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相約四月,行走騰格裡

中國公益線上阿拉善訊(武峰 房風東)這是一次“穿越四季”的遠行。 從呼和浩特市出發時“邂逅”的一場四月飛雪, 就註定這次 “行走騰格裡”的不同尋常。

遠眺阿拉善

題記:如果愛一個人,
陪他去沙漠,
因為那裡美麗如天堂;
如果恨一個人,
帶他去沙漠,
因為那裡艱苦如地獄 !

出發:在四月飛雪天

2018年4月4日, “清明時節雪紛紛”。 晚上 20:56分, 我們冒雪登上了開往西部的列車, 列車停站銀川, 我們將從這裡開始踏上沙漠之旅。

集結阿拉善

淩晨五點的銀川, 灰濛濛, 風沙漫捲西風, 一出車站, 我們便似乎觸到了沙漠的邊緣。 在與來自湖南的五位戶外愛好者匯合後, 我們啟程趕往阿左旗。

騰格裡, 蒙語中意為“天神”。 介於賀蘭山與雅布賴山之間的騰格裡沙漠, 行政區劃主要屬阿拉善左旗。
大巴車行走繼續向西, 剛才在銀川還能看到路邊樹上的嫩綠, 漸次看到是嶙峋的岩石山與漫野的戈壁灘。
雖然在群主美美的感召下, 車上一片歡歌笑語, 但, 我知道, 真正的艱難歷程和考驗還在後頭。

整裝待發

在阿左旗補充物資後, 中午時分我們抵達天鵝湖接待站, 到達之後整理裝備, 將露營物資統一放在救援車上, 領隊東方告訴眾人:今天的行程12公里, 正常情況下4--5個小時即可到達, 夜晚露宿天鵝湖營地, 東方描繪的誘惑是:“感受大漠餘輝、滿天繁星, 吃柴火燉羊肉”, 而面臨地挑戰是:當晚氣溫下降6—8度, 是個“月黑風高夜”。

露營:風中、冷中的夢鄉
路過阿拉善英雄會廣場的時候, 我們拍了第一合影。

雄渾柔美的鋼鐵雕塑, 三輛越野車淩空而躍, 猶如馳騁在廣袤的沙漠之上。 眾人手捧哈達留下了一個美好瞬間。

五路四海的“驢友”征戰騰格裡沙漠

從踏入沙漠的那一刻起, 我就被這浩瀚的沙海所震撼。 遠處沙丘層巒起伏, 已經存在了數千年的沙漠還是那麼一望無際,

“風從東方來”, 風掠過, 就像一隻無形的巨手, 將沙漠揭去了一層又一層, 堆積到了另一個沙丘, 繼續向前湧動。 在行進到了一個小時以後, 幾乎所有的人開始, 從欣賞天地之中那優美起伏的曲線, 到了關注自己那沉重的腳步。

領隊“房頭”

這是一個團結的團隊。前頭,領隊東方“躥”著他那微胖的身姿永遠走在最前方,領隊輝狼“巡視”於中間,密切關注著每個人的行進狀況。
我是跟“金牌收隊”背包客張哥緊密相連地。當時預想著,一開始就跟隨救援車的我,在“金牌收隊”的不離不棄地護衛之下,竟然走出了出乎意料的成績來。

縱情沙漠與天地間

行走在騰格裡,你的每一個腳印都將是這片沙漠上的第一個腳印;
行走在騰格裡,你的敵人不再是世俗上的紛紛擾擾,你唯一的敵人就是你自己;
行走在騰格裡,你的團隊的夥伴,是你在這片沙漠唯一的依靠,不拋棄、不放棄,在相互激勵下走向目的地。
下午五點多,一行人終於看到了遠處的一片胡楊和一灣湖水,這就是傳說中的天鵝湖。

收隊“楊哥”

初春的寒風瑟瑟,天鵝湖寂靜的潛伏在黃昏的餘暉之中,胡楊林的枝枝叉叉裡,努力地吐出絲絲嫩綠來,黃沙中,孤獨地矗立一大一小兩個蒙古包,這是我們搶佔先機佔有了的宿營地。
更遠處,一撥撥的“穿沙者”,正源源不斷湧向這湖邊。據說,在今天零下十多度的寒夜裡,這個地方至少有幾百號人露營。
在飽餐了一頓羊肉燉白蘿蔔後,風大起來了,所有人經過了一天徒步行走的大汗淋漓以後,此時刻才感覺到了刺骨的冷。
女士們永遠是居家的好手,不一會,一個走風露氣的蒙古包裡,便鋪好了紅紅綠綠的“臥榻”,在點了一爐子炭火以後,馬上變得溫暖而溫馨了起來。
但很快,女士們發現這溫暖是暫時的,隨著深夜以後爐火的熄滅,蒙古包頂上敞開著部分,便把騰格裡四月天的凜冽寒風,強勢灌入。
清晨,熱心腸的湛藍寧靜被凍感冒了,半夜她起來給爐子添了一次。煤。
這,也許是她們此生經歷的最嚴酷的夜晚,估計永遠會銘記在心。

男人們相比之下好了很多。感謝海波同志頂著夫人以及“房領隊”的批評,帶來一箱子高度二鍋頭,這時真正派上了用場,並將在以後三天裡繼續發揮這著它無可替代的作用。
我們在蒙古包裡對酒當歌,酒至半酣時,竟也能演繹出一段“戈壁荒漠古城、賀蘭駿馬疆場”的豪情來。
而這時候,外面的風再大,我們的心更靜。

沙漠之巔:沙漠很大,我很渺小

早晨從睡袋裡鑽出來的時候,帳篷裡杯中的結了一層厚厚的冰茬子。早晨的的沙漠有一種另外的美,清冷而孤寂!
湖南的同伴受不了昨夜的寒冷,隨救援車返回駐地,一大早就過來。新的一天,我們將徒步穿越三個湖泊(蘇海圖湖、烏蘭湖和太陽湖),行程30公里。
令人佩服的是塔娜帶的男孩和海波帶的女孩。他們從第一天開始就一直不掉隊的往前走,似乎有著無盡的活力,只是大人們主動地關照,怕累著,才“勸”上了救援車,在這兩孩子面前,他叔叔風吹草動是自慚形穢地。
風的傑作,造就沙漠的美麗,更造就了它的無情與冷漠!越往沙漠裡面走,越感到遙遠而又無望。

“房頭”還是攝影達人

沙漠裡的沙蒿、駱駝草隨風舞動,沙漠裡,一種類似金龜子的小昆蟲,不時地在沙漠裡肆意的奔襲,留下一串串輕微的印跡,也許,這才是他們永久的家園,而我們。只是匆匆過客!
你的腳踏著鬆軟的沙,深一腳淺一腳地向前,只能向前!走也得走,不走也得走,你別無選擇!
然而,當你在越過浩瀚的大漠,拼盡全力地登上一座高高沙丘頂峰的時候,那種“一覽眾山小”,極目遠天際的豪邁感頓時油然而生,
站在沙漠之巔,清風獵獵,吹起細沙拂面,每個人都感到:沙漠很大,我很渺小!
站在沙漠之巔,讓所有的狂妄與自大都無地自容!
經過一整天10幾個小時的路途顛簸,終於在太陽湖安營紮寨了。周圍至少上千來自各地的穿越沙漠的人在此露營。夜色降臨,我們在篝火旁跳舞,在搭起帳篷邊喝酒,以沙為地星為被,早已忘記整日的疲憊。
第二天,經過半天的徒步,當我們一起翻越一個大沙山,可俯瞰月亮湖,這是騰格裡沙漠唯一一個有海岸線的湖泊,碧綠的湖水、漫漫的黃沙、蔚藍的天空在這裡交織成一個美妙的畫卷,。
這是一個完美的結束:我們走出了沙漠!

沙漠之殤:何以讓“沙漠遊”有序起來
過後才知道,在我們經過第一個湖(天鵝湖)的時候,在其必經之路,設置了的一個簡陋的土房子,原來是個收費所在,一個人收費50到100元,是個不小的數目。
據瞭解,這片區域是一家劉姓人家三代人聚居在此,當地政府在劃分承包草場的時候,分給了他們家,而恰巧,這片草場內有個湖。
近年來,由於戶外運動的興起,這裡被這些戶外運動者們無意中規劃成一條“五湖連穿”的線路,於是這家人家牧戶便“靠沙吃湖”,成為了沙漠裡的“金主”。
這個區域屬於阿拉善左旗巴彥浩特鎮特莫圖嘎查,據嘎查二委會成員孫會義(也就是我們的救援車車主)介紹,在阿拉善左旗,能叫上名的湖泊大大小小就有240個,每年從全國各地來到這裡或穿越沙漠或賽車比賽等不計其數,
打破各自為政,隨意拉客,無序競爭的格局,勢在必行!

孫會義說,從去年開始,嘎查開始成立“旅遊合作社”,目前,已經集資100多萬,蓋起一個大的接待中心,屆時,“歡迎各地朋友到這裡可以放心消費、愉快遊玩”。
是的,我們所有人,都期待這下一次!

領隊“房頭”

這是一個團結的團隊。前頭,領隊東方“躥”著他那微胖的身姿永遠走在最前方,領隊輝狼“巡視”於中間,密切關注著每個人的行進狀況。
我是跟“金牌收隊”背包客張哥緊密相連地。當時預想著,一開始就跟隨救援車的我,在“金牌收隊”的不離不棄地護衛之下,竟然走出了出乎意料的成績來。

縱情沙漠與天地間

行走在騰格裡,你的每一個腳印都將是這片沙漠上的第一個腳印;
行走在騰格裡,你的敵人不再是世俗上的紛紛擾擾,你唯一的敵人就是你自己;
行走在騰格裡,你的團隊的夥伴,是你在這片沙漠唯一的依靠,不拋棄、不放棄,在相互激勵下走向目的地。
下午五點多,一行人終於看到了遠處的一片胡楊和一灣湖水,這就是傳說中的天鵝湖。

收隊“楊哥”

初春的寒風瑟瑟,天鵝湖寂靜的潛伏在黃昏的餘暉之中,胡楊林的枝枝叉叉裡,努力地吐出絲絲嫩綠來,黃沙中,孤獨地矗立一大一小兩個蒙古包,這是我們搶佔先機佔有了的宿營地。
更遠處,一撥撥的“穿沙者”,正源源不斷湧向這湖邊。據說,在今天零下十多度的寒夜裡,這個地方至少有幾百號人露營。
在飽餐了一頓羊肉燉白蘿蔔後,風大起來了,所有人經過了一天徒步行走的大汗淋漓以後,此時刻才感覺到了刺骨的冷。
女士們永遠是居家的好手,不一會,一個走風露氣的蒙古包裡,便鋪好了紅紅綠綠的“臥榻”,在點了一爐子炭火以後,馬上變得溫暖而溫馨了起來。
但很快,女士們發現這溫暖是暫時的,隨著深夜以後爐火的熄滅,蒙古包頂上敞開著部分,便把騰格裡四月天的凜冽寒風,強勢灌入。
清晨,熱心腸的湛藍寧靜被凍感冒了,半夜她起來給爐子添了一次。煤。
這,也許是她們此生經歷的最嚴酷的夜晚,估計永遠會銘記在心。

男人們相比之下好了很多。感謝海波同志頂著夫人以及“房領隊”的批評,帶來一箱子高度二鍋頭,這時真正派上了用場,並將在以後三天裡繼續發揮這著它無可替代的作用。
我們在蒙古包裡對酒當歌,酒至半酣時,竟也能演繹出一段“戈壁荒漠古城、賀蘭駿馬疆場”的豪情來。
而這時候,外面的風再大,我們的心更靜。

沙漠之巔:沙漠很大,我很渺小

早晨從睡袋裡鑽出來的時候,帳篷裡杯中的結了一層厚厚的冰茬子。早晨的的沙漠有一種另外的美,清冷而孤寂!
湖南的同伴受不了昨夜的寒冷,隨救援車返回駐地,一大早就過來。新的一天,我們將徒步穿越三個湖泊(蘇海圖湖、烏蘭湖和太陽湖),行程30公里。
令人佩服的是塔娜帶的男孩和海波帶的女孩。他們從第一天開始就一直不掉隊的往前走,似乎有著無盡的活力,只是大人們主動地關照,怕累著,才“勸”上了救援車,在這兩孩子面前,他叔叔風吹草動是自慚形穢地。
風的傑作,造就沙漠的美麗,更造就了它的無情與冷漠!越往沙漠裡面走,越感到遙遠而又無望。

“房頭”還是攝影達人

沙漠裡的沙蒿、駱駝草隨風舞動,沙漠裡,一種類似金龜子的小昆蟲,不時地在沙漠裡肆意的奔襲,留下一串串輕微的印跡,也許,這才是他們永久的家園,而我們。只是匆匆過客!
你的腳踏著鬆軟的沙,深一腳淺一腳地向前,只能向前!走也得走,不走也得走,你別無選擇!
然而,當你在越過浩瀚的大漠,拼盡全力地登上一座高高沙丘頂峰的時候,那種“一覽眾山小”,極目遠天際的豪邁感頓時油然而生,
站在沙漠之巔,清風獵獵,吹起細沙拂面,每個人都感到:沙漠很大,我很渺小!
站在沙漠之巔,讓所有的狂妄與自大都無地自容!
經過一整天10幾個小時的路途顛簸,終於在太陽湖安營紮寨了。周圍至少上千來自各地的穿越沙漠的人在此露營。夜色降臨,我們在篝火旁跳舞,在搭起帳篷邊喝酒,以沙為地星為被,早已忘記整日的疲憊。
第二天,經過半天的徒步,當我們一起翻越一個大沙山,可俯瞰月亮湖,這是騰格裡沙漠唯一一個有海岸線的湖泊,碧綠的湖水、漫漫的黃沙、蔚藍的天空在這裡交織成一個美妙的畫卷,。
這是一個完美的結束:我們走出了沙漠!

沙漠之殤:何以讓“沙漠遊”有序起來
過後才知道,在我們經過第一個湖(天鵝湖)的時候,在其必經之路,設置了的一個簡陋的土房子,原來是個收費所在,一個人收費50到100元,是個不小的數目。
據瞭解,這片區域是一家劉姓人家三代人聚居在此,當地政府在劃分承包草場的時候,分給了他們家,而恰巧,這片草場內有個湖。
近年來,由於戶外運動的興起,這裡被這些戶外運動者們無意中規劃成一條“五湖連穿”的線路,於是這家人家牧戶便“靠沙吃湖”,成為了沙漠裡的“金主”。
這個區域屬於阿拉善左旗巴彥浩特鎮特莫圖嘎查,據嘎查二委會成員孫會義(也就是我們的救援車車主)介紹,在阿拉善左旗,能叫上名的湖泊大大小小就有240個,每年從全國各地來到這裡或穿越沙漠或賽車比賽等不計其數,
打破各自為政,隨意拉客,無序競爭的格局,勢在必行!

孫會義說,從去年開始,嘎查開始成立“旅遊合作社”,目前,已經集資100多萬,蓋起一個大的接待中心,屆時,“歡迎各地朋友到這裡可以放心消費、愉快遊玩”。
是的,我們所有人,都期待這下一次!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