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李橋鄉:滿懷激情謀發展 數載蛻變終化蝶

滿懷激情謀發展 數載蛻變終化蝶

——李橋鄉美麗鄉村建設紀實

道路通達街道靚, 改水改廁空氣新, 垃圾入箱環境美, 鄉村美好萬事興……走進山丹縣美麗鄉村建設省級重點村——李橋鄉高廟村, 一派生態宜居之景映入眼簾。

近年來, 李橋鄉緊緊圍繞產業興、農村美、農民富的目標, 借助整村推進扶貧開發專案和“千村美麗”示範村建設的有利契機, 加快推進基礎設施、生態環境、公共服務體系建設, 著力培育農村文明新風, 發展特色產業, 優化人居環境, 一個個“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鄉風文明, 治理有效”的美麗鄉村不斷湧現,

以高廟村為例的美麗鄉村畫卷在李橋大地處處展現。

設施齊備村貌美

以“美麗鄉村”建設為契機, 利用國家項目資金投入, 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 幾年來, 建設村先後投入1600多萬元, 硬化村社道路2公里, 安裝街面及草坪圍欄3.5公里, 安裝路燈30盞, 籌資300萬元, 新建農耕展覽館1家, 建築面積150平方米。 結合黨建示範點創建工作, 將高廟小學舊址辦公室重新維修、刷新及各類制度上牆, 建起書記辦公室、主任辦公室、黨員活動室、人大代表工作室、和事佬議事廳、民生代辦點、農業綜合服務室、展覽室、警務室、圖書室, 改擴建村級文化活動室1處, 建設鄉村舞臺1座, 村級活動場所明顯改善。

產業增收生活美

美麗鄉村建設,

不僅要“面子”美, 還要“裡子”厚。 作為鄉村旅遊的引導者, 實現家家有資本、戶戶成股東、人人有股份、個個有就業、年年有分紅的局面是高廟鄉村旅遊合作社堅持的方向。 高廟利用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優勢, 以傳承鄉村記憶為主題, 著力打造鄉村旅遊示範村, 由村黨支部牽頭成立鄉村旅遊專業合作社, 以“村黨支部+合作社+能人+農戶”的形式, 全面推行“三權”分置制度, 通過政府搭台、支部引領、幹部帶頭、群眾參與“四聯奏”, 整合農村各類資源, 啟動農村經濟要素, 培育發展農村集體經濟, 動員和鼓勵農戶以空閒房屋、宅基地、資金、土地、勞動力入股, 集中連片培育鄉村旅遊產業, 打造以“鄉村記憶—農耕館”、“鄉村客棧—農家炕”、“鄉村味道—罐罐席”、“鄉村工廠—小作坊”、“鄉村樂園—休閒園”五張鄉村旅遊名片,
建成占地3000平方米的農耕民俗展覽體驗館1處, 打造農家風味濃郁的鄉村旅店6家, 建成特色各異的鄉村農家樂4家, 建成占地500廟的觀光園1處、占地50畝的採摘園1處、占地20畝的林間燒烤園1處、占地30畝的休閒垂釣園1處, 並復活了舌尖上的文化—山丹特色美食“罐罐席”, 再現了往日節慶宴席時的熱鬧場景。 至2017年底, 高廟鄉村旅遊專業合作社年旅遊收入達100萬元, 接待人數超過15萬人次, 帶動區域2500人次就業。

清潔綠化環境美

環境也是民生。 高廟村以提升人居環境為目標, 全面實施綠化亮化工程, 以村內主次幹道為重點, 栽種新疆楊樹6000株, 雲杉300株, 綠化草坪2150平方米。 同時開展環境衛生整治常態化制度化,

以“一清一保一評一機制”即村莊環境衛生定期清潔、公共場所專人保潔、衛生組織定期評比、村級長效保潔機制基本建立為目標, 完善農村垃圾“戶分類、村集中、鄉運轉”的長效處理機制, 在村內安裝分散式垃圾箱40個, 大型垃圾收集箱6個, 配備手推式垃圾車56個。 成立老黨員、老幹部等人員組成的環境衛生監督委員會, 借助每月黨員固定活動日和百事服務團組織在家黨員和熱心群眾“大家齊動手、美化我家園”活動, 對重點區域進行集中整治, 進一步激發了黨員的責任意識和廣大群眾的環保意識, 村容村貌更加整潔有序, 人居環境更加優化。

“我們這裡有山有水, 空氣也好, 一點不比城裡差, 反倒是城裡的人現在常往我們這裡跑。

”高廟村民史義民自豪道。

村民自治村風美

村裡的重大決策、重大工程項目,都先經過百姓參政團的調查論證後,方可付諸實施。 村裡人的行為是否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不是文明道德, 由道德評判團評說。

去年以來, 李橋鄉以以“四自機制”、“五在村社”、“五上行動”為抓手, 在全鄉10個行政村全面推行“三治”基層社會治理模式, 各村成立“百姓參政團”“道德評判團”“百事服務團”, 全面提升村級事務管理與決策的法治化、民主化、科學化水準。 制定“百姓參政團”議事薄和“百事服務團”登記簿, 實行矛盾調處“月銷號”制度, 充分發揮“三團”作用, 加大崇善懲惡治亂力度, 至目前共調處解決各類矛盾糾紛20起, 評樹農村道德典型5人。通過村民自治切實保障了村民的知情權、參與權、管理權、監督權和決策權,大大提高了廣大村民的參政議政能力,形成了村風美,民風淳的新景象。(張燕 朱多旭)

評樹農村道德典型5人。通過村民自治切實保障了村民的知情權、參與權、管理權、監督權和決策權,大大提高了廣大村民的參政議政能力,形成了村風美,民風淳的新景象。(張燕 朱多旭)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