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魯迅、陸游及媽寶男

經濟觀察網 記者 胡群 紹興是個名城。 魯迅故里的路上、院子裡總是有很多人去參觀, 尤其是百草園和三味書屋。 在百草園前的院落裡,

有一組童趣銅雕, 大致是一位清朝的小孩坐在小凳子上聽奶奶講故事, 奶奶一邊將搖著蒲扇一邊講故事, 一隻小貓趴在奶奶腳邊。 可能是遊客太喜歡這組銅雕, 以至於小孩的頭上被手摸得鋥亮。

雖然魯迅在這裡僅生活17年, 但紹興卻留下他整個童年、少年時光。 16歲半那年, 他去了南京水師學堂, 從此與紹興的家便遠了起來。 21歲時, 遠赴日本留學, 25歲時棄醫從文, 從此“周樹人”成為了“魯迅”。

也就是那一年, 他被家人騙回紹興與朱安結婚。 但這位朱安被魯迅稱為“是母親娶媳婦”, 與魯迅做了二十年的名義夫妻卻完全過著獨身生活。 魯迅愛著他的媽媽, 但對這位媽媽為他娶的妻子從未做到丈夫的責任。

在三味書屋對面不遠處,

有一處“沈氏園”, 又名“沈園”。 如果對宋朝陸遊有所瞭解的話, 一定知道這處園子, 陸遊一生寫過數十首關於沈園的詩詞, 其中廣為所知的有《釵頭鳳·紅酥手》。

紅酥手, 黃縢酒, 滿城春色宮牆柳。 東風惡, 歡情薄。 一懷愁緒, 幾年離索。 錯、錯、錯。 春如舊, 人空瘦, 淚痕紅浥鮫綃透。 桃花落, 閑池閣。 山盟雖在, 錦書難托。 莫、莫、莫! 唐婉作《釵頭鳳·世情薄》和了這首詞。

世情薄, 人情惡, 雨送黃昏花易落。 曉風乾, 淚痕殘, 欲箋心事, 獨語斜闌。 難, 難, 難! 人成各, 今非昨, 病魂常似秋千索。 角聲寒, 夜闌珊, 怕人尋問, 咽淚裝歡。 瞞, 瞞, 瞞! 兩人本是神仙眷侶, 卻被陸游的母親拆散。 唐婉做此詞後, 終因愁怨難解, 鬱鬱而終。

但陸遊一直不曾忘懷。 陸遊晚年每年春天必往沈園憑弔唐婉。

75歲那年, 唐婉逝世四十年, 陸游重游沈園, 寫下《沈園》兩首: 夢斷香消四十年, 沈園柳老不飛綿, 此身行作稽山土, 猶吊遺蹤一泫然。

城上斜陽畫角哀, 沈園非復舊池台。 傷心橋下春波綠, 曾是驚鴻照影來。 81歲時, 陸游做夢游沈園, 在《夢游沈家園》中悲歎: 路近城南已怕行, 沈家園裡更傷情。 香穿客袖梅花在, 綠蘸池橋春水生。

城南小陌又逢春, 只見梅花不見人。 玉骨久成泉下土, 墨痕猶鎖壁間塵。

82歲時陸遊寫下:

城南亭榭鎖閑坊, 孤鶴歸來只自傷, 塵漬苔侵數行墨, 爾來誰為拂頹牆?84歲, 陸遊辭世前一年, 再游沈園。 作《春遊》詩:沈家園裡花如錦, 半是當年識放翁。 也信美人終作土, 不堪幽夢太匆匆!

是否聽媽媽的話, 魯迅和陸遊的愛情、婚姻生活完全是兩種活法。

對於陸游這種聽完全媽媽的話的人, 無疑既傷害了自己, 更傷害了所愛之人。 這類人現在也很多, 甚至被冠之以“媽寶男”:什麼都以媽媽為對的, 以媽媽為中心的男人。 當然, 也有“媽寶女”。

對於很多父母而言, 這無疑是好孩子, 但男孩總要成長為男人, 要有自己的家庭, 更要有自己的獨立思考和判斷。 因此, 這類人被很多現代獨立女性所不屑。

但如何才能更好地培養孩子的獨立生活、思考、判斷能力呢?

“我們關注到,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高端客戶從高中階段就開始將孩子送往國外接受教育。 ”4月11日, 招商銀行(600036,SH)副行長劉建軍在招商銀行聯合英國文化教育協會發佈《英國寄宿高中白皮書》儀式上稱,

招商銀行在為客戶提供優質金融服務的同時, 也在持續關注客戶的非金融服務需求, 尤其是子女教育需求。

近年來, 中國出國留學人員總數不斷增加, 且呈現低齡化趨勢。

教育部最新統計資料顯示, 2017年度我國出國留學人員總數首次突破60萬人。 在留學大軍中, 留學生低齡化趨勢十分明顯。 而赴英中學生, 近幾年增長比率都超過20%, 2017年英國大使館共發放87896個留學簽證給中國大陸留學生。

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副秘書長宗瓦表示, 我國已成為英國國際學生的第一大來源國。 在留學大軍中低齡層次的留學生群體也在日益擴大, 低齡留學作為近年來留學的趨勢也是越來越明顯, 特別是近兩年高中階段中國赴英留學學生的增長也比較快。

為何越來越多的家長選擇孩子去英國讀中學?英國文化教育協會東亞區研究及諮詢總監、同時也是白皮書的主要撰寫人杜麥修表示,英國的課程體系能夠幫助學生培養很多的技能,提供將來在英國留學或者選擇其他國家大學的可能。而英國的寄宿學校對於學生的技能、性格和獨立性的培養會提供非常無可媲美的環境。

但也有家人擔心,十幾歲的孩子已進入或即將進入叛逆期,如果長期讀國外寄宿制學校,是否會產生親子問題?

當然,上文中的魯迅便是在青年時期留學日本,他拒絕了母親指定的妻子,而同時期的胡適曾留學美國,卻與母親幫她選的妻子生活了一生。

為何越來越多的家長選擇孩子去英國讀中學?英國文化教育協會東亞區研究及諮詢總監、同時也是白皮書的主要撰寫人杜麥修表示,英國的課程體系能夠幫助學生培養很多的技能,提供將來在英國留學或者選擇其他國家大學的可能。而英國的寄宿學校對於學生的技能、性格和獨立性的培養會提供非常無可媲美的環境。

但也有家人擔心,十幾歲的孩子已進入或即將進入叛逆期,如果長期讀國外寄宿制學校,是否會產生親子問題?

當然,上文中的魯迅便是在青年時期留學日本,他拒絕了母親指定的妻子,而同時期的胡適曾留學美國,卻與母親幫她選的妻子生活了一生。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