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甘肅阿克塞,一座值得重溫無數次的老縣城!

阿克塞哈薩克族自治縣- 基本概況

阿克塞哈薩克族自治縣(簡稱阿克塞縣)隸屬於甘肅酒泉, 地處甘肅、青海、新疆三省(區)交匯處, 是甘肅省惟一一個以哈薩克族為主體的少數民族自治縣, 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三個哈薩克族自治縣之一。 阿克塞縣全縣總面積3.1萬平方公里, 平均海拔3200米, 轄2鄉1鎮。 阿克塞縣生活著哈薩克、漢、回、維吾爾、撒拉、藏等11個民族, 總人口10600多人(2014年), 其中哈薩克族3700多人(2014年), 占總人口的34.8%。 全縣可利用草場面積1480萬畝, 正常年景載畜量為18.9萬個羊單位。 阿克塞縣境內主要河流有大小哈爾騰河、安南壩河等3條內流河,

流域總面積8560多平方公里, 年徑流量4.52億立方米。 阿克塞縣境內礦產資源比較豐富, 有金、銅、鐵、石棉、水晶、蛇紋岩、雲母、硭硝等金屬、非金屬礦藏40多種。 阿克塞縣旅遊資源豐富, 境內設有哈爾騰國際狩獵場、大小蘇幹湖候鳥自然保護區和安南壩野駱駝自然保護區。

阿克塞哈薩克族自治縣- 歷史沿革

原阿克塞哈薩克族自治縣位於海拔2800米的博羅轉井溝, 處在阿爾金山的衝擊扇地區, 居住在縣城的人們, 除了少數人以正常職業維持生計外, 遊牧為當地人的主要生存方式。 1953年敦煌縣以南的海子為中心地區置阿克塞哈薩克族自治區籌備委員會, 1954年4月26日成立阿克塞哈薩克族自治區(縣級), 駐博羅轉井。 1955年改名為阿克塞哈薩克族自治縣。

建縣初期, 黨和政府無償拿出資金, 調撥了大量的生活必需品, 對阿克塞實行了三年的“供給制”。 從1954年直到20世紀90年代初的40多年間, 牧民的生活條件依然艱苦, 吃水難、行路難、看病難、上學難等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並沒有得到解決。 20世紀90年代, 自治縣縣委、縣政府作出縣城搬遷和牧民定居雙管齊下的戰略決策, 並得到國務院和甘肅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 1995年1月, 國務院批准同意阿克塞縣政府駐地由博羅轉井鎮遷至紅柳灣鎮。 1996年初, 新縣城建設工作全面啟動。 1998年縣城正式由博羅轉井鎮遷至紅柳灣鎮。

阿克塞哈薩克族自治縣- 地形地貌

阿克塞縣處於柴達木盆地荒漠與河西走廊荒漠包圍之中, 地形呈狹長狀, 以當金山口為界, 西部有阿爾金山脈橫貫, 東部有祁連山地的党河南山、賽什騰山、吐爾根達阪山等山脈, 均呈西北—東南走向分佈。 由山區到盆地中心, 大體可以分為山嶽地貌、丘陵地貌、平原地貌三種地貌類型。

阿克塞哈薩克族自治縣-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

阿克塞哈薩克族自治縣礦產資源豐富, 有金、銅、鐵、石棉、水晶、蛇紋岩、雲母、硭硝等金屬、非金屬礦藏40多種。 特別是石棉儲量最大, 約4500萬噸以上, 年產量20萬噸左右, 占中國石棉產銷量的一半。 石棉是自治縣的支柱產業。 阿克塞哈薩克族自治縣可供開發利用的礦產主要有化石溝銅多金屬礦、大紅山花崗岩飾面石材礦、安南壩石棉礦、向陽煤礦、莫壩爾煤、雁丹圖鉛鋅礦、雁丹圖稀土礦、大鄂博圖白雲岩礦、苦水泉錳礦、紅柳溝鐵礦、安南壩鐵礦等。 紅柳溝石棉礦、長草溝石灰岩礦等。 從探明的礦產資源儲量情況看, 阿克塞縣優勢的礦產有石棉、銅、石灰岩、花崗岩、芒硝、白雲岩、砂石、粘土等。

水資源

阿克塞境內水資源比較豐富, 但利用的則很少, 主要有地表徑流、湖泊水和地下水三種水體, 冰川和降水只是作為各種水的補給區。 主要河流有大、小哈爾騰河、安南壩河、旗裡克河、蘇幹河、西蓋蘇河、加仁布裡河、努呼圖河等8條主要內陸河, 流域面積大於2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大、小哈爾騰河、安南壩河和旗裡克河, 大、小哈爾騰河中、下游河水全部滲入戈壁成潛流, 出露於花海子, 注入大小蘇幹湖。

土地資源

阿克塞縣土壤共劃分10個土類、14個亞類。 其中土類主要以風沙土、灰棕漠土、鹽土為主, 其次草甸土、草甸沼澤土、高山寒漠土、高山漠土、高山草原土、亞高山草原土、粗骨土在也占一部分。 [15]

阿克塞縣可利用草場面積1480萬畝, 正常年景載畜量為18.9萬個羊單位。

植被

阿克塞縣境內處於荒漠氣候帶,四周高山有現代大冰川的存在,從平灘到高山或從嵯峨峻嶺到低谷盆地,植被區域性一致,地帶性較強,多以旱性、深根超旱生植被為主。境內共有26個科,104個屬,214個種牧草。

阿克塞哈薩克族自治縣- 旅遊景點

阿克塞縣地域遼闊,自然資源、生態旅遊、哈薩克族風情和具有現代氣息的民族特色新縣城等旅遊資源十分豐富。主要的景觀、景點有:

1、蘇幹湖—海子草原牧場風光旅遊景區(國家AA級旅遊景區):蘇幹湖是甘肅省最大的高原湖泊,水域面積108平方公里,海拔2750米,在蘇幹湖棲息繁衍的候鳥有白天鵝、黑頸鶴、斑頭雁、樓雁、黃鴨、綠翅鴨等多達25種,3萬多隻,1982年被列為省級候鳥自然保護區。近年來累計投入資金900多萬元相繼實施了碼頭、道路、餐飲、住宿、上下水、供電通訊等基礎設施的建設,全面展開新建科研宣教中心、鳥類投食點和草場改良1500公頃,景區旅遊綜合服務設施日趨完善。目前景區開設有草原牧場觀光、水上娛樂、體驗牧民原生態生活、騎馬自助遊等特色活動項目。

2、民族風情園旅遊項目(國家AAA級旅遊景區):哈薩克民族風情園是集旅遊、觀光、娛樂、購物、飲食為一體,綜合性娛樂園區。該景區2007年通過了國家3A級旅遊景區評審。目前園區主要有民族歌舞表演、馬上娛樂活動、民族演奏、阿肯彈唱、品嘗民族風味小吃、參觀野生動物標本展等旅遊活動項目。園區內還有一座充分展示哈薩克歷史、文化、民俗民情、生產生活、阿克塞政治經濟文化的綜合性博物館。

3、全民健身中心(賽馬場):以濃郁的民族風情與現代建築相結合,是集賽馬、健身、體育運動為一體的綜合體育運動場所,占地面積20.88萬平方米。該景區開設有跑馬、馬術表演、騎馬、溜馬等旅遊活動項目。

4、金山湖水上游樂園(國家AAA級旅遊景區):占地面積16萬平方米,這裡環境幽雅,風景秀麗,是鑲嵌在阿克塞大地上的一顆璀璨的明珠。開設有游泳、划船、沙浴、沙漠旅遊、滑冰、湖心島觀光、兒童水上遊樂區等活動項目,是休閒、避暑、觀光、旅遊、娛樂的理想去處。該園區可組織個體或私營企業投資開展氈房賓館、文化休閒、風味燒烤等旅遊活動項目。

5、安南壩國家級野駱駝自然保護區:距縣城230公里,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野駱駝近400峰,占全世界野駱駝總數的二分之一,保護區內有甘肅最高峰阿爾金山,大小紅山、丹霞地貌、胡楊林和柳城子生態觀光林。開設的項目有觀賞梧桐林、胡楊林、風塑奇石、登山、大漠奇觀探秘、自駕遊等活動。是觀光旅遊、科學考察的理想之地。

6、紅柳灣野生動物園:紅柳灣距縣城西5Km,生長著黃羊、岩羊、鵝喉羚、野牛、蒙古野驢、野駱駝等多種野生動物。景區開設有野生動物觀賞、沙浴、狩獵、滑沙、沙漠賽車、沙漠旅遊等項目。

7、紅柳溝丹霞地貌:呈南北走向,全長約6公里,處在阿爾金山主峰腳下,以柱廊、宮殿等形狀為主,我國丹霞地貌權威專家、中山大學地理科學與規劃學院離休教授、中國丹霞地貌旅遊開發研究會終身名譽會會長黃進在考察了阿克塞紅柳溝丹霞地貌後,當場寫下了“中國丹霞第一”的題詞。

8、阿爾金山—柳城子溝景源:阿爾金山位於縣城西南75Km,主峰海拔5798 m,是阿克塞境內的最高峰,狀似金字塔,終年白雪皚皚,雲霧繚繞。阿爾金山是中國10條最高山脈之一,在西北地方頗有盛譽。主峰北20 Km的前山帶,河流切出一深溝,名柳城子溝,在柳城子處溝底海拔2500m,溝穀寬50-80m,深20-30m。這塊谷地綠洲,無疑是阿爾金山北麓乾旱荒漠中的“桃花源”。

9 多壩溝胡楊峽景區:多壩溝胡楊峽景區,距自治縣縣城87公里,緊靠省道314線。胡楊峽自然景觀豐富多彩、奇特秀麗,胡楊沿河流兩旁而依,形成長7000米,寬300米的胡楊峽,每到了秋季,進入這裡一眼望不盡的胡楊林呈現在眼前。胡楊峽內還有豐富的峽道西連庫木塔格沙漠,北依敦煌西湖濕地自然保護區,東靠夾山險峻的石壁,峽道內有多處泉眼,泉水順峽而下,在夾山未端形成天然的瀑布,流水彙聚形成蘆葦叢生的葦子泉;峽道兩邊有天然的沙山和成片的原始胡楊樹,山頂上有古代的峰火台。胡楊峽內自然風光奇特,原始胡楊茂密成林,是現代都市人觀光休閒、探險遊玩的理想場所。

阿克塞哈薩克族自治縣-特色小吃

土特產品:

熏肉:每年11月底到12月份,是哈薩克族牧民熏肉的季節。他們在這個時候,要挑選一些膘肥體壯的牛、馬、羊宰殺後供過冬食用。為了使這些肉能較長時間的保存,他們採用了多年積累的方法——熏。熏肉時,先將肉剁成塊,撒上鹽,搭在木架上,四周是土塊牆或是用其它東西遮擋一下,下面用松枝柴煙來熏,直到熏幹,即成熏肉。還有一種熏羊肉的方法十分有趣,將羊宰殺後,將內臟掏空,燒掉皮上的毛,皮連肉一起剁成塊,撒些鹽,用熏肉的方法熏幹。連皮一起熏的肉,可以保存較長時間,直到翌年的六七月份也不會變質。

熏馬腸:哈薩克族牧民最拿手的要數做馬腸子了,他們挑選膘肥體壯的馬宰殺後,取其馬腸,洗淨,按馬的肋條切成條肉,連同肋骨撒上鹽、胡椒粉等佐料,灌進3尺多長的馬腸內,兩頭紮緊,掛在屋裡風乾,一個月左右即成。除用肋骨肉灌腸外,還用碎肉和塊肉來灌腸,也有用熏的方法來做。

馬腸子:是將牛羊肉上撒些鹽,灌進馬腸內,兩頭紮緊口,吊起來涼幹即成。哈薩克族的馬腸和臘肉脂肪豐富,但油而不膩,瘦肥分明,不僅色悅目,而且營養價值很高,並具有特殊的風味。隆冬季節來到牧區,正是哈薩克族牧民顯示他們烹飪技術的時候,這時若去牧區准叫你飽嘗口福。

馬奶酒:是由馬奶經過加工發酵製成的。從表面上看,雖然同牛奶、羊奶毫無差別,但它卻有一種濃烈,醇厚的香味。因此,內行人只須一聞,就能分辨出來。馬奶酒是將剛擠的新鮮馬奶放在木桶或皮桶裡,用一種特製的工具在桶內上下攪動,使馬奶提高溫度,迅速發酵。這樣,馬奶酒就製成了。馬奶酒不僅可以解渴,還可以增加你的力量。它在哈薩克族的飲料中占很重要的地位。

奶疙瘩:是哈薩克族喜歡吃的一種食品。被稱作“庫魯特”(幹兒的意思),是奶子的結晶體。奶疙瘩有兩種,一種是甜奶疙瘩,一種是優酪乳疙瘩,可帶油可不帶油。做法大都是靠手工,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做法。哈薩克族牧民做奶疙瘩時,先將牛或羊奶發酵,把發酵後的優酪乳倒入鍋裡熬,然後裝入布袋裡吊起來,使其水份滴盡,用手捏成小塊,放到鋪有芨芨草編制的席子上涼幹即成。

阿克塞哈薩克族自治縣-人文風情

婚嫁習俗

哈薩克民族的嫁姑娘禮儀是從搭建新氈房開始的,新氈房裡的嫁妝、鍋碗瓢盆都是由親戚們來準備的,還要在搭起的新氈房天穹上拴上布條,並舉行燒燎門檻的禮儀。根據哈薩克民族的習俗,準備出嫁的姑娘必須完成“認門”禮儀。到各個年長的親戚家去品嘗食物,得到長輩們的祝福,這也算姑娘與娘家親戚們的告別。姑娘的父母親要將自己多年來為女兒準備的各種嫁妝展示給親家及親家母過目,看了嫁妝之後,親家和親家母會給女方家償禮。出嫁的姑娘臨嫁時,要扯起嗓子唱起哭嫁歌,表示對父母、兄弟姐妹及其他親人,故鄉朋友們的依戀之情,這種歌曲就叫作“森斯瑪”。待嫁的姑娘唱了“森斯瑪”歌之後,伴郎會帶上一個小夥子,來到姑娘身邊,同樣唱起深情的歌曲,以此來告慰深情依依的姑娘。根據哈薩克民族的古老傳統,出嫁姑娘的喜宴舉行完畢之後,要在娘家住一宿,娘家人會選擇吉辰良日,舉行出嫁禮儀。這時,他們會將這個消息告訴整個阿吾勒的人,並打點整理姑娘的嫁妝,還要為親家、親家母準備饋贈禮物。

阿肯阿依特斯

哈薩克族人民逐水草而遊牧,生活單調,生產方式單一。為了調節自身生活和滿足文化活動的需求,逐漸形成了一種便於流動和本民族樂於接受的文化娛樂形式和口頭語言藝術——“阿肯阿依特斯”。阿肯阿依特斯是具有代表性的哈薩克非物質文化遺產。它不僅是一種有廣泛群眾基礎的娛樂活動,更是人生儀禮、節日、慶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

刺繡

哈薩克人的刺繡是十分普遍的傳統工藝,婦女們大都擅長。她們從小 學起,能在各種絨料、綢緞上刺繡,連日常生活用品,如掛毯、箱套、手巾、掛簾、帷帳、窗簾、門簾、被褥的罩單、枕套、帽子、衣服及遮蓋衣服的布幔等都繡有美麗的圖案。

阿克塞哈薩克族自治縣-文化影視

阿克塞縣已經擁有廣播電視臺、圖書館、文化中心、民族風情園、賽馬會、周周樂、文化下鄉、第九屆哈薩克式摔跤亞洲錦標賽、哈薩克美食文化節等文藝中心、文化節日。

影視

2001年8月張藝謀執導影片《英雄》開拍。

2011年6月由香港著名導演李仁港導演,黎明、馮紹峰、劉亦菲、陳小春、黃秋生等演員主演的電影《鴻門宴》劇組在阿克塞縣阿克旗鄉多壩溝村境內拍攝。

2014年6月中旬由成龍主演、李仁港指導的電影《天將雄師》在阿克塞阿克旗鄉拍攝。

植被

阿克塞縣境內處於荒漠氣候帶,四周高山有現代大冰川的存在,從平灘到高山或從嵯峨峻嶺到低谷盆地,植被區域性一致,地帶性較強,多以旱性、深根超旱生植被為主。境內共有26個科,104個屬,214個種牧草。

阿克塞哈薩克族自治縣- 旅遊景點

阿克塞縣地域遼闊,自然資源、生態旅遊、哈薩克族風情和具有現代氣息的民族特色新縣城等旅遊資源十分豐富。主要的景觀、景點有:

1、蘇幹湖—海子草原牧場風光旅遊景區(國家AA級旅遊景區):蘇幹湖是甘肅省最大的高原湖泊,水域面積108平方公里,海拔2750米,在蘇幹湖棲息繁衍的候鳥有白天鵝、黑頸鶴、斑頭雁、樓雁、黃鴨、綠翅鴨等多達25種,3萬多隻,1982年被列為省級候鳥自然保護區。近年來累計投入資金900多萬元相繼實施了碼頭、道路、餐飲、住宿、上下水、供電通訊等基礎設施的建設,全面展開新建科研宣教中心、鳥類投食點和草場改良1500公頃,景區旅遊綜合服務設施日趨完善。目前景區開設有草原牧場觀光、水上娛樂、體驗牧民原生態生活、騎馬自助遊等特色活動項目。

2、民族風情園旅遊項目(國家AAA級旅遊景區):哈薩克民族風情園是集旅遊、觀光、娛樂、購物、飲食為一體,綜合性娛樂園區。該景區2007年通過了國家3A級旅遊景區評審。目前園區主要有民族歌舞表演、馬上娛樂活動、民族演奏、阿肯彈唱、品嘗民族風味小吃、參觀野生動物標本展等旅遊活動項目。園區內還有一座充分展示哈薩克歷史、文化、民俗民情、生產生活、阿克塞政治經濟文化的綜合性博物館。

3、全民健身中心(賽馬場):以濃郁的民族風情與現代建築相結合,是集賽馬、健身、體育運動為一體的綜合體育運動場所,占地面積20.88萬平方米。該景區開設有跑馬、馬術表演、騎馬、溜馬等旅遊活動項目。

4、金山湖水上游樂園(國家AAA級旅遊景區):占地面積16萬平方米,這裡環境幽雅,風景秀麗,是鑲嵌在阿克塞大地上的一顆璀璨的明珠。開設有游泳、划船、沙浴、沙漠旅遊、滑冰、湖心島觀光、兒童水上遊樂區等活動項目,是休閒、避暑、觀光、旅遊、娛樂的理想去處。該園區可組織個體或私營企業投資開展氈房賓館、文化休閒、風味燒烤等旅遊活動項目。

5、安南壩國家級野駱駝自然保護區:距縣城230公里,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野駱駝近400峰,占全世界野駱駝總數的二分之一,保護區內有甘肅最高峰阿爾金山,大小紅山、丹霞地貌、胡楊林和柳城子生態觀光林。開設的項目有觀賞梧桐林、胡楊林、風塑奇石、登山、大漠奇觀探秘、自駕遊等活動。是觀光旅遊、科學考察的理想之地。

6、紅柳灣野生動物園:紅柳灣距縣城西5Km,生長著黃羊、岩羊、鵝喉羚、野牛、蒙古野驢、野駱駝等多種野生動物。景區開設有野生動物觀賞、沙浴、狩獵、滑沙、沙漠賽車、沙漠旅遊等項目。

7、紅柳溝丹霞地貌:呈南北走向,全長約6公里,處在阿爾金山主峰腳下,以柱廊、宮殿等形狀為主,我國丹霞地貌權威專家、中山大學地理科學與規劃學院離休教授、中國丹霞地貌旅遊開發研究會終身名譽會會長黃進在考察了阿克塞紅柳溝丹霞地貌後,當場寫下了“中國丹霞第一”的題詞。

8、阿爾金山—柳城子溝景源:阿爾金山位於縣城西南75Km,主峰海拔5798 m,是阿克塞境內的最高峰,狀似金字塔,終年白雪皚皚,雲霧繚繞。阿爾金山是中國10條最高山脈之一,在西北地方頗有盛譽。主峰北20 Km的前山帶,河流切出一深溝,名柳城子溝,在柳城子處溝底海拔2500m,溝穀寬50-80m,深20-30m。這塊谷地綠洲,無疑是阿爾金山北麓乾旱荒漠中的“桃花源”。

9 多壩溝胡楊峽景區:多壩溝胡楊峽景區,距自治縣縣城87公里,緊靠省道314線。胡楊峽自然景觀豐富多彩、奇特秀麗,胡楊沿河流兩旁而依,形成長7000米,寬300米的胡楊峽,每到了秋季,進入這裡一眼望不盡的胡楊林呈現在眼前。胡楊峽內還有豐富的峽道西連庫木塔格沙漠,北依敦煌西湖濕地自然保護區,東靠夾山險峻的石壁,峽道內有多處泉眼,泉水順峽而下,在夾山未端形成天然的瀑布,流水彙聚形成蘆葦叢生的葦子泉;峽道兩邊有天然的沙山和成片的原始胡楊樹,山頂上有古代的峰火台。胡楊峽內自然風光奇特,原始胡楊茂密成林,是現代都市人觀光休閒、探險遊玩的理想場所。

阿克塞哈薩克族自治縣-特色小吃

土特產品:

熏肉:每年11月底到12月份,是哈薩克族牧民熏肉的季節。他們在這個時候,要挑選一些膘肥體壯的牛、馬、羊宰殺後供過冬食用。為了使這些肉能較長時間的保存,他們採用了多年積累的方法——熏。熏肉時,先將肉剁成塊,撒上鹽,搭在木架上,四周是土塊牆或是用其它東西遮擋一下,下面用松枝柴煙來熏,直到熏幹,即成熏肉。還有一種熏羊肉的方法十分有趣,將羊宰殺後,將內臟掏空,燒掉皮上的毛,皮連肉一起剁成塊,撒些鹽,用熏肉的方法熏幹。連皮一起熏的肉,可以保存較長時間,直到翌年的六七月份也不會變質。

熏馬腸:哈薩克族牧民最拿手的要數做馬腸子了,他們挑選膘肥體壯的馬宰殺後,取其馬腸,洗淨,按馬的肋條切成條肉,連同肋骨撒上鹽、胡椒粉等佐料,灌進3尺多長的馬腸內,兩頭紮緊,掛在屋裡風乾,一個月左右即成。除用肋骨肉灌腸外,還用碎肉和塊肉來灌腸,也有用熏的方法來做。

馬腸子:是將牛羊肉上撒些鹽,灌進馬腸內,兩頭紮緊口,吊起來涼幹即成。哈薩克族的馬腸和臘肉脂肪豐富,但油而不膩,瘦肥分明,不僅色悅目,而且營養價值很高,並具有特殊的風味。隆冬季節來到牧區,正是哈薩克族牧民顯示他們烹飪技術的時候,這時若去牧區准叫你飽嘗口福。

馬奶酒:是由馬奶經過加工發酵製成的。從表面上看,雖然同牛奶、羊奶毫無差別,但它卻有一種濃烈,醇厚的香味。因此,內行人只須一聞,就能分辨出來。馬奶酒是將剛擠的新鮮馬奶放在木桶或皮桶裡,用一種特製的工具在桶內上下攪動,使馬奶提高溫度,迅速發酵。這樣,馬奶酒就製成了。馬奶酒不僅可以解渴,還可以增加你的力量。它在哈薩克族的飲料中占很重要的地位。

奶疙瘩:是哈薩克族喜歡吃的一種食品。被稱作“庫魯特”(幹兒的意思),是奶子的結晶體。奶疙瘩有兩種,一種是甜奶疙瘩,一種是優酪乳疙瘩,可帶油可不帶油。做法大都是靠手工,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做法。哈薩克族牧民做奶疙瘩時,先將牛或羊奶發酵,把發酵後的優酪乳倒入鍋裡熬,然後裝入布袋裡吊起來,使其水份滴盡,用手捏成小塊,放到鋪有芨芨草編制的席子上涼幹即成。

阿克塞哈薩克族自治縣-人文風情

婚嫁習俗

哈薩克民族的嫁姑娘禮儀是從搭建新氈房開始的,新氈房裡的嫁妝、鍋碗瓢盆都是由親戚們來準備的,還要在搭起的新氈房天穹上拴上布條,並舉行燒燎門檻的禮儀。根據哈薩克民族的習俗,準備出嫁的姑娘必須完成“認門”禮儀。到各個年長的親戚家去品嘗食物,得到長輩們的祝福,這也算姑娘與娘家親戚們的告別。姑娘的父母親要將自己多年來為女兒準備的各種嫁妝展示給親家及親家母過目,看了嫁妝之後,親家和親家母會給女方家償禮。出嫁的姑娘臨嫁時,要扯起嗓子唱起哭嫁歌,表示對父母、兄弟姐妹及其他親人,故鄉朋友們的依戀之情,這種歌曲就叫作“森斯瑪”。待嫁的姑娘唱了“森斯瑪”歌之後,伴郎會帶上一個小夥子,來到姑娘身邊,同樣唱起深情的歌曲,以此來告慰深情依依的姑娘。根據哈薩克民族的古老傳統,出嫁姑娘的喜宴舉行完畢之後,要在娘家住一宿,娘家人會選擇吉辰良日,舉行出嫁禮儀。這時,他們會將這個消息告訴整個阿吾勒的人,並打點整理姑娘的嫁妝,還要為親家、親家母準備饋贈禮物。

阿肯阿依特斯

哈薩克族人民逐水草而遊牧,生活單調,生產方式單一。為了調節自身生活和滿足文化活動的需求,逐漸形成了一種便於流動和本民族樂於接受的文化娛樂形式和口頭語言藝術——“阿肯阿依特斯”。阿肯阿依特斯是具有代表性的哈薩克非物質文化遺產。它不僅是一種有廣泛群眾基礎的娛樂活動,更是人生儀禮、節日、慶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

刺繡

哈薩克人的刺繡是十分普遍的傳統工藝,婦女們大都擅長。她們從小 學起,能在各種絨料、綢緞上刺繡,連日常生活用品,如掛毯、箱套、手巾、掛簾、帷帳、窗簾、門簾、被褥的罩單、枕套、帽子、衣服及遮蓋衣服的布幔等都繡有美麗的圖案。

阿克塞哈薩克族自治縣-文化影視

阿克塞縣已經擁有廣播電視臺、圖書館、文化中心、民族風情園、賽馬會、周周樂、文化下鄉、第九屆哈薩克式摔跤亞洲錦標賽、哈薩克美食文化節等文藝中心、文化節日。

影視

2001年8月張藝謀執導影片《英雄》開拍。

2011年6月由香港著名導演李仁港導演,黎明、馮紹峰、劉亦菲、陳小春、黃秋生等演員主演的電影《鴻門宴》劇組在阿克塞縣阿克旗鄉多壩溝村境內拍攝。

2014年6月中旬由成龍主演、李仁港指導的電影《天將雄師》在阿克塞阿克旗鄉拍攝。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