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除了比美團更有錢 我更看好滴滴外賣的5大理由

現在的美團是國內最燒錢公司, 集外賣、網約車、共用單車三大燒錢業務於一身, 沒有之一。

王興和程維是當世瑜亮, 兩人私交不錯,

下午茶散席後就在市場上拼起來了“刺刀”, 他們都相信最好的防守就是進攻對手的核心業務。

外賣是O2O業務之中消費最為高頻、流量最大的品類, 現在平均大概5個就有一個人是外賣平臺用戶, 所以外賣市場是互聯網巨頭都想吃的“肥肉”。 這些年, 巨頭不斷地入局、出局, 外賣行業最高的壁壘就是用資金燒出市場規模和效益。

由於美團做出行在前, 滴滴做外賣在後, 很多人以為滴滴外賣只是在戰略上牽制美團, 甚至以此看好美團打車而唱衰滴滴外賣。 筆者卻認為, 滴滴做外賣一定是深思熟慮了的, 滴滴與餓了麼的早期投資人是朱嘯虎, 滴滴2015年就入股餓了麼, 再加上Uber做外賣業務早有成功先例在前, 程維對外賣的理解,

未必就比王興對出行的理解差。

那麼滴滴做外賣的業務邏輯究竟是什麼?到今年4月後, 為何反而美團系處於背腹受敵的局面之中?本文試作分析。

滴滴外賣能夠做成的5大邏輯

第一、從使用者端來看,

。 王興在接受《財經》採訪時“接摩拜是要很大決心的, 單車是比外賣、網約車更累更重的業務, 而且看不到清晰的盈利模式。 ”也就是說, 美團其實是騰訊體系內安排的“接盤俠”。

王興把貝佐斯視為偶像, 美團的目標是“Amazon for services”, 希望其佈局全景式O2O業務雖長期的戰略性虧損, 但最終換來市值一飛沖天, 筆者認為美團“亞馬遜夢”是很難成立的:(1)亞馬遜的電商業務在全球覆蓋率高、並且是高毛利業務, 但是美團點評的品類雖多, 但行業互聯網滲透率較低,

各個品類之間的使用者需求屬性差異巨大, 由於有很多專業化服務存在, 很難做到場景無縫對接。 (2)亞馬遜是靠技術創新增長比如雲計算AWS、無人超市Amazon Go等, 而美團商業模式是八爪魚包抄+價格戰, 並非以技術創新為驅動。 (3)美團試圖尋求以更高的估值上市, 沒有像亞馬遜在股市中不斷成長的耐心, 現金牛業務太少, 攤子很大、後勁不足。

樂視是大家都熟悉的故事, 更像對美團的某種警示, 孫宏斌在給樂視救命錢時說的那句話:“我最佩服老賈的是這麼點錢幹這麼大的事”, 一年後孫宏斌砸了百億進去道出一個再明瞭不過的商業常識:“別說七大生態, 做好一個業務就很不錯了!”

以下純屬YY, 希望王興的十萬外賣小哥夠用......

本文系邁點專欄作者授權轉載文章, 如有爭議, 請及時回饋至郵箱:news@meadin.com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