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後溝古村手藝人走進太原理工大曬手藝

4月14日星期六, 連續兩天的降溫讓榆次的春天有點冷, 但天氣的不適並不能阻擋太原理工大學“創行”團隊同學們的熱情。 今天, 他們請後溝古村的手藝人張俊文、張金葉來理工大校園裡展示他們的精湛手藝。

自從組織大學生到後溝古村旅行之後, 同學們就對後溝手藝人精湛技藝讚歎不已。 “創行”團隊的同學們深感有責任把深藏在古老村落的手藝介紹給其他同學們, 並幫助古村手藝人為他們古樸雅致的作品找到市場。 下午三點, 來自古村的兩位手藝人帶著他們的作品、工具來到了太原理工大大學西校區和“創行”團隊的成員們一起活動。

此時的理工大校園一片春光明媚, 由於正好是週末, 活動的地點——西校區路邊的小徑上有不少來來往往的同學。 “創行”團隊的同學們在活動的帳篷前擺好張俊文的作品, 馬上就吸引了一大波同學駐足圍觀。 張俊文是土生土長的後溝人, 祖輩就居住在後溝的保正院。 景區開發以後, 張俊文在自己的院子裡開起了農家樂, 閒暇時光, 他學會了用玉米秸稈作畫, 張牙舞爪的秸稈龍啦, 傳統國畫的梅蘭竹菊啦, 甚至是古詩、古詞, 他都能憑藉一雙巧手, 活靈活現地展現出來。 只見他拿出剪刀、鑷子和自己已經在家準備好的作畫材料, 給同學們演示起來。 平時裡看起來有些木訥的他,
拿起工具做起秸稈畫來, 立刻變的神采飛揚。 不一會兒, 他就用秸稈剪出了“創行”團隊的隊名, 並在書簽上貼好, 然後塑封成一個精美的秸稈書簽。 圍觀的同學越來越多, 有不少同學躍躍欲試, 圍到俊文跟前, 學習、創造屬於自己的秸稈畫。 而金葉大姐身邊也同樣圍攏了一群好學的同學。 金葉大姐手中的剪刀好像被她的一雙巧手賦予了生命, 紅紙在她手中不一會兒就剪成了猴子、大象、馬、貓等栩栩如生的形象, 至於傳統的雙“喜”、“壽”等字樣更是不在話下。 早在2005年, 金葉大姐的剪紙就被來村裡考察的樊宇先生誇讚過。 金葉大姐的巧手在後溝是出了名的, 她的剪紙作品線條簡潔、細膩豐富, 雖說平日裡太忙碌不能專門剪紙,
但是一旦有閒暇時間, 金葉大姐就會學習揣摩剪紙技巧, 是真正受傳統文化薰陶的手藝人。 為了能吸引更多的大學生來參加活動, “創行”團隊的同學們進行了積極的宣傳, 他們穿起小黃人的玩偶套裝, 帶著後溝古村的宣傳頁, 耐心又熱情地為來往的同學介紹他們的活動, 也介紹著這個掩藏在大山深處的古村落。

大學校園是充滿激情與活力的, 更是多姿多彩的, 沒有特色和魅力的東西, 在這裡是很難引起關注的。 我們後溝古村的民間手工藝以它特有的魅力, 吸引了一批又一批大學生的眼球。 活動時間過得很快, 預定結束的時間到了, 但對傳統的手藝感興趣的同學還圍在活動的帳篷前, 觀看我們手藝人的演示,

體驗我們傳統的手藝。 盛情難卻的後溝手藝人, 只能多做一些, 多剪一些, 以回報同學們的熱情。 此次活動使太原理工大學的同學們對後溝古村的瞭解又多了一些, 讓後溝古村的傳統手藝離同學們又近了一些。 我們看到了同學們對民族傳統工藝的熱情, 也看到了傳承這些手藝的希望。 通過在太原理工大學的活動, 我們完全可以看到我們中國年輕人對古村落和對傳統手藝的熱情, 也相信這些年輕人會漸漸成長成我們古村落和傳統文化的守護人。

感謝太原理工大學的“創行”團隊的成員, 活動圓滿結束後, 他們立即背起行裝啟程奔赴西安, 去參加“創行”在中國西北地方的比賽。 他們不怕辛苦、連續奮戰的精神著實令人感動,

預祝他們在西安“創行”團隊的比賽中能取得好成績。 帶著我們的後溝走得更遠一些, 讓更多人知道、瞭解後溝古村。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