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我出國留學,不是為了拋棄誰!

上周, 一篇題為《摩拜創始人套現15億背後, 你的同齡人, 正在拋棄你》在朋友圈刷屏, 閱讀數迅速破了10w+。

處於好奇, 點開看看。

果不其然, 又是販賣焦慮、鼓吹危機感、大捧別人家的成功孩子那一套, 只不過是蹭到摩拜被美團收購的新聞熱度, 觸到了不少人的痛點。

對於這類“你看別人這麼牛逼, 你咋還不努力, 你這個loser”的垃圾雞湯文, 英鳥君向來是嗤之以鼻的。

就連這篇文章原文的評論區裡, 也有許多高贊評論不認同作者的觀點。

如果說《你的同齡人, 正在拋棄你》戳中了一些對成功充滿渴望而又焦慮人群的內心, 那麼韓寒的回應, 也說出了很多人的心聲——“老子來到這個世界上, 不是拿來和別人比較的!”

《人民日報》也發文做了評價, 其中這樣一段話概括道:在每個人的坐標系中, 需要超越的從來都不是同向而行的同齡人, 而是一個個標注成長的過往節點, 是屬於過去的自己。

人活在世上已經不輕鬆, 而呆在這個每天都要激烈競爭和對比的環境中, 就算自己盡力不恐慌不緊張, 看著忙碌奮鬥的芸芸眾生, 也沒法淡定。

有時候懷疑自己是不是投胎失誤, 落在東亞這個對追求成功狂熱到骨子裡、集體利益淩駕個人之上的文化圈中,

從還沒出生就開始和別人比:

比父母學歷資產社會地位, 比母親住的是怎樣的婦產醫院, 比胎教, 出生後比培養, 比早教, 比幼稚園, 比學區房, 比課外輔導班、興趣班, 然後就是小升初、中考、高考、研究生、出國, 再然後就是比工作收入職位、比車子房子、比彩禮、比伴侶、比創業……然後重複迴圈, 就算死了還要比葬禮, 比墓地。 一條條鄙視鏈織成鄙視網, 鄙視矩陣……

每天比比比, 哪能不焦慮?

無數奸商、行銷者、還有各種親戚朋友都以“剛需”“給家人幸福的未來”等冠冕堂皇的理由來助長你的焦慮, 他們口口聲聲說是為了你好。

但你到底過得好不好, 只有你自己知道。

如果你就是想追求高大上的人生, 那就去奮鬥, 爭取比過所有人。

但不是所有人都那麼喜歡競爭, 套現XX億, 我就想安安靜靜做個普通人, 不行嗎?

但是就總有人說:不行!

他們的理由是:

不發奮不上進怎麼對得起撫育你的父母?

不努力不拼搏怎麼給家人一個好的生活?(尤其是你的孩子)

我們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

不力爭上游, 落後就要挨打懂嗎?

年紀輕輕就自甘平庸, 活著有什麼意思?

其實在這些販賣焦慮人的眼裡, 成功、拼搏、不平庸……都可以用一個詞概括——有錢。

有人才華橫溢, 能吟詩作對, 比如最近《中國詩詞大會》第三季奪冠的外賣哥雷海為;

有人從事科研造福人類但曾經多年默默無聞, 比如獲得諾貝爾獎之前的屠呦呦和她的團隊;

有人幫助他人不計回報, 比如資助了無數名困難學生的不知名好心人;

你是建築設計師, 不如通過炒房拆遷致富的暴發戶受人豔羨;

你上過名校有學問, 不如買得起學區房的同事讓人眼紅;

總之, 不能當下套現暴富的, 都是Loser;有錢幾乎就是評判一個人的唯一標準。

難怪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願意結婚生孩子了,只想避開這個浮躁唯利是圖的世界,過“佛系”生活。

難怪有人選擇出國,並且不想回來了。

其實,能出國的人,在大部分人眼中,是已經“拋棄”了同齡人的一幫佼佼者。

確實,大部分海外黨,至少在學業或者家庭基礎上高過國內的普通大眾。

也正因為此,許多人覺得:海外黨就應該把“凡人”甩得遠遠的,徹底拋棄平庸,活在雲端之上…

但其實大部分海外黨也是是普通人,並不是天賦異稟的曠世英才,出國並不能說明太多問題,喝過國外的水,讀過國外的書,不能讓人脫胎換骨。

如果說“被同齡人拋棄”是一部分人的焦慮的話,那麼“一定要拋棄同齡人”則成了一些海外黨身上的壓力。

但不是所有人都喜歡這種競爭,不是所有人都想出人頭地。

是的,我在這裡沒親戚沒朋友,一開始語言也不是那麼通,什麼都要靠自己,美食不多,文化差異更是大……

但至少,在國外,沒人嘮叨我,沒人逼我,沒人因為你不夠“成功”就鄙視你。在這裡,如果你事事隨大流,毫無個性主見,才會被鄙視。

儘管很多家庭早已脫離貧困甚至超過平均水準,但可能是國人居安思危、想富怕窮的思維已經根深蒂固,除了錢仿佛沒有其他追求,導致全民焦慮,錢成了焦慮根源,也成了緩解焦慮的有毒解藥。

有錢的想變得更有錢,競爭的壓力讓人不敢喘息,甚至成了:只要有人比我好,我心裡就不踏實……這簡直就是一幅“生於憂患,死於憂患”的社會畫卷。

人生是高考,優質資源總量就那麼多,不可能人人有份,只有少數人能得到。

但人生又不只是高考,不是只有一條出路,不是只有一種活法。

依靠智慧、勤奮成為人生贏家,值得敬佩,但也並非是人人都要效仿的對象;本本分分做人,兢兢業業做事,凡事盡到責任但沒有更高追求,安安靜靜過完一生,也不應被貼上“Loser”的標籤。

畢竟,我要過的是生活,而不是輸贏。

(想看更多北美留學資訊,歡迎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微信號:bmlxzgd)

-end-

推薦閱讀:

錯過清華北大,卻獲哈佛哥大全獎,這個成都小夥有話說!

出國留學不一定有高回報,但一定許你不一樣的人生

去英國留學需要什麼理由,一萬個夠不夠?

未來5年10年,留學生們將何去何從?

哈佛大學拒錄164個中國學生:只會考試的學生有何用?

難怪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願意結婚生孩子了,只想避開這個浮躁唯利是圖的世界,過“佛系”生活。

難怪有人選擇出國,並且不想回來了。

其實,能出國的人,在大部分人眼中,是已經“拋棄”了同齡人的一幫佼佼者。

確實,大部分海外黨,至少在學業或者家庭基礎上高過國內的普通大眾。

也正因為此,許多人覺得:海外黨就應該把“凡人”甩得遠遠的,徹底拋棄平庸,活在雲端之上…

但其實大部分海外黨也是是普通人,並不是天賦異稟的曠世英才,出國並不能說明太多問題,喝過國外的水,讀過國外的書,不能讓人脫胎換骨。

如果說“被同齡人拋棄”是一部分人的焦慮的話,那麼“一定要拋棄同齡人”則成了一些海外黨身上的壓力。

但不是所有人都喜歡這種競爭,不是所有人都想出人頭地。

是的,我在這裡沒親戚沒朋友,一開始語言也不是那麼通,什麼都要靠自己,美食不多,文化差異更是大……

但至少,在國外,沒人嘮叨我,沒人逼我,沒人因為你不夠“成功”就鄙視你。在這裡,如果你事事隨大流,毫無個性主見,才會被鄙視。

儘管很多家庭早已脫離貧困甚至超過平均水準,但可能是國人居安思危、想富怕窮的思維已經根深蒂固,除了錢仿佛沒有其他追求,導致全民焦慮,錢成了焦慮根源,也成了緩解焦慮的有毒解藥。

有錢的想變得更有錢,競爭的壓力讓人不敢喘息,甚至成了:只要有人比我好,我心裡就不踏實……這簡直就是一幅“生於憂患,死於憂患”的社會畫卷。

人生是高考,優質資源總量就那麼多,不可能人人有份,只有少數人能得到。

但人生又不只是高考,不是只有一條出路,不是只有一種活法。

依靠智慧、勤奮成為人生贏家,值得敬佩,但也並非是人人都要效仿的對象;本本分分做人,兢兢業業做事,凡事盡到責任但沒有更高追求,安安靜靜過完一生,也不應被貼上“Loser”的標籤。

畢竟,我要過的是生活,而不是輸贏。

(想看更多北美留學資訊,歡迎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微信號:bmlxzgd)

-end-

推薦閱讀:

錯過清華北大,卻獲哈佛哥大全獎,這個成都小夥有話說!

出國留學不一定有高回報,但一定許你不一樣的人生

去英國留學需要什麼理由,一萬個夠不夠?

未來5年10年,留學生們將何去何從?

哈佛大學拒錄164個中國學生:只會考試的學生有何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