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廣東搶博士:萬人博士生數量低於全國平均數 每年博士需求缺口總量超過5000人

時代週報記者 陸璐 發自廣州

“以前靠孔雀東南飛, 以後沒孔雀往東南飛了怎麼辦?” 3月7日的全國兩會上,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山大學校長羅俊針對廣東人才培養的質問振聾發聵。 在會上, 他建言國家增加廣東高校的研究生和博士招生指標, 彌補廣東創新人才不足的短板。

“廣東搶博士”—正在成為一個不得不面對的事實。 一方面企業和高校對科研人員的需求不斷增加;另一方面, 本地博士培養難以滿足現實龐大的需求。 據瞭解, 廣東省各高校每年應屆畢業的博士僅有2000餘名, 以此對應的廣東省博士科研人才需求缺口總量超過5000人。

就在全國各大城市高調出臺人才政策留人之際, 廣東省政府沒有選擇沉默太久。 2017年12月22日, 一份由廣東省委組織部牽頭、聯合13個廳級部門推出的政策在博士和博士後中引起討論。

這份全名為《廣東關於加快新時期博士與博士後創新發展意見》現在對博士的需求實在太大了。 ” 長期負責對接企業招聘需求、廣東人才市場就業登記推薦處袁主任這樣感歎。

根據廣東省教育廳公佈的資料, 每年廣東省的博士生培養數量有2000餘名。 但即使是這自己培養的2000余名博士, 也不全然為廣東省所用。 以全省博士培養數量最多的中山大學為例, 時代週報記者通過查閱《中山大學就業品質報告》發現,

2016年, 20.51%的博士研究生去了廣東省以外的地區就業。 2017年, 這個數字是23.2%。

為此, 廣東省組織部副部長鄭慶順在1月6日的人才供需專場引薦會上指出, 要大力增加對博士的補貼和薪酬傾斜, 爭取將廣東畢業的博士生留在本省工作。

3月7日在全國兩會上, 羅俊則列舉了一組資料:第一, 美國每年博士畢業生約為18萬人, 我國則僅為5.5萬人。 人口總量是美國的4.3倍, 每年博士畢業生數卻不及美國的1/3。 第二, 廣東省每萬人博士生平均招生計畫僅為0.33, 低於全國平均水準0.54;廣東70萬研發人員中博士數量不到4%, 低於全國水準6.5%, 與上海、江蘇等地區相比均有差距。

羅俊建議國家增加廣東高校的研究生和博士招生指標。 原因是目前的人才培養狀況既不能滿足建設創新型國家和高品質發展的需要,

還愈發凸顯了廣東創新人才不足的短板。

需求增加, 吸引力減弱

儘管過去廣東的碩士和博士培養數量相對較少, 但憑藉薪資待遇上的優勢和更加成熟的市場環境, 吸引大量廣東以外的碩博研究生來粵就業。

孔秀娟就是一個典型例子。 2016年從哈爾濱工業大學博士畢業後, 她加入中山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博士後工作站, 從事水污染處理技術的基礎研究。 之所以選擇來廣東, 她總結為“主要看重中大有這個平臺, 以及薪資待遇和相對內地更加公平、公正的競爭環境”。

但如今這種局面正在發生改變。 一方面, 隨著產業結構升級和對技術創新的需求加大, 珠三角企業對博士等科研人員的需求也大幅增加。

另一方面, 隨著武漢、長沙、北京、上海等多個城市推出有競爭力的人才引進條件, 高校資源相對較弱的廣東珠三角對科研人才的吸引力正在減弱。

“廣州並不是那麼具有吸引力, 如果其他城市有更好的政策, 我不會考慮繼續留在這邊。 ”接受時代週報記者採訪時, 孔秀娟毫不掩飾她對出站後的就業考慮。 儘管2017年中山大學將博士後薪資從16萬元調整到了20萬元, 但她認為這個薪資水準並不算高, 原因是“同濟大學、武漢一些大學現在都開出了同樣水準的薪酬, 但相比廣州, 二線城市的消費水準更低”。

就在博士和博士後們考慮要不要繼續留在廣東的時候, 企業正絞盡腦汁尋求博士。

作為國際知名的柔性線路板粵博士和博士後,

在限牌地區購車可享受一次性小型企業免費上牌指標。 但有博士後去有關部門詢問進度, 對方表示“目前還沒有接到有關通知”。 “即使政策中列出的條件很誘人, 但對於我們來說, 最重要的還是看落實。 ”孔秀娟說道。

本網站上的內容(包括但不限於文字、圖片及音視頻), 除轉載外, 均為時代線上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協議授權, 禁止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違反上述聲明者, 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 請聯繫本網站丁先生:chiding@time-weekly.com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