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不要押金!馬雲站隊永安行 共用單車大戰真的要結束了?

近日(2月28日), 共用單車平臺“永安行”宣佈, 已完成A輪融資, 投資者包括螞蟻金服、IDG資本、深創投等多家投資機構。

雖然各方均未透露本輪融資的金額以及具體出資金額,

但永安行創始人孫繼勝在接受採訪時表示, “這一輪的融資額度, 是在同類的共用單車企業當中最高的”。

而資料顯示, 共用單車發展到現在, 尤其是ofo和摩拜, 已經成為了資本追逐的風口之一, 融資額度並不在少數, 更何況馬雲家族以2000億位列大中華區第二大富豪, 螞蟻金服估值4110億成創業公司最新估值第一名, 如此強大的資本後臺, 讓人們對“永安行”的融資有極大的想像空間。

資料顯示:

摩拜融資7輪超30億

1、2015年10月30日, 完成A輪融資, 獲得愉悅資本的數百萬美元融資;

2、2016年8月19日, 完成B輪融資, 獲得熊貓資本領頭、愉悅資本和創新工廠跟投的數千萬美元融資;

3、2016年8月底, 完成B+輪融資, 獲得祥峰投資、創新工廠的數千萬美元融資;

4、2016年9月30日, 完成C輪融資, 獲得高瓴資本、華平投資集團領投、紅杉資本和啟明資本等機構跟投的超1億美元融資;

5、2016年10月13日, 完成了C+輪融資, 獲得高瓴資本、華平投資集團、騰訊、紅杉資本、啟明創投、貝塔斯曼、愉悅資本、熊貓資本、祥峰投資和創新工廠等多家機構,

疊加美團點評CEO王興以個人名義參投共近億美元融資;

6、2017年1月4日, 完成了D輪, 獲得騰訊和美國華平投資集團領投, 包括紅杉資本、啟明創投、熊貓資本等上一輪投資方全部跟投超2.15億美元(約合15億元人民幣)融資。

7.2017年3月, 新引入新加坡投資公司淡馬錫的股權投資, 此前領投摩拜C輪的高瓴資本也再次追加投資。 自今年1月初至今, 累計融資額已超過3億美元。

ofo融資8輪超30億元

1、2015年3月17日, 完成天使輪融資, 獲得唯獵資本數百萬人民幣融資;

2、2015年12月22日, 完成Pre—A輪融資, 獲得東方弘道(弘合基金)、唯獵資本900萬人民幣的融資;

3、2016年2月1日, 完成A輪融資, 獲得金沙江創投、東方弘道(弘合基金)1500萬人民幣的融資;

4、2016年8月2日, 完成A+輪融資, 獲得真格基金、天使投資人王剛1000萬人民幣的融資;

5、2016年9月2日, 完成B輪融資, 獲得經緯中國、金沙江創投、唯獵資本數千萬美元的融資;

6、2016年9月26日, 完成C1輪融資, 獲得滴滴出行數千萬美元的融資;

7、2016年10月10日, 完成C2輪融資, 獲得對沖基金Coatue、滴滴出行、小米、中信產業基金、元璟資本、金沙江創投等機構的數千萬美元的融資。

8.2017年3月1日, 完成D輪4.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1億元)融資, 由DST領投, 滴滴、中信產業基金、經緯中國、Coatue、Atomico、新華聯集團等多家國內外機構跟投。

不過, 就在ofo融資消息宣佈後不久, 網上就有不少針對ofo誇大融資額的質疑, 筆者暫時以官方公佈的為准, 先不做討論。

此外, 根據媒體報導, 2016年公開所獲融資的共用單車企業達到了11家, 僅下半年融資總額就超過了30億元人民幣, 入局資本多達30家。 雖然許多單車企業目前的規模難以企及ofo和摩拜, 但入局共用單車的還有小鳴單車、優拜單車、騎唄單車、野獸騎行、由你單車、卡拉單車、CCbike等等, 市場競爭依舊激烈, 早前說的3個月結束大戰, 到現在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勢。

用戶為上 搶佔市場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於其他共用單車平臺,此次“永安行”主打的口號是“無押金”租車。據悉,永安行與支付寶芝麻信用達成合作,使用者在綁定身份資訊後,只要芝麻信用分超過600,就可以“無押金”租車。因此,支付寶數億的用戶中高於600芝麻分的這部分人群將有可能成為永安行的潛在使用者群,而這部分人群已經達數億。

同時,“永安行”還有一個主要的不同點,那就是它是以承包市政單車租賃業務起家的。事實上,共用單車的概念由來已久,在剛開始,還是由政府主導、分城市統一管理,之後私人企業介入、承包進行,再然後就開始了無樁模式。中國在2007年引入具有一定價值的公共自行車系統後,2010年,“永安行”就開始承擔市政單車,並在之後實現了有樁共用單車和無樁共用單車的有效結合,至今已開展8年。據悉,目前,其共用單車總保有量160萬輛以上,已覆蓋全國212個城市,超過了全世界各國的總和。

而在此方面,ofo也透露,自2015年6月至今,ofo已連接單車數量超過100萬,註冊用戶數超過2000萬。在中國、美國、英國、新加坡四個國家,近40個城市,為使用者累計提供出行服務超過3億次。

比達諮詢發佈的《2016中國共用單車市場研究報告》顯示,ofo以51.2%市場佔有率,位居行業第一,領先第二名摩拜11個百分點。並且,25歲以下用戶在ofo占比最高,達到了37.8%;而同一年齡段用戶在其他品牌共用單車占比均比ofo低,其中摩拜單車33.5%,永安行30.5%。

不過,在單車覆蓋率維度上,移動資料研究中心TalkingData發佈的2016共用單車人群分析報告顯示,摩拜單車覆蓋率增長最快,2016年平均增幅達172.7%;而ofo覆蓋率平均增長率只有17.7%。;永安行覆蓋率則穩步上升,平均增長率23.9%,位居第二位。

兵馬未動 糧草先行

當然,市場份額的搶佔都是為了最後獲得更多的收益,任何資本的追逐也都離不開希望取得的高額回報。那麼,這場昂貴的資本遊戲,該如何實現盈利呢?

分析認為,雖然一元生意看起來掙不到多少錢,但當市場份額足夠大時,在中國這個有著自行車騎行歷史、人口眾多的藍海上,聚沙成塔,積少成多並不是什麼難事。有企業披露資料表示,ofo小黃車回本只要1-2個月,摩拜單車大約要10個月。就算毀車厲害、成本奇高,100億也足以彌補運營成本了。

同時,共用單車市場有極大的商業廣告價值。其一般的目標人群是社會主流的消費人群,具有一定的經濟能力。據悉,巴黎Velib自行車僅靠跟戶外廣告公司合作,就實現了2000萬歐元的淨利潤。

此外,在這個大資料時代,關於使用者的行為資料也是一項巨大的財富,存在巨大的商業潛力,對企業及其他行業的商業拓展都具有參考意義。

另外,目前,摩拜和ofo等都屬於押金運營方式,因此,有人猜測用戶的押金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以應用,充分調動社會閒置資金。不過,這一點還有待商榷,前一段時間,有傳聞稱,摩拜資金鏈緊張,將用戶的押金挪作別用,就造成了市場不少的負面影響,嚇的筆者馬上退了押金,但事實證明,當時摩拜就及時退還了押金,雖然只是300元的事情,但是確實會影響用戶使用的選擇。

理想很豐滿 現實很骨感

然而,理想是豐滿的,現實是骨感的,不要說盈利,當前的共用單車實際上還處於大量的燒錢狀態。

首先,單車的生產製造是一項大支出。資料顯示,摩拜ofo每家2017年生產投放總數都在1000萬輛以上,而摩拜第一代車的成本在3000元/輛左右,ofo則在200元左右,不論是哪一種,單車製造的成本都在數十億元以上。

同時,除了剛出廠的製造費用,後期的維修和到了一定週期的更新換代費用都不容小覷。我們一直說共用單車是一面國民素質的“照妖鏡”的背後,正是人們對共用單車的破壞。永安行CEO陶安平在接受專訪時披露,從永安行投放的無樁共用單車看,其損毀率其實達到了驚人的10%。這就意味著,伴隨而來的維護成本非常昂貴。

而除了車的費用,隨著市場推廣的逐漸擴大,除了公司的研發、行政人員之外,還有線下單車調配人員等等也在增加,人力成本也就相應大幅度上漲。

另外,最近共用單車還紛紛打響了補貼大戰,例如充值100送100、上午10點到下午4點免費、某週末免費等,這些也需要一定的成本。

最後,還有廣告成本。筆者刷很多新聞app以及在路邊都看到了共用單車的廣告行銷,以求深入各線城市、帶來持續的用戶增長。不過,隨著共用單車的投放範圍越來越大,許多人認為,其實這一塊的力度並不需要那麼大,畢竟在路上的單車已經是一種很好的廣告。

當然,當前的創業環境非常寬容,京東也是在前段時間才宣佈盈利,共用單車目前需要考慮的重點還不會是盈利模式,而是如何不成為潮水過後的裸泳者。資料顯示,2015年到2016年,共用單車市場整體用戶數量實現了從245到1886萬巨大增幅。比達諮詢預測,2017年,共用單車市場使用者規模將繼續保持大幅增長,年底或達5000萬使用者規模。由此看來,共用單車的前景依舊看好,在激烈的競爭市場中,成為洗牌過後的行業巨頭,才能成為最後資本青睞的寵兒,也才能等到最終盈利的那一天。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於其他共用單車平臺,此次“永安行”主打的口號是“無押金”租車。據悉,永安行與支付寶芝麻信用達成合作,使用者在綁定身份資訊後,只要芝麻信用分超過600,就可以“無押金”租車。因此,支付寶數億的用戶中高於600芝麻分的這部分人群將有可能成為永安行的潛在使用者群,而這部分人群已經達數億。

同時,“永安行”還有一個主要的不同點,那就是它是以承包市政單車租賃業務起家的。事實上,共用單車的概念由來已久,在剛開始,還是由政府主導、分城市統一管理,之後私人企業介入、承包進行,再然後就開始了無樁模式。中國在2007年引入具有一定價值的公共自行車系統後,2010年,“永安行”就開始承擔市政單車,並在之後實現了有樁共用單車和無樁共用單車的有效結合,至今已開展8年。據悉,目前,其共用單車總保有量160萬輛以上,已覆蓋全國212個城市,超過了全世界各國的總和。

而在此方面,ofo也透露,自2015年6月至今,ofo已連接單車數量超過100萬,註冊用戶數超過2000萬。在中國、美國、英國、新加坡四個國家,近40個城市,為使用者累計提供出行服務超過3億次。

比達諮詢發佈的《2016中國共用單車市場研究報告》顯示,ofo以51.2%市場佔有率,位居行業第一,領先第二名摩拜11個百分點。並且,25歲以下用戶在ofo占比最高,達到了37.8%;而同一年齡段用戶在其他品牌共用單車占比均比ofo低,其中摩拜單車33.5%,永安行30.5%。

不過,在單車覆蓋率維度上,移動資料研究中心TalkingData發佈的2016共用單車人群分析報告顯示,摩拜單車覆蓋率增長最快,2016年平均增幅達172.7%;而ofo覆蓋率平均增長率只有17.7%。;永安行覆蓋率則穩步上升,平均增長率23.9%,位居第二位。

兵馬未動 糧草先行

當然,市場份額的搶佔都是為了最後獲得更多的收益,任何資本的追逐也都離不開希望取得的高額回報。那麼,這場昂貴的資本遊戲,該如何實現盈利呢?

分析認為,雖然一元生意看起來掙不到多少錢,但當市場份額足夠大時,在中國這個有著自行車騎行歷史、人口眾多的藍海上,聚沙成塔,積少成多並不是什麼難事。有企業披露資料表示,ofo小黃車回本只要1-2個月,摩拜單車大約要10個月。就算毀車厲害、成本奇高,100億也足以彌補運營成本了。

同時,共用單車市場有極大的商業廣告價值。其一般的目標人群是社會主流的消費人群,具有一定的經濟能力。據悉,巴黎Velib自行車僅靠跟戶外廣告公司合作,就實現了2000萬歐元的淨利潤。

此外,在這個大資料時代,關於使用者的行為資料也是一項巨大的財富,存在巨大的商業潛力,對企業及其他行業的商業拓展都具有參考意義。

另外,目前,摩拜和ofo等都屬於押金運營方式,因此,有人猜測用戶的押金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以應用,充分調動社會閒置資金。不過,這一點還有待商榷,前一段時間,有傳聞稱,摩拜資金鏈緊張,將用戶的押金挪作別用,就造成了市場不少的負面影響,嚇的筆者馬上退了押金,但事實證明,當時摩拜就及時退還了押金,雖然只是300元的事情,但是確實會影響用戶使用的選擇。

理想很豐滿 現實很骨感

然而,理想是豐滿的,現實是骨感的,不要說盈利,當前的共用單車實際上還處於大量的燒錢狀態。

首先,單車的生產製造是一項大支出。資料顯示,摩拜ofo每家2017年生產投放總數都在1000萬輛以上,而摩拜第一代車的成本在3000元/輛左右,ofo則在200元左右,不論是哪一種,單車製造的成本都在數十億元以上。

同時,除了剛出廠的製造費用,後期的維修和到了一定週期的更新換代費用都不容小覷。我們一直說共用單車是一面國民素質的“照妖鏡”的背後,正是人們對共用單車的破壞。永安行CEO陶安平在接受專訪時披露,從永安行投放的無樁共用單車看,其損毀率其實達到了驚人的10%。這就意味著,伴隨而來的維護成本非常昂貴。

而除了車的費用,隨著市場推廣的逐漸擴大,除了公司的研發、行政人員之外,還有線下單車調配人員等等也在增加,人力成本也就相應大幅度上漲。

另外,最近共用單車還紛紛打響了補貼大戰,例如充值100送100、上午10點到下午4點免費、某週末免費等,這些也需要一定的成本。

最後,還有廣告成本。筆者刷很多新聞app以及在路邊都看到了共用單車的廣告行銷,以求深入各線城市、帶來持續的用戶增長。不過,隨著共用單車的投放範圍越來越大,許多人認為,其實這一塊的力度並不需要那麼大,畢竟在路上的單車已經是一種很好的廣告。

當然,當前的創業環境非常寬容,京東也是在前段時間才宣佈盈利,共用單車目前需要考慮的重點還不會是盈利模式,而是如何不成為潮水過後的裸泳者。資料顯示,2015年到2016年,共用單車市場整體用戶數量實現了從245到1886萬巨大增幅。比達諮詢預測,2017年,共用單車市場使用者規模將繼續保持大幅增長,年底或達5000萬使用者規模。由此看來,共用單車的前景依舊看好,在激烈的競爭市場中,成為洗牌過後的行業巨頭,才能成為最後資本青睞的寵兒,也才能等到最終盈利的那一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