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一城二三事·無錫:一汽解放發動機事業部

當在地圖上看到無錫的時候, 它給我的印象是“小”;而在飛機上聽到的關於無錫的簡介, 則是“小上海”和“太湖”。

古運河

真正乘坐著錫柴的接送車輛進入市區的時候, 無錫這個小城給我的感覺是“堵”, 不大的道路在傍晚5點多的時候已經擠滿了密密麻麻的車輛在艱難前行, 而豪氣的司機師傅習慣性的深油門和急刹車所帶來的推背感讓我有點反胃。 不過, 沿著古運河而建的古風古味的建築, 又是一道深具風韻的景色, 在向人們展示著這個城市的過往和底蘊。

貫穿無錫的這段古運河屬於京杭大運河的一部分, 北接長江, 南連太湖, 對於無錫的繁榮功不可沒, 在2500多年的浩瀚歷史中川流不息, 孕育了無錫這座古城的風韻和不息, 如今與無錫這座城市的繁華相互輝映, 也是著名的景觀之一。 復古的亭臺樓閣、拱橋木舟展現出醇厚的江南水鄉之情,

出雙入對的遊人也不免讓人想起那時的才子與佳人, 這一切後世的繁華讓這段運河不會因為古老而孤獨;而我想, 那時那地的熱鬧, 更為貼切的應該是來往熙熙的商賈之利吧。

"小上海"

"小上海"是不是讓你想起了修長的旗袍和不夜的歌劇,但是, 無錫得以"小上海"這一美譽的, 其實是因為其發達的工業基礎。

無錫古運河穿過市區, 蜿蜒前行, 而在古運河之畔, 無錫市區之中, 坐落著具有70多年歷史的錫柴。

當我收到邀請函看到此次目的地的位址時, 我便產生了一個疑問。 對於一個不大的"小城"而言, 哪怕是出於環保的考慮, 傳統工業製造產業也應該是規劃在市區之外。

當然, 在進入錫柴之後, 這個疑問便有了答案。

今年的無錫,

春暖來得早了些, 3月的街頭, 三五一群的梅花已經爭先恐後地盛開。 聽說無錫此時的梅園花開正好, 可惜行程的匆匆這一次我是無緣相會了。

那一樹的繁華, 都是似曾相識的吧?無錫的春梅, 武漢的落櫻, 以及, 廣州的紫荊。

"與君初相識, 猶如故人歸"

錫柴印象

錫柴, 一汽解放汽車有限公司無錫柴油機廠, 現在準確的稱呼應該是一汽解放發動機事業部, 作為一個具有70多年歷史的工業老廠, 給我的第一印象是厚實——厚積薄發, 腳踏實地。

新勢力造車的發佈會, 華美、讓人充滿想像;而錫柴的媒體會,

讓人感受到, 是如同無錫這個古城散發出來的那種沉澱, 夯實充滿分量。

自1943年建廠以來, 錫柴始終堅持自主發展道路, 特別是自2001年正向開發出了奧威7.7升機後, 錫柴先後自主開發了奧威9升機、11升機、13升機、16升機, 產品始終保持在國內一流水準, 全面具備與國際競品抗衡的實力。

它是老廠,老的是歲月見長,而在70多年的歲月所築起的舞臺上,智造與精益生產猶如兩位舞者正在熠熠生輝。冷試工藝、地源熱泵等技術實踐綠色製造的理念,自動機器人等的運用在精益生產和能效提升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發動機事業部的智慧製造目標分為三個階段實現,第一階段是2011~2015年,完成了重型車用發動機生產基地的建設,基本實現自動化、數位化、網路化生產模式;第二階段是2016~2020年,進行智慧化升級,建設智慧工廠;第三階段是將智慧製造建設推廣到事業部的設計和銷售環節,實現全生命週期智慧製造。

我祝願,也相信,錫柴會打造"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發動機總成的願景下堅實前進。

此情此景,讓我想起了大學時的工廠參觀實習之旅,只不過那時的工廠是喧雜繁亂,此時的錫柴卻是安靜有序。

那時,此時,少年,中年,已近十年。

靈山大佛

太湖之旁有靈山,靈山之上有大佛。

早上8點便來到景點門口,三月的天氣咋暖還寒,昨日還是春意盎然,此時卻是7℃的冷空氣早晨,一夜細雨之後,空氣中的水汽彌漫在寒意之中,這樣的潮濕我習以為常,然而陣陣淩冽的風卻把我帶回了廣州一年中難得的那幾天的寒冬之中。

景區裡面有成群的鴿子,大多胖嘟嘟的,也懶得飛,毫無戒心地跟著遊客亦步亦趨,只有餵食的時候,肚子餓的才會主動撲騰到人的頭上、肩上討食。來到這裡的人,絕多數心懷敬畏,心裡原始的善意也容易擺脫層層的束縛與他物相連,從而成全了這群鴿子的無憂和無懼。

這也是“佛”的力量吧。

靈山大佛通高88米,是世界最大的露天青銅旃檀立像,也是無錫的城市標誌之一,對社會文化和經濟發展具有重大意義。靈山景區有百子嬉彌勒、五印壇城、天下第一掌等景點,各有寓意和淵源,而九龍灌浴可以算是最具儀式感的景觀。九龍灌浴在日常每天共有四次的演出時間,整個展現過程再現了釋迦牟尼誕生時"九龍灌浴,花開見佛"的奇觀。

視頻載入中...

在音樂解說的時候,有一段話讓我印象深刻。大意是說,佛本為普度眾生而來,但是後世漸漸把佛尊崇為高高在上的形象,這已經背離了佛的本意。

而當萬眾仰望的時候,有的人朝九晚五,有的人附地朝聖,有的人相視而笑;佛,已經成為了,抑或宗教,抑或信仰,抑或,一種境界。

你如此虔誠,所求何事,還是只為尋找最初的自己?

無錫,古運河,錫柴,靈山大佛,有緣再會。

它是老廠,老的是歲月見長,而在70多年的歲月所築起的舞臺上,智造與精益生產猶如兩位舞者正在熠熠生輝。冷試工藝、地源熱泵等技術實踐綠色製造的理念,自動機器人等的運用在精益生產和能效提升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發動機事業部的智慧製造目標分為三個階段實現,第一階段是2011~2015年,完成了重型車用發動機生產基地的建設,基本實現自動化、數位化、網路化生產模式;第二階段是2016~2020年,進行智慧化升級,建設智慧工廠;第三階段是將智慧製造建設推廣到事業部的設計和銷售環節,實現全生命週期智慧製造。

我祝願,也相信,錫柴會打造"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發動機總成的願景下堅實前進。

此情此景,讓我想起了大學時的工廠參觀實習之旅,只不過那時的工廠是喧雜繁亂,此時的錫柴卻是安靜有序。

那時,此時,少年,中年,已近十年。

靈山大佛

太湖之旁有靈山,靈山之上有大佛。

早上8點便來到景點門口,三月的天氣咋暖還寒,昨日還是春意盎然,此時卻是7℃的冷空氣早晨,一夜細雨之後,空氣中的水汽彌漫在寒意之中,這樣的潮濕我習以為常,然而陣陣淩冽的風卻把我帶回了廣州一年中難得的那幾天的寒冬之中。

景區裡面有成群的鴿子,大多胖嘟嘟的,也懶得飛,毫無戒心地跟著遊客亦步亦趨,只有餵食的時候,肚子餓的才會主動撲騰到人的頭上、肩上討食。來到這裡的人,絕多數心懷敬畏,心裡原始的善意也容易擺脫層層的束縛與他物相連,從而成全了這群鴿子的無憂和無懼。

這也是“佛”的力量吧。

靈山大佛通高88米,是世界最大的露天青銅旃檀立像,也是無錫的城市標誌之一,對社會文化和經濟發展具有重大意義。靈山景區有百子嬉彌勒、五印壇城、天下第一掌等景點,各有寓意和淵源,而九龍灌浴可以算是最具儀式感的景觀。九龍灌浴在日常每天共有四次的演出時間,整個展現過程再現了釋迦牟尼誕生時"九龍灌浴,花開見佛"的奇觀。

視頻載入中...

在音樂解說的時候,有一段話讓我印象深刻。大意是說,佛本為普度眾生而來,但是後世漸漸把佛尊崇為高高在上的形象,這已經背離了佛的本意。

而當萬眾仰望的時候,有的人朝九晚五,有的人附地朝聖,有的人相視而笑;佛,已經成為了,抑或宗教,抑或信仰,抑或,一種境界。

你如此虔誠,所求何事,還是只為尋找最初的自己?

無錫,古運河,錫柴,靈山大佛,有緣再會。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