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教育起跑線,越早未必越好

根據教育部等四部門印發的《關於實施第三期學前教育行動計畫的意見》, 到2020年, 基本消除幼稚園“小學化”現象。 日前召開的海口市教育工作會議提出, 2018年海口將重點整治幼稚教育“小學化”傾向。 此舉顯示了教育主管部門將幼稚教育拉回“同一起跑線”的決心。

幼稚教育“小學化”是指幼稚教育的管理、教學模式及內容偏重于小學階段, 注重了知識的傳授而沒有關注幼兒的生理及心理發展。 幼稚教育“小學化”有何危害?誰是超前教育的背後推手?近日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採訪。

家長盲目攀比 加劇幼稚教育“小學化”

“我家孩子現在能背20多首唐詩, 認識100多個漢字。 ”

“你家孩子真厲害, 我家孩子數學還行, 100以內的加減法都不成問題!”

……

近日, 位於海口市海甸島一個社區內, 一群媽媽們聚在一起交流著孩子的學習, 言語中頗有一些攀比的意味。 聽到這裡, 趙女士有些失落地默默走開了。

“當初, 我好不容易才讓孩子上了一所知名公辦幼稚園。 如今, 眼看著別人家的小孩學了好多東西, 我們家的孩子在幼稚園就是玩, 心裡真急啊!萬一孩子上小學後, 趕不上其他同學怎麼辦?”趙女士擔心地對記者說。

像趙女士這樣存在教育焦慮心理的家長不在少數。 採訪中, 記者瞭解到, 由於家長不滿幼稚園的教學進度, 海口一家原本“一位難求”的公立幼稚園也遭遇了大班生源流失的問題。

“我們也不想給孩子換幼稚園, 但是這裡什麼都不教, 就只帶著孩子‘玩’。 ”採訪中, 一位家長表示, 多次跟幼稚園溝通無果後, 他只能將孩子轉到一所“教學成績突出”的民辦幼稚園。

據瞭解, 幼稚教育“小學化”的重要表現是強調向幼兒“灌輸”知識, 忽視了幼兒在遊戲中的主動探索性的學習。 “我們的老師經常帶著孩子們在遊戲中學習。 做遊戲的過程中, 可以讓孩子學到知識, 養成良好學習習慣。 難道一定要讓孩子做大量的語文或數學習題, 這才是學習嗎?”面對家長的質疑, 這家公立幼稚園園長無奈地對記者說, 很多家長都建議她要多給孩子上文化課, 為小學學習做好充分準備。

超前教育不利孩子健康成長

目前, 很多家長都清楚揠苗助長的危害性, 但是看到朋友圈很多“虎媽”曬起了孩子的書寫、算術成績時, 他們又不由得對自己孩子的學習充滿了焦慮。

在長期的教育工作中, 海口市美蘭區教研室主任何邦燒很早就注意到幼稚教育“小學化”背後的危害。 比如, 有些幼稚園急於教孩子學寫字。 然而, 幼稚園的孩子手指關節沒有發育完全, 過早學習寫字, 可能會影響幼兒手指關節的發育。

海口市教育幼稚園園長丁灝認為, 幼稚教育應遵循的最基本原則, 就是從幼兒生理、心理特點出發, 因材施教, 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 將小學教育的內容提前到幼兒階段違背了基本教育規律, 是在揠苗助長, 不利於孩子今後的健康發展。

丁灝表示, 超負荷或超年齡段的學習內容和教育, 會給孩子的心理帶來壓力, 容易讓孩子對學習產生反感和厭倦。 她提醒, 過於超前的教育所獲得的即時效應意義不大, 這種急於求成的浮躁心態反而會使孩子的學習興趣被壓抑, 不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

向幼稚教育“小學化”說不

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訓院特級教師王琴玉指出, 一些幼稚園教師教學水準相對較低, 在教學中常常將小學的教學模式帶入幼稚園, 是導致幼稚教育“小學化”現象的原因之一。

據瞭解, 近年來, 幼稚教育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 越來越多民辦幼稚園將課程學習作為招徠生源的方式。 一些家長希望孩子在幼稚園就能學到小學課程。

一些幼稚園為了確保招生, 只能不斷迎合家長的要求。 王琴玉認為, 目前, 大部分家長重知識輕能力, 輕視非智力品質的獲取, 容易導致幼稚教育向“小學化”傾向發展。

事實上, 在許多國家, 超前教育會被禁止。 一些國家甚至會通過立法禁止幼稚園、早教機構提前傳授小學階段的知識。

瓊台師範學院幼兒師範學院教授莊小滿認為, 根治幼稚教育“小學化”是一個全面系統的工作。 教育部門要嚴格規範幼稚園的辦學行為, 對已出現的“小學化”傾向堅決說不;“幼小銜接”工作要做好, 小學必須嚴格按“零起點”教授拼音、數學等知識, 絕不允許“搶跑”。

有關專家提醒, 幼兒階段是一個人從自然人轉變為社會人的初期, 最重要的是通過遊戲、交往讓孩子們認識自身, 認識社會和他人,這要比多認幾個字、多做幾道題重要得多。家長應該認識到,急功近利是孩子教育的大忌。對孩子的教育一定要堅持正確的立場,不要根據“別人家的孩子”的標準來教育孩子。

認識社會和他人,這要比多認幾個字、多做幾道題重要得多。家長應該認識到,急功近利是孩子教育的大忌。對孩子的教育一定要堅持正確的立場,不要根據“別人家的孩子”的標準來教育孩子。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