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有“小航母”之稱的兩栖攻擊艦,到底跟真正的航母差在哪?

說起航母, 我們想起的是她那寬闊的甲板, 以及, 停放在甲板上眾多戰機, 天空中有已經起飛的戰機調整姿態, 也有戰機準備降落,

因此航母被譽為海面上"移動的飛機場"。 但同時, 航母也是一個大國身份地位的象徵, 意義非比尋常, 只有那些技術力量過硬, 經濟實力超群的國家才能建造並供養得起她。

而兩栖攻擊艦, 地位雖不比航母顯赫, 卻也有"小航母"的別稱。 這主要是因為兩栖攻擊艦有著和航母相似的直通甲板和放在甲板邊緣的艦島。 乍一看, 兩栖攻擊艦確實像噸位比較小的航母, 但是仔細觀察和分析一番, 二者卻大有不同。

從外觀上看, 二者的區別幾乎都集中在艦船後部水線以上部分。 前文提到, 兩栖攻擊艦擁有一個類似於船塢的艙室, 在這裡裝載著各種應用於兩栖作戰的戰車, 還有參與搶灘登陸的士兵;輸送方面, 為了使一些重型裝備也能順利登陸, 通常也會配備大型的登陸艇, 協助運輸。 而航母的後部一般是封閉的, 即使是把機庫敞開, 艙門也絕不會延伸到水面。

不過凡事都有例外, 一些國家因為沒有航母, 就拿兩栖攻擊艦來充任航母的角色, 這時的兩栖攻擊艦搭載了較多數量的戰機。 此外, 也有一些兩栖攻擊艦從開始的設計上就傾向於航空戰鬥能力, 故意壓縮了塢艙體積而著重擴大機庫容積, 比如"美國"級兩栖攻擊艦。 但從本質上來講, 她們仍然屬於兩栖攻擊艦的範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