自己的答案, 也不像是線下可以假裝沒看到。 所以特別需要大腦快速運轉, 才能在各路招數下隨機應變。

“過年回家, 記得帶個女朋友回來啊~”

“喂...那個...好像信號不好了, 先掛了啊~”

第三, 電話具有無可挽回性。 在使用社交媒體時, 我們可以再三思索後再給出回應, 甚至在發送後“撤回”,

而電話則沒有提供這樣的容錯空間。

“我認為這件事情應該這樣...處理”, 當你在電話裡跟領導利索地說完, 放下電話的五分鐘裡, 一定會經歷一個自我審問的過程——“我剛才說得對嗎?沒有說錯話吧?哎, 我應該這樣說的...”

第四, 面對沉默尷尬的能力。 電話中因為思維短路或話題理解偏差造成的沉默(其實大多數情況下就是單純不知道要怎麼接下去以及要聊什麼), 造成很多人害怕電話交流。 畢竟, 結束一段電話不像結束一次微信聊天那樣, 一個表情就夠了。

“嗯, 最怕空氣突然安靜。 ”

2.害怕失去掌控感

雪麗·特科爾在《群體性孤獨》中指出,“我們似乎一直致力於賦予物體以人性特質,同時卻滿足於用物化的方法看待彼此。”

螢幕交流的好處是,就算聲音不好聽,也不必自卑;即使對外表不自信,也可以用才華征服對方;就算對對方非常不滿意,也可以通過發一個似是而非的表情含蓄表達......也就是說,個體對自己周邊的事物有掌控感,這種掌控感又帶來了社交生活的安全感。

而直接的通話,我們的聲音,以及聲音背後的情緒等等就會輕而易舉地暴露出來,再加上對方所傳遞的資訊具有極高的不確定性,我們也會在潛意識裡做“最壞的打算”。

舉個例子:我們70%的時間都花線上上溝通,已經習慣了這種應對自如的“舒適區”,一旦有個電話突然打來,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是——“發生了什麼不好的事?為什麼他會給我打電話?”

3.資訊社會中的“容器人”

在寫這篇文章的過程中,我們也採訪了一些心理治療師。在他們看來,不喜歡接電話,其實是現代人一種過度的自我保護。

中野牧在《現代人的資訊行為》一書中,就提到“容器人”的概念,“容器人”是指為了擺脫孤獨狀態希望與他人接觸,但是這種接觸只是容器外壁的碰撞,不能深入對方的內部。

“容器人”看似保持著非常好的社交網路,但其實並不願意在人與人的關係中傾注過多真摯的情感。

正如《群體性孤獨》中提到的:“我們為了連接,犧牲了對話。我們似乎在一起,但實際上在自己的氣泡裡。”

現代人的內心都是孤獨的,在一項針對北上廣都市白領心理健康狀況的調查中,半數以上的人表現出自我封閉、拒絕外界過度侵入的狀態。

所以,我們不喜歡面對面聊天或者電話等親密的現實交往,而是嘗試以“符號社交”代替“現實社交”。

對,說白了不是“塑膠姐妹花”,而是“數位化的友誼”。

4.“人際無能”與“社交冷淡”

正如一開始,我們所說——電話恐懼,也是社交焦慮的一種體現。

通常來說,社交焦慮分為先天和後天兩種。“人際無能”指的是先天性格不喜社交,他們大腦中的多巴胺釋放比普通人更多,大腦皮層會產生更多的刺激,社交會讓他們產生焦慮感,消耗身體能量,因此他們會盡可能避免社交;而“社交冷淡”更多的是指因後天的、外在的影響,逐漸侵蝕了我們同他人交往的欲望。

美國獨立民調機構皮尤研究中心的最新報告指出:2018年,59%的用戶表示放棄社交媒體並不難。一方面,紛繁的網路社交中產生大量無序資訊,加重了身處其中的人的焦慮感。另一方面,都市中較大的工作壓力讓很多人無暇顧及無目的社交,更加珍惜私有時間。

很多人選擇默默退出一個又一個自己討厭的社交圈,變得“社交冷淡”,對一切社交行為都持消極態度,當然也包括對接電話這種“回應外界侵擾”的社交行為。

但害怕接電話,就一定是得了“社交焦慮症”嗎?其實並不是。

美國《精神障礙診斷與統計手冊》上規定,要被確診為“社交焦慮障礙”,需要符合三個標準:

一、對社交情境有顯著或強烈的焦慮;

二、主動回避讓自己害怕的社交情境,或是帶著強烈的焦慮去忍受;

三、至少持續6個月,並且真的導致了對工作、社交、生活等方面的顯著損害。

只要不是嚴重到以上程度,不喜歡接電話就不是“得了病”。只不過每個人對社交的理解不同,方式喜好也會不同。“喜歡社交”與“不喜歡社交”並沒有對錯之分,也並不是“非黑即白”的關係。

所以,不必為了“自己為什麼過度焦慮”本身而焦慮。因為我們未必像自己所想的那樣需要社交,這個世界也未必需要那麼多“巧舌如簧”的人。

與人交往嘛,彼此舒服才是王道。

2.害怕失去掌控感

雪麗·特科爾在《群體性孤獨》中指出,“我們似乎一直致力於賦予物體以人性特質,同時卻滿足於用物化的方法看待彼此。”

螢幕交流的好處是,就算聲音不好聽,也不必自卑;即使對外表不自信,也可以用才華征服對方;就算對對方非常不滿意,也可以通過發一個似是而非的表情含蓄表達......也就是說,個體對自己周邊的事物有掌控感,這種掌控感又帶來了社交生活的安全感。

而直接的通話,我們的聲音,以及聲音背後的情緒等等就會輕而易舉地暴露出來,再加上對方所傳遞的資訊具有極高的不確定性,我們也會在潛意識裡做“最壞的打算”。

舉個例子:我們70%的時間都花線上上溝通,已經習慣了這種應對自如的“舒適區”,一旦有個電話突然打來,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是——“發生了什麼不好的事?為什麼他會給我打電話?”

3.資訊社會中的“容器人”

在寫這篇文章的過程中,我們也採訪了一些心理治療師。在他們看來,不喜歡接電話,其實是現代人一種過度的自我保護。

中野牧在《現代人的資訊行為》一書中,就提到“容器人”的概念,“容器人”是指為了擺脫孤獨狀態希望與他人接觸,但是這種接觸只是容器外壁的碰撞,不能深入對方的內部。

“容器人”看似保持著非常好的社交網路,但其實並不願意在人與人的關係中傾注過多真摯的情感。

正如《群體性孤獨》中提到的:“我們為了連接,犧牲了對話。我們似乎在一起,但實際上在自己的氣泡裡。”

現代人的內心都是孤獨的,在一項針對北上廣都市白領心理健康狀況的調查中,半數以上的人表現出自我封閉、拒絕外界過度侵入的狀態。

所以,我們不喜歡面對面聊天或者電話等親密的現實交往,而是嘗試以“符號社交”代替“現實社交”。

對,說白了不是“塑膠姐妹花”,而是“數位化的友誼”。

4.“人際無能”與“社交冷淡”

正如一開始,我們所說——電話恐懼,也是社交焦慮的一種體現。

通常來說,社交焦慮分為先天和後天兩種。“人際無能”指的是先天性格不喜社交,他們大腦中的多巴胺釋放比普通人更多,大腦皮層會產生更多的刺激,社交會讓他們產生焦慮感,消耗身體能量,因此他們會盡可能避免社交;而“社交冷淡”更多的是指因後天的、外在的影響,逐漸侵蝕了我們同他人交往的欲望。

美國獨立民調機構皮尤研究中心的最新報告指出:2018年,59%的用戶表示放棄社交媒體並不難。一方面,紛繁的網路社交中產生大量無序資訊,加重了身處其中的人的焦慮感。另一方面,都市中較大的工作壓力讓很多人無暇顧及無目的社交,更加珍惜私有時間。

很多人選擇默默退出一個又一個自己討厭的社交圈,變得“社交冷淡”,對一切社交行為都持消極態度,當然也包括對接電話這種“回應外界侵擾”的社交行為。

但害怕接電話,就一定是得了“社交焦慮症”嗎?其實並不是。

美國《精神障礙診斷與統計手冊》上規定,要被確診為“社交焦慮障礙”,需要符合三個標準:

一、對社交情境有顯著或強烈的焦慮;

二、主動回避讓自己害怕的社交情境,或是帶著強烈的焦慮去忍受;

三、至少持續6個月,並且真的導致了對工作、社交、生活等方面的顯著損害。

只要不是嚴重到以上程度,不喜歡接電話就不是“得了病”。只不過每個人對社交的理解不同,方式喜好也會不同。“喜歡社交”與“不喜歡社交”並沒有對錯之分,也並不是“非黑即白”的關係。

所以,不必為了“自己為什麼過度焦慮”本身而焦慮。因為我們未必像自己所想的那樣需要社交,這個世界也未必需要那麼多“巧舌如簧”的人。

與人交往嘛,彼此舒服才是王道。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