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成都新鮮事」成都將建設四級平臺 為市民提供公共法律服務

成都市在溫江區建成了全省首個縣級公共法律服務示範中心

今年的成都市兩會, 審議通過了《成都市城市總體規劃(2016—2035年)》, 明確提出創新城市治理方式,

加快依法治市建設, 建立共建共治、法治良序的超大城市治理體系, 打造國際標準、覆蓋城鄉、便捷共用的公共服務體系。

加快建設完備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 讓公共法律服務觸手可及, 讓社會矛盾、風險化解于萌芽, 這既是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新要求, 也是增強人民群眾共用全面依法治國成果的途徑。 法律服務作為公共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 它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什麼樣的變化呢?近日, 成都市司法局局長袁宗勇和市律師協會會長陽運逵做客新天府會客廳, 向大家描繪了家門口就能獲得更加便捷、更加高效的公共法律服務帶來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現狀

發揮示範效應

建成43個“社區法律之家”示範點

進入新時代, 群眾對公共法律服務需求產品要求更多元、方式要求更便捷、時間要求更高效, 群眾需求已經從“有沒有”轉到“好不好”的新階段。 目前, 成都市在推進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中做了哪些工作?現狀如何呢?

“構建公共法律服務新體系是一項新的系統性工程。 成都市司法局制定了總體規劃, 確立了一年打基礎、二年見成效、三年全覆蓋的三年總體目標, 制定了公共法律服務建設指南和市縣鄉村四級公共法律服務平臺建設標準, 實現了全系統同頻共振。 目前, 成都市在溫江區建成了全省首個縣級公共法律服務示範中心, 建成43個‘社區法律之家’示範點, 示範效應初顯。 ”市司法局局長袁宗勇表示。

“我作為一名在一線從事法律服務的律師, 體會尤其深刻:成都市著手打造完善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 開了個好頭, 取得了初步成效。 但是目前, 在產品供給上, 公共法律服務總體上供給不足, 尤其是與人民群眾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法律服務產品還不夠豐富, 需要進一步加強。 其次, 在資源配置上, 城鄉公共法律服務資源分佈不均, 在體系建設上需要有所側重。 另外, 在監督管理上, 公共法律服務的績效評估不健全, 法律服務標準和品質評價機制、監督機制、失信懲戒機制尚不夠健全, 需要相關配套措施跟進。 這些問題都需要在推進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進程中逐一解決。 ”陽運逵稱。

新亮點

四級實體平臺

提供全覆蓋的公共法律服務

滿足人們的法律服務新需求, 讓人們切實感受到法律服務產生的新變化, 這是加強公共法律服務建設的重要目標和責任。 那麼成都在加強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新”的亮點體現在什麼地方呢?

袁宗勇認為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基礎好。 要做好公共法律服務, 關鍵是要有一支高素質的法律服務隊伍。 目前, 全市有執業律師11641名、律師事務所666家, 律師和律師事務所總量位居全國第4位, 副省級城市第2位。 公證年均辦證量50萬件以上, 占全省的50%、全國的5%, 居副省級城市第一。 市屬司法鑒定機構120家, 鑒定人出庭率達100%, 鑒定意見採用率達99%。 近期, 市司法局還制定了《促進法律服務業發展行動計畫》,

公共法律服務的基礎更加牢固。 二是全覆蓋。 成都市司法局將建設以成都市公共法律服務中心為龍頭, 22個區(市)縣公共法律服務中心為主幹, 375個鄉鎮(街道)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站為支點, 4340個‘村(社區)法律之家’為觸角的四級實體平臺, 同時打造功能更加健全的‘12348’公共法律服務熱線和成都法網平臺, 為市民提供全覆蓋的公共法律服務。 三是創新多。 服務內容從單一到多元, 不僅提供法律援助等傳統項目, 還提供律師、公證、司法鑒定、人民調解、法治宣傳等服務;服務物件從國內到涉外, 設立了省內首個‘涉外法律援助工作站’, 主動圍繞‘一帶一路’和自貿試驗區建設, 為外資企業、外國公民提供服務;服務時間從8小時到全天候, 8小時外群眾可通過熱線電話、網路平臺尋求法律服務,讓市民更加便捷、更加舒心。”

機遇

聚攏高端人才

服務成都企業“走出去”“引進來”

當前成都正奮力構建西部對外交往中心,自貿試驗區建設、“蓉歐+”等國家戰略正持續發力,這也必將為成都涉外法律服務業發展帶來諸多機遇和挑戰。

據悉,目前,成都市司法局召開了全國首屆“一帶一路”法律服務國際交流合作會議,來自“一帶一路”沿線及歐美等34個國家和地區的74名律師參加了會議,擴大了成都的城市影響力。此外還發起成立了“一帶一路”法律服務協作體,成都8家律師事務所與境外24家律師事務所簽署《合作章程》,增強了成都法律服務的國際競爭力。“我們還組建了高端人才隊伍,遴選了20名涉外法律服務領軍人才、30名後備人才,吸引法治人才加速向成都彙聚。同時編印了一套涉外法律服務指南,讓在蓉企業切實感受到成都法律服務與他們同呼吸、共命運。去年,我們還出臺了服務保障自貿區建設十八條措施,為企業‘走出去’和‘引進來’提供精准法律服務。”袁宗勇表示。

未來

線上動動手指

家門口享公共法律服務

法律既是推動經濟高品質發展的強力武器,也是人民生活服務的有力保障,無論是涉外法律服務,還是增強法律服務水準,成都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也朝著標準化、精准化、便捷化闊步前行。那麼,成都的公共法律服務是如何為老百姓服務的呢?

袁宗勇介紹說:一是提供“面對面”服務。通過市、縣、鄉鎮(街道)、村(社區)四級公共法律服務實體平臺,廣大市民朋友最多花15分鐘時間,就能在各級網站上,與法律服務專業人員進行面對面交流,答疑解惑。二是提供“鍵對鍵”服務。通過“12348”公共法律服務熱線平臺,“12348成都法網”網路平臺,可以讓市民朋友足不出戶就能夠找律師、辦公證、學法律。三是提供功能表式服務。司法局分門別類制定了請律師、辦公證、求法援、找調解等案例庫,努力打造法律服務“淘寶網”。四是提供定制式服務。通過駐場律師、線上法律服務人員,隨時解答個性化問題,提供“私人定制”的產品,滿足群眾的多元化需要。

“舉個例子,我們在全國率先建立了律師綜合資訊系統(成都律寶),這個系統基於電腦終端和移動終端的軟體系統組成,集管理和服務功能於一體。市民下載後,可以直接在手機上導航定位全市的律師事務所,也可以線上進行法律諮詢等多項法律服務,打通了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里’。另外,我們還研製了新一代普法小使者‘蓉小法’,這是一款多功能應用型法律機器人。”

可以預見,不久以後,通過完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公共法律服務平臺體系,群眾在家門口,甚至動動手指就能找到公共法律服務,實現找律師、辦公證、申請鑒定、尋求糾紛調解,在法律生活中享受到更多的安全感、幸福感和獲得感。

8小時外群眾可通過熱線電話、網路平臺尋求法律服務,讓市民更加便捷、更加舒心。”

機遇

聚攏高端人才

服務成都企業“走出去”“引進來”

當前成都正奮力構建西部對外交往中心,自貿試驗區建設、“蓉歐+”等國家戰略正持續發力,這也必將為成都涉外法律服務業發展帶來諸多機遇和挑戰。

據悉,目前,成都市司法局召開了全國首屆“一帶一路”法律服務國際交流合作會議,來自“一帶一路”沿線及歐美等34個國家和地區的74名律師參加了會議,擴大了成都的城市影響力。此外還發起成立了“一帶一路”法律服務協作體,成都8家律師事務所與境外24家律師事務所簽署《合作章程》,增強了成都法律服務的國際競爭力。“我們還組建了高端人才隊伍,遴選了20名涉外法律服務領軍人才、30名後備人才,吸引法治人才加速向成都彙聚。同時編印了一套涉外法律服務指南,讓在蓉企業切實感受到成都法律服務與他們同呼吸、共命運。去年,我們還出臺了服務保障自貿區建設十八條措施,為企業‘走出去’和‘引進來’提供精准法律服務。”袁宗勇表示。

未來

線上動動手指

家門口享公共法律服務

法律既是推動經濟高品質發展的強力武器,也是人民生活服務的有力保障,無論是涉外法律服務,還是增強法律服務水準,成都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也朝著標準化、精准化、便捷化闊步前行。那麼,成都的公共法律服務是如何為老百姓服務的呢?

袁宗勇介紹說:一是提供“面對面”服務。通過市、縣、鄉鎮(街道)、村(社區)四級公共法律服務實體平臺,廣大市民朋友最多花15分鐘時間,就能在各級網站上,與法律服務專業人員進行面對面交流,答疑解惑。二是提供“鍵對鍵”服務。通過“12348”公共法律服務熱線平臺,“12348成都法網”網路平臺,可以讓市民朋友足不出戶就能夠找律師、辦公證、學法律。三是提供功能表式服務。司法局分門別類制定了請律師、辦公證、求法援、找調解等案例庫,努力打造法律服務“淘寶網”。四是提供定制式服務。通過駐場律師、線上法律服務人員,隨時解答個性化問題,提供“私人定制”的產品,滿足群眾的多元化需要。

“舉個例子,我們在全國率先建立了律師綜合資訊系統(成都律寶),這個系統基於電腦終端和移動終端的軟體系統組成,集管理和服務功能於一體。市民下載後,可以直接在手機上導航定位全市的律師事務所,也可以線上進行法律諮詢等多項法律服務,打通了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里’。另外,我們還研製了新一代普法小使者‘蓉小法’,這是一款多功能應用型法律機器人。”

可以預見,不久以後,通過完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公共法律服務平臺體系,群眾在家門口,甚至動動手指就能找到公共法律服務,實現找律師、辦公證、申請鑒定、尋求糾紛調解,在法律生活中享受到更多的安全感、幸福感和獲得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