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我身邊的運河故事”徵文選登 | 任軒:橋西歷史文化街區——浙江近代民族工業啟航的地方

橋西夜色

1908年9月9日, 《浙江日報》廣告版, 9家拱宸橋的企業於其上刊登資訊, 合計約占版面的70%, 其中茶園2家, 客棧7家, 分別為:天仙仁記茶園、景仙信記茶園、老高升中西客棧(榮華戲園西首,

電話214號)、祥泰官客棧(東橫馬路)、長髮老棧(大馬路, 電話171號)、大方中西客棧(大馬路, 電話151號)、亨達利老棧(大馬路)、福壽堂官客棧(張大仙廟邊)、來安中外客棧(大馬路, 電話106號)。

茶園的廣告資訊比較簡單, 就一節目單的形式, 告知角兒是誰, 所演乃何劇碼。 而客棧的廣告資訊則要有趣得多, 從這些廣告中, 可以看出拱宸橋邊當時客棧的定位——從顧客群來說, 國人洋人一概歡迎, 官紳士商是為首選;從客棧的風格來看, 打的都是中西結合牌, 例如英國鐵床、西式桌椅、紅木傢俱等。 老高升中西客棧和大方中西客棧還有自備包車和二四大轎, 其中大方中西客棧的還是西洋電鈴包車, 而老高升中西客棧則為客人提供"代催轎舟車馬報關納稅"的服務。

這些廣告上的資訊, 一方面體現了當時拱宸橋一帶客棧生意競爭之激烈, 另一方面也說明了當時的社會風氣——外國的東西十分風靡。 廣告內容中, 各客棧除了講述自家的經營優勢, 有的還打出"時事擔當"的情感牌, 例如來安中外客棧的廣告《拱宸橋——來安中外客棧廣告》, 今錄其全文如下:

“拱宸橋自通商以來, 商務日盛, 來往客商苦無駐足適宜之所。 本棧主人有鑑於此, 特在大馬路洋橋沿街新建西式高大洋房一所, 內外大小房屋有六十餘間之多。 官房概用紅木鑲牙傢伙, 又有西式官房數間, 陳設外洋桌椅、英國鐵床, 特備會客花廳一座, 官場接晤談心, 尤為合宜。

總之, 陳設之精良, 裝潢之華麗, 膳品之適口, 伺候之周到, 電燈明亮, 電話靈通, 與他家較之, 真不啻天淵之別。 敢情商學界諸君子惠臨一試, 方信吾言之不謬也。 本棧並經理福德醫生亞披而克煙藥片。 電話一百零六號。 本棧主人謹啟。 ”

第一次讀完這則廣告, 除了感歎廣告詞之好外, 更被文中"電燈明亮"四個字電了一下。 據我有限之所知, 浙江省有電之始是在拱宸橋橋西, 但屬於工廠自備發電機發電, 至於民用, 則無明確之起始時間。 懷著疑慮, 我聯繫上原浙江省電力工業局調度辦公室主任孫寅春先生。 孫老祖籍杭州, 1944年出生, 十多歲的時候, 就曾跟著親戚到過拱宸橋很多次, 只是那時候他並未想過日後的工作和情懷, 會與拱宸橋聯繫上。

退伍後, 他轉業至浙江省電力工業局, 2006年開始搜集整理大量的浙江電力史料。 孫老幫我帶來了浙江省和杭州市很多有關電力工業的志書, 以及他搜集的一些資料。

據《杭州市電力工業志(1896—1990)》和《浙江電力110周年》載, 清光緒二十二年七月初七, 即西元1896年8月15日, 拱宸橋西如意裡邊的世經繅絲廠開工, 該廠引進了當時最為先進的直流發電設備供生產照明使用。 而就整個杭州的民用電而言, 根據有關資料顯示, 1897年2月16日, 浙省電燈公司在杭州創立, 向附近衙署供電, 同年7月拆股, 改名為"杭州電燈公司", 次年4月遷到葵巷, 始向主城區供電, 但經營不到一年, 即於1899年2月倒閉。 之後一段時間, 杭州並無電燈公司。 直到1907年, 工程師楊長清、珠寶商金敬秋等人發起,

於次年9月江蘇候補道劉思訓等人籌組官商合辦的浙省大有利電燈公司, 設辦事處於清波門龍舌嘴。 1909年改為官督商辦, 1910年改組為浙省大有利電燈股份有限公司, 辦事處遷至板兒巷(今建國南路)。 1911年初, 開始安裝德國西門子生產的蒸汽動力發電機三台, 每台容量160千瓦。 同年7月8日, 杭州市電力局的前身——浙省大有利電燈股份有限公司板兒巷發電廠正式發電。 至此, 歷史才掀開了杭城持續集中供電的嶄新一頁。 至於這個電當時是否有輸送到拱宸橋的能力, 尚不得而知。

數年前, 浙江省電力工業局在改造浙江省電力史館的時候, 孫老曾提交過一個建議案給局領導, 他建議, 鑒於浙江省內有電之始是在拱宸橋西的如意裡邊上, 意義重大,如果能夠將如意裡買下搞個電史展覽館不啻一件大好事,實在不行,立個碑也是不錯的一種表示方式。然而,現實是至今知曉如意裡這段歷史的人依然鮮見。

1860年,太平天國軍隊攻入杭城,城內許多人都逃到了留下。這一日,丁丙、丁申兩兄弟結伴到留下鎮上買東西,當接過店家遞過來的東西時,兄弟倆心裡咯噔了一下,眨了眨眼睛,又仔細看了看,確定無疑——包東西所用的紙,竟然是文瀾閣《四庫全書》的散頁。此時,丁氏兄弟心裡已經完全明白了,一定是西湖邊的文瀾閣被太平天國的士兵踐踏了,裡頭珍藏的《四庫全書》流散到了民間。兄弟倆冒著戰火的危險,連夜趕到文瀾閣。所幸《四庫全書》並未完全被毀,還有一萬冊左右,兄弟倆用繩子捆起來,共有八百多捆,他們用馬車將書偷偷運到西溪,終日與書形影不離。但丁氏兄弟覺得這樣並不保險,於是又將這批書連同四處搜集來的散落民間的數十大冊其他古籍一起運到上海。光緒七年(1881),浙江巡撫譚鐘麟主持重建的文瀾閣落成,丁氏兄弟將所得《四庫全書》等送入重建的文瀾閣中珍藏。之後,丁氏兄弟又經幾年的努力,多方搜集、補抄,才使文瀾閣《四庫全書》得以基本恢復原貌。

從拱宸橋西下,過了橋左拐不到50米,在橋西直街的西排房門上便能看到如意裡的門牌,如意裡東至橋西直街,西與老開心茶館隔著一條小巷子。自從2008年10月修繕之後的橋西歷史文化街區正式亮相後,這個地方每天都會迎來許多人,尤其2014年6月運河申遺成功後,來的人更加多了。只是誰會把這裡同搶救了文瀾閣《四庫全書》的丁丙聯繫在一起呢?

丁氏兄弟為何能于戰亂之際識別出《四庫全書》的散頁?因為他們家是清代有名的藏書世家。丁家的藏書樓,與湖州陸氏皕宋樓、常熟瞿氏鐵琴銅劍樓、聊城楊氏海源閣並稱晚清四大私家藏書樓,然就所藏書史的學術價值和文化意義而言,丁家的藏書樓遠勝其他三家,獨佔鰲頭。丁丙(1832—1899),字嘉魚,別號松生,浙江錢塘(今杭州)人。他家的藏書樓叫"八千卷樓"(原址在直大方伯田家園),創建者是其祖父丁國典,歷經其父丁英到丁丙兄弟手上,藏書總數已達到二十余萬卷。倘若因此認為丁丙只是一介儒生,那就錯了。丁丙還是晚清的實業家,中國近代民族工商業的先驅之一,曾大力興辦文化、教育、市政、慈善等事業,引領和促進了社會公益事業近代化發展。丁丙改寫過杭州的許多歷史,也改寫了橋西的歷史,為浙江省帶來了第一道電光,因為他就是創下了浙江省有電之始的世經繅絲廠的創始人之一。

1896年8月15日,世經繅絲廠電燈亮起的那一刻,丁丙及其股東和工人們,乃至杭城關心民族工業的人們,其歡呼雀躍是可以相見的。儘管這家工廠只艱難維持到1898年便宣告停工,但它留在拱宸橋的印跡,卻不僅僅是一盞燈的意義。它開啟了浙江省近代民族工業機械化和股份制的歷史。

站在拱宸橋上望著運河廣場,想像1908年秋天,千家煤油汽燈之中電燈獨亮的來安中外客棧,這情景有點像少年時在崇武海邊望燈塔——灰濛濛的天色中,那盞明亮的燈給航船以指引。來安中外客棧的電燈,是否能夠指引更多人讀到拱宸橋開埠之初,這座城市的喧鬧與躁動,讀到拱宸橋畔當時的繁華和激情?如此想著,耳畔仿佛聽到了客棧裡發電機的聲音,那聲音就像運河上往來船隻的馬達聲。或許,來安中外客棧裡那明亮的電燈,也只是自備發電機所為。

丁丙33歲那一年,即西元1864年,浙江吳興"南潯四象"之一的龐雲鏳迎來了次子龐元濟。龐早年在上海泰康裡開絲行,專與洋商經營出口貿易,與胡雪岩是莫逆之交,曾參與胡雪岩為左宗棠採辦軍火的交易。而龐元濟本人則曾拜李鴻章為師,光緒十五年(1889),龐家通過李鴻章的關係以龐元濟的名義向清廷獻銀,龐元濟因此得到慈禧的獎勵:特賞舉人,補博士弟子,並例授為刑部江西司郎中,特賞四品京堂。當然,龐元濟並未真的做官。慈禧的特賞,只是更便於他在做生意時與官場中人打交道——這是當時許多成功商人的做法,或許龐雲鏳也是出於此目的。

丁氏和龐氏兩個家族祖籍皆是紹興。丁丙年長龐雲鏳一歲,是為密友。西元1895年,丁丙和龐元濟這兩位相差32歲的中國近代民族工業先驅聯手,籌銀30萬兩,在拱宸橋西如意裡邊上建立起浙江第一家機械繅絲廠——世經繅絲廠。該廠於1896年8月15日投產,所用機械為上海摩宜篤公司製造的義大利式直繅式繅絲車,數量為208台。這一年丁丙已經65歲,龐元濟33歲——26歲那一年,其父龐雲鏳去世,距此,他挑起家族事業的重擔才七年,但歷史已經證明,這是一個優秀的年輕人。

無論歷史的真相究竟如何,龐元濟參股通益公紗廠和通益公紗廠於1898年投產基本沒有爭議。世經繅絲廠在先,通益公紗廠在後,兩廠開工相距兩年多,但命運卻不相同。在一篇關於丁丙建設"世經"和"通益"的《建廠隨筆》中,作者寫道:"清季洪楊役後,杭州之善後諸政,籌教養,存文獻,凡百細巨,悉維邑中丁氏(竹舟、松生兩先生)是賴。遺澤遺愛,沾匄溥焉!不知丁氏尚以緒餘,興辦省中實業,開風氣之先,高掌遠蹠,有不可及。丁氏于光緒丙申年(時竹舟先生已歸道山,松生先生命侄道甫太守經營實業),首設世經繅絲廠;繼又創辦通益公紗廠(廠址今為三友實業社製造廠),均在杭州拱宸橋西岸。電炬星繁(彼時杭州尚無電廠,皆自發電,實為杭地工廠用電之始),機聲雷轉,駸駸與洋商爭競;旋受拳亂影響,一蹶不振。世經先輟,通益公雖輾轉有人繼辦,均難久持。國人之經營實業,大抵有同慨焉。"

"世經"為浙江省最早的繅絲廠,"通益"則開近代紗廠之先河,是當時國人自辦最大的紗廠:"其時政府提倡實業,建設最早。所有建築工程堅固偉大,僅廠房建築費一項,已達三十余萬元,及地皮八十余畝,連同機器等各項設備,約計共值百余萬元之巨。"而世經繅絲廠則於1898年停工,其後有人曾於廠房內開設彩票公司,但最終這家廠還是被低價盤讓。與此相比,通益公紗廠雖然經營維艱,卻得到了延續。

1903年8月,李鴻章之子李經方假手高懿丞投資通益公紗廠,改組後的廠名為通益公紗廠新公司。1905年,添紗錠5000枚,其產品商標"麒麟"在杭滬兩地家喻戶曉。1914年8月,高懿丞另行集資,以向通益公紗廠新公司租賃廠房和設備的名義,改組紗廠,更名為鼎新紡織股份有限公司。"鼎新"開辦至1928年,最高時年產棉紗12000件,有工人1830人,是杭州最早使用電動布機的廠家。

1929年1月,三友實業社以規元銀26萬兩(折合銀圓36.2萬元)收購通益公紗廠,改名為三友實業社股份有限公司杭州製造廠,俗稱三友實業社杭廠,成為橫跨棉紡、棉織、印染、漂整的聯合工廠。其棉紡項目,是全杭州唯一的一家,有紗錠20360枚,布機765台,每年需用棉花約25000擔,生產棉紗2500件,毛巾50萬打。據1937年3月29日的《浙江新聞》刊載,三友實業社杭廠有職工1600人,年產西湖毛巾50萬打,布匹10萬尺,該廠出產的"三圈"牌西湖毛巾和棉紗風靡一時。1937年12月,杭州淪陷,三友實業社杭廠由日軍管理,改名為杭州裕豐紗廠。1943年7月,日本侵略軍宣佈解除三友實業社杭廠"軍管理",還給三友實業社杭廠,當時將工廠讓與上海國華工業投資公司及新亞建業公司,更名為杭州紗廠。次年12月,易名為杭州第一紗廠股份有限公司。新中國成立後,1954年6月,杭江、長安兩紗廠併入該廠,實行公私合營,改名為杭州第一棉紡織廠。1959年,併入浙江印染廠的杭州第一棉紡廠改名為杭州第一棉織印染廠。從此,杭一棉成為杭州盡人皆知的企業,到杭一棉上班成為數千家庭幾代人的榮耀記憶。撥開歷史的煙塵,一條工業文明的軌跡呈現在世人面前:通益公紗廠幾經易手,曾一度發展成為浙江省輕紡行業的龍頭企業。

回望通益公紗廠創建之初的19世紀末,江南富商到拱宸橋設廠已然成為杭城商界之潮流,甚至帶動了與之相近地帶的各式工廠的興建。1897年3月17日《申報》載:"杭省開埠通商,踵行西法,日盛一日。大則開挖金銀煤礦,設立紡紗、繅絲各廠,及建造鐵路等,小則電燈、東洋車,均已次第舉行。現又有某商在大關外、石灰壩地方設立機器製造磚瓦廠,擇於本月間開工。其貨物較之本地窯戶所造,既見精潔,價值又廉,刻已遍貼長紅,招攬生意。又聞富陽某商擬創機器造紙廠,業已招集股份,稟請撫憲批核。想各項商務俱已邀准,則造紙之事亦定蒙准行。從此商務日興,杭地市面定卜興旺也。"

拱宸橋熱火朝天的景象,也帶動了杭城經濟的發展,除了國內的富商爭先在杭州開工廠,西方人也趨之若鶩地到杭州開設各式公司。1897年5月2日《申報》載:"杭省自開埠通商後,踵行西法,各國洋人咸來杭開設洋行,創立公司。有美商永安保人險公司,兼辦各項機器,在佑聖觀巷同善堂對門租孫宅廣廈一所,為貿易之處。又有新賚賜洋行馬勒公司,亦寓其中,為人經理機器及拍賣之事。現有新開充公之上號高麗參、次等參、土參、白絲、絲吐頭等,托該公司於上月(引者按:農曆三月)二十六日下午兩點鐘時拍賣,先期遍貼招紙。杭人向未見過此事,鹹相約往觀。雖是日雨師載道,而欲擴眼界者均不憚跋涉之勞,是以觀者甚眾,然買客聞亦寥寥也。"

丁丙與龐元濟合作建立的工廠,除了"世經"和"通益",還有1896年在當時的江南第一鎮——塘棲鎮建立的大綸繅絲廠。19世紀末,丁丙與龐元濟在杭州運河畔最重要的兩個地方都播下了近代民族工業的種子,影響深遠。他們在拱宸橋西所創辦的兩家廠,可以說是為浙江省近代民族工業的發展點燃了第一把星火。倘若不是丁丙,我們很難肯定,近現代時期裡拱宸橋地區作為中國之工業重鎮的歷史是否會被改寫。但是,這樣的事實已然存在——除了通益公紗廠不斷得到延續與壯大,新中國成立後,拱宸橋周邊崛起了一座座工廠:浙江麻紡廠、杭一棉、杭絲聯、杭汽發、大河造船廠、華豐造紙廠、長征化工廠、杭州鋼鐵廠譜寫了一個熱火朝天的"大廠時代"。

作者:任軒,詩人,運河文化研究者,浙江省作協會員。現為中國大運河類文學生活讀本《拱宸》執行主編,拱宸書院負責人。

(本文為浙江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我身邊的運河故事"(浙江段)徵集稿)

意義重大,如果能夠將如意裡買下搞個電史展覽館不啻一件大好事,實在不行,立個碑也是不錯的一種表示方式。然而,現實是至今知曉如意裡這段歷史的人依然鮮見。

1860年,太平天國軍隊攻入杭城,城內許多人都逃到了留下。這一日,丁丙、丁申兩兄弟結伴到留下鎮上買東西,當接過店家遞過來的東西時,兄弟倆心裡咯噔了一下,眨了眨眼睛,又仔細看了看,確定無疑——包東西所用的紙,竟然是文瀾閣《四庫全書》的散頁。此時,丁氏兄弟心裡已經完全明白了,一定是西湖邊的文瀾閣被太平天國的士兵踐踏了,裡頭珍藏的《四庫全書》流散到了民間。兄弟倆冒著戰火的危險,連夜趕到文瀾閣。所幸《四庫全書》並未完全被毀,還有一萬冊左右,兄弟倆用繩子捆起來,共有八百多捆,他們用馬車將書偷偷運到西溪,終日與書形影不離。但丁氏兄弟覺得這樣並不保險,於是又將這批書連同四處搜集來的散落民間的數十大冊其他古籍一起運到上海。光緒七年(1881),浙江巡撫譚鐘麟主持重建的文瀾閣落成,丁氏兄弟將所得《四庫全書》等送入重建的文瀾閣中珍藏。之後,丁氏兄弟又經幾年的努力,多方搜集、補抄,才使文瀾閣《四庫全書》得以基本恢復原貌。

從拱宸橋西下,過了橋左拐不到50米,在橋西直街的西排房門上便能看到如意裡的門牌,如意裡東至橋西直街,西與老開心茶館隔著一條小巷子。自從2008年10月修繕之後的橋西歷史文化街區正式亮相後,這個地方每天都會迎來許多人,尤其2014年6月運河申遺成功後,來的人更加多了。只是誰會把這裡同搶救了文瀾閣《四庫全書》的丁丙聯繫在一起呢?

丁氏兄弟為何能于戰亂之際識別出《四庫全書》的散頁?因為他們家是清代有名的藏書世家。丁家的藏書樓,與湖州陸氏皕宋樓、常熟瞿氏鐵琴銅劍樓、聊城楊氏海源閣並稱晚清四大私家藏書樓,然就所藏書史的學術價值和文化意義而言,丁家的藏書樓遠勝其他三家,獨佔鰲頭。丁丙(1832—1899),字嘉魚,別號松生,浙江錢塘(今杭州)人。他家的藏書樓叫"八千卷樓"(原址在直大方伯田家園),創建者是其祖父丁國典,歷經其父丁英到丁丙兄弟手上,藏書總數已達到二十余萬卷。倘若因此認為丁丙只是一介儒生,那就錯了。丁丙還是晚清的實業家,中國近代民族工商業的先驅之一,曾大力興辦文化、教育、市政、慈善等事業,引領和促進了社會公益事業近代化發展。丁丙改寫過杭州的許多歷史,也改寫了橋西的歷史,為浙江省帶來了第一道電光,因為他就是創下了浙江省有電之始的世經繅絲廠的創始人之一。

1896年8月15日,世經繅絲廠電燈亮起的那一刻,丁丙及其股東和工人們,乃至杭城關心民族工業的人們,其歡呼雀躍是可以相見的。儘管這家工廠只艱難維持到1898年便宣告停工,但它留在拱宸橋的印跡,卻不僅僅是一盞燈的意義。它開啟了浙江省近代民族工業機械化和股份制的歷史。

站在拱宸橋上望著運河廣場,想像1908年秋天,千家煤油汽燈之中電燈獨亮的來安中外客棧,這情景有點像少年時在崇武海邊望燈塔——灰濛濛的天色中,那盞明亮的燈給航船以指引。來安中外客棧的電燈,是否能夠指引更多人讀到拱宸橋開埠之初,這座城市的喧鬧與躁動,讀到拱宸橋畔當時的繁華和激情?如此想著,耳畔仿佛聽到了客棧裡發電機的聲音,那聲音就像運河上往來船隻的馬達聲。或許,來安中外客棧裡那明亮的電燈,也只是自備發電機所為。

丁丙33歲那一年,即西元1864年,浙江吳興"南潯四象"之一的龐雲鏳迎來了次子龐元濟。龐早年在上海泰康裡開絲行,專與洋商經營出口貿易,與胡雪岩是莫逆之交,曾參與胡雪岩為左宗棠採辦軍火的交易。而龐元濟本人則曾拜李鴻章為師,光緒十五年(1889),龐家通過李鴻章的關係以龐元濟的名義向清廷獻銀,龐元濟因此得到慈禧的獎勵:特賞舉人,補博士弟子,並例授為刑部江西司郎中,特賞四品京堂。當然,龐元濟並未真的做官。慈禧的特賞,只是更便於他在做生意時與官場中人打交道——這是當時許多成功商人的做法,或許龐雲鏳也是出於此目的。

丁氏和龐氏兩個家族祖籍皆是紹興。丁丙年長龐雲鏳一歲,是為密友。西元1895年,丁丙和龐元濟這兩位相差32歲的中國近代民族工業先驅聯手,籌銀30萬兩,在拱宸橋西如意裡邊上建立起浙江第一家機械繅絲廠——世經繅絲廠。該廠於1896年8月15日投產,所用機械為上海摩宜篤公司製造的義大利式直繅式繅絲車,數量為208台。這一年丁丙已經65歲,龐元濟33歲——26歲那一年,其父龐雲鏳去世,距此,他挑起家族事業的重擔才七年,但歷史已經證明,這是一個優秀的年輕人。

無論歷史的真相究竟如何,龐元濟參股通益公紗廠和通益公紗廠於1898年投產基本沒有爭議。世經繅絲廠在先,通益公紗廠在後,兩廠開工相距兩年多,但命運卻不相同。在一篇關於丁丙建設"世經"和"通益"的《建廠隨筆》中,作者寫道:"清季洪楊役後,杭州之善後諸政,籌教養,存文獻,凡百細巨,悉維邑中丁氏(竹舟、松生兩先生)是賴。遺澤遺愛,沾匄溥焉!不知丁氏尚以緒餘,興辦省中實業,開風氣之先,高掌遠蹠,有不可及。丁氏于光緒丙申年(時竹舟先生已歸道山,松生先生命侄道甫太守經營實業),首設世經繅絲廠;繼又創辦通益公紗廠(廠址今為三友實業社製造廠),均在杭州拱宸橋西岸。電炬星繁(彼時杭州尚無電廠,皆自發電,實為杭地工廠用電之始),機聲雷轉,駸駸與洋商爭競;旋受拳亂影響,一蹶不振。世經先輟,通益公雖輾轉有人繼辦,均難久持。國人之經營實業,大抵有同慨焉。"

"世經"為浙江省最早的繅絲廠,"通益"則開近代紗廠之先河,是當時國人自辦最大的紗廠:"其時政府提倡實業,建設最早。所有建築工程堅固偉大,僅廠房建築費一項,已達三十余萬元,及地皮八十余畝,連同機器等各項設備,約計共值百余萬元之巨。"而世經繅絲廠則於1898年停工,其後有人曾於廠房內開設彩票公司,但最終這家廠還是被低價盤讓。與此相比,通益公紗廠雖然經營維艱,卻得到了延續。

1903年8月,李鴻章之子李經方假手高懿丞投資通益公紗廠,改組後的廠名為通益公紗廠新公司。1905年,添紗錠5000枚,其產品商標"麒麟"在杭滬兩地家喻戶曉。1914年8月,高懿丞另行集資,以向通益公紗廠新公司租賃廠房和設備的名義,改組紗廠,更名為鼎新紡織股份有限公司。"鼎新"開辦至1928年,最高時年產棉紗12000件,有工人1830人,是杭州最早使用電動布機的廠家。

1929年1月,三友實業社以規元銀26萬兩(折合銀圓36.2萬元)收購通益公紗廠,改名為三友實業社股份有限公司杭州製造廠,俗稱三友實業社杭廠,成為橫跨棉紡、棉織、印染、漂整的聯合工廠。其棉紡項目,是全杭州唯一的一家,有紗錠20360枚,布機765台,每年需用棉花約25000擔,生產棉紗2500件,毛巾50萬打。據1937年3月29日的《浙江新聞》刊載,三友實業社杭廠有職工1600人,年產西湖毛巾50萬打,布匹10萬尺,該廠出產的"三圈"牌西湖毛巾和棉紗風靡一時。1937年12月,杭州淪陷,三友實業社杭廠由日軍管理,改名為杭州裕豐紗廠。1943年7月,日本侵略軍宣佈解除三友實業社杭廠"軍管理",還給三友實業社杭廠,當時將工廠讓與上海國華工業投資公司及新亞建業公司,更名為杭州紗廠。次年12月,易名為杭州第一紗廠股份有限公司。新中國成立後,1954年6月,杭江、長安兩紗廠併入該廠,實行公私合營,改名為杭州第一棉紡織廠。1959年,併入浙江印染廠的杭州第一棉紡廠改名為杭州第一棉織印染廠。從此,杭一棉成為杭州盡人皆知的企業,到杭一棉上班成為數千家庭幾代人的榮耀記憶。撥開歷史的煙塵,一條工業文明的軌跡呈現在世人面前:通益公紗廠幾經易手,曾一度發展成為浙江省輕紡行業的龍頭企業。

回望通益公紗廠創建之初的19世紀末,江南富商到拱宸橋設廠已然成為杭城商界之潮流,甚至帶動了與之相近地帶的各式工廠的興建。1897年3月17日《申報》載:"杭省開埠通商,踵行西法,日盛一日。大則開挖金銀煤礦,設立紡紗、繅絲各廠,及建造鐵路等,小則電燈、東洋車,均已次第舉行。現又有某商在大關外、石灰壩地方設立機器製造磚瓦廠,擇於本月間開工。其貨物較之本地窯戶所造,既見精潔,價值又廉,刻已遍貼長紅,招攬生意。又聞富陽某商擬創機器造紙廠,業已招集股份,稟請撫憲批核。想各項商務俱已邀准,則造紙之事亦定蒙准行。從此商務日興,杭地市面定卜興旺也。"

拱宸橋熱火朝天的景象,也帶動了杭城經濟的發展,除了國內的富商爭先在杭州開工廠,西方人也趨之若鶩地到杭州開設各式公司。1897年5月2日《申報》載:"杭省自開埠通商後,踵行西法,各國洋人咸來杭開設洋行,創立公司。有美商永安保人險公司,兼辦各項機器,在佑聖觀巷同善堂對門租孫宅廣廈一所,為貿易之處。又有新賚賜洋行馬勒公司,亦寓其中,為人經理機器及拍賣之事。現有新開充公之上號高麗參、次等參、土參、白絲、絲吐頭等,托該公司於上月(引者按:農曆三月)二十六日下午兩點鐘時拍賣,先期遍貼招紙。杭人向未見過此事,鹹相約往觀。雖是日雨師載道,而欲擴眼界者均不憚跋涉之勞,是以觀者甚眾,然買客聞亦寥寥也。"

丁丙與龐元濟合作建立的工廠,除了"世經"和"通益",還有1896年在當時的江南第一鎮——塘棲鎮建立的大綸繅絲廠。19世紀末,丁丙與龐元濟在杭州運河畔最重要的兩個地方都播下了近代民族工業的種子,影響深遠。他們在拱宸橋西所創辦的兩家廠,可以說是為浙江省近代民族工業的發展點燃了第一把星火。倘若不是丁丙,我們很難肯定,近現代時期裡拱宸橋地區作為中國之工業重鎮的歷史是否會被改寫。但是,這樣的事實已然存在——除了通益公紗廠不斷得到延續與壯大,新中國成立後,拱宸橋周邊崛起了一座座工廠:浙江麻紡廠、杭一棉、杭絲聯、杭汽發、大河造船廠、華豐造紙廠、長征化工廠、杭州鋼鐵廠譜寫了一個熱火朝天的"大廠時代"。

作者:任軒,詩人,運河文化研究者,浙江省作協會員。現為中國大運河類文學生活讀本《拱宸》執行主編,拱宸書院負責人。

(本文為浙江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我身邊的運河故事"(浙江段)徵集稿)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