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麵館牆上掛書法 作者來頭很大 人稱“江南小楷王”

城南撫寧巷口, 有一家小小的“康訊麵館”, 食客多為附近居民。

走進面店, 牆上除了菜單、營業執照, 還掛了兩幅套著鏡框的書法作品,

都是清新典雅的小楷, 一幅“鳥啼春院靜, 魚戲野池幽”, 一幅王羲之的《蘭亭序》。

來吃面的食客大多不懂書法, 偶爾問起:“牆上這個是不是真的?是模仿的吧?”正在燒面的老闆娘也不太懂, 但痛痛快快地回答:“這是書法, 我們親戚寫的, 不賣的!”

中午, 一位戴眼鏡的中年男子姍姍來遲。 他是麵館老闆, 姓徐。 老徐說, 寫這兩幅書法的叫楊濟川, 今年87歲, 是他認的義父, 人稱“江南小楷王”。

“楊老膝下無子, 只有兩個女兒。 我和他小女兒是多年鄰居。 2014年, 我正式拜楊老夫婦為義父義母。 ”

片刻, 老徐端出一餅乾盒子, 裡面都是楊濟川的書法, 有幾幅專門寫給他這位義子。 還有一幅唐詩五首的小楷, 落款“阿花囑書, 濟川”。

“這個阿花, 就是我義母的名字,

老兩口感情很好的。 ”

一星期後, 老徐帶我去大學路社區, 正式拜見楊濟川老先生。

楊濟川, 1932年生, 江蘇鹽城人, 自號“怡性齋齋主”。 他面色紅潤, 思維敏捷, 蘇北口音。 每天早上, 從官巷口家中步行至大學路畫室, 白天練字, 傍晚回家。

他向我回顧他的一生。 六歲發蒙, 跟著祖父練字;參軍時隨身帶字帖, 沒有條件寫字, 就在大腿上比劃;轉業到上海的華東電力設計院, 宿舍裡只有一張小桌子, 桌上放了5個熱水瓶, 5個茶缸。 別的字體寫不開, 他就在床上疊了兩堆磚頭, 上面擱一塊繪圖板, 人坐在小凳子上專門練小楷。

第一個老師是沈尹默。 沈尹默以書法聞名, 民國初年, 書壇就有“南沈北於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