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不要“帕”,我們和你在一起——蘭大一院神經內科舉行世界帕金森日義診及健康宣教活動

2018年4月11日是第22個世界帕金森日, 今年的活動主題為:“我們在, 帕不怕”。 為了大家更好地瞭解帕金森病相關知識, 關愛帕金森病患者, 做到早防早治, 減輕病人的痛苦及家庭負擔, 提高患者生活品質, 當天上午, 蘭大一院神經內科在門診大廳舉行義診及健康宣教活動。

上午9時, 神經內科在門診大廳開始進行義診, 前來諮詢的患者絡繹不絕, 科室主任陳軍, 副主任醫師谷有全、陳江君、王穎,

護士長閆柏靈, 主治醫師武文娟等為前來諮詢的患者進行詳細神經系統查體, 為疑似患者進行免費的嗅覺測定, 並向他們發放了帕金森病宣教手冊。 上午11時, 閆柏林護士長在示教室為廣大患者朋友及家屬進行了題為“帕金森患者的家庭管理”的健康宣教, 活動現場氣氛熱烈。 此次義診活動共發放宣傳材料200餘份。

當天下午, 應皋蘭路街道辦的邀請, 蘭大一院武文娟醫師在街道辦服務中心7樓以“規範診治, 知‘帕’不怕”為題目, 為社區老年人進行約1個小時的帕金森疾病專題健康講座, 深入淺出地介紹了什麼是帕金森氏病及患病後的相關診治等,

社區近40名老年人認真聽課, 仔細翻閱宣傳材料, 積極與醫生進行互動交流。 講座結束後, 武文娟醫生及蘭大醫學院醫學生志願者們為現場老年人進行測量血壓、疾病諮詢等義診諮詢活動, 受到社區老年人的一致好評。

相關連結:

什麼是帕金森病?帕金森病是一種進行性神經系統退化性疾病, 原稱震顫麻痹, 最早由英國醫生Parkinson在1917年描述。

帕金森病有哪些症狀?帕金森病的主要症狀表現為靜止性震顫, 就是平常所見的手抖;肌肉僵直, 帕金森病患者的肢體和軀體通常變得很僵硬, 初期感到某一側肢體運動不靈活, 有僵硬感, 並逐漸加重;運動遲緩, 甚至做一些日常生活的動作都有困難,

如解系鞋帶、扣紐扣等動作變得比以前緩慢許多, 或者根本不能順利完成。 多數帕金森病患者在早期的症狀通常不明顯, 也不一定會同時出現上述症狀。 出現下列情況即有可能是帕金森病的早期信號, 例如:手臂酸脹無力, 腿有時抬不起來, 容易疲勞, 一些精細的動作變得緩慢吃力, 自己不能刷牙、系紐扣或者是系鞋帶, 說話的聲音低且沙啞等。

如何識別帕金森病?從椅子上起立有困難嗎?寫的字和以前相比是不是變小了?聲音和以前相比是不是變小了?走路容易跌倒嗎?腳是不是有時突然像粘在地上一樣抬不起來?面部表情是不是沒有以前那麼豐富?胳膊或者腿顫抖嗎?自己系扣子困難嗎?走路時是不是腳拖著地走小步?以上每個問題, 如果回答“是”,計1分,如果超過3分,建議馬上到醫院神經內科做進一步檢查。

如果回答“是”,計1分,如果超過3分,建議馬上到醫院神經內科做進一步檢查。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