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窗口科員自述:升遷艱難,工作碰壁,為何我不辭職還在堅持?

筆者看了一篇文章, 一名視窗公職人員:我為什麼還堅持不辭職的幹下去!

首先本文訴說當年考公務員考試的時候, 同批進單位人當中, 近一半可謂是研究生, 還不乏清華、北大、復旦、交大這樣的名牌院校, 不少人更是放棄了知名外企、銀行等眾多OFFER。 又過了幾年, 研究生少了, 進來的多是名校本科生;再後來, 很多新進本科生的畢業學校都沒聽說過, 有的面試過了都不來報導, 有的上班沒幾個月就走人了。

晉升可謂“千軍過獨木橋式”

文章還說在“我眼中屬於實職崗位領導的同事辭職了。 對於我這個依然在副主任科員崗位上原地踏步的人, 這絕對是個不小的刺激。 在我們這個“僧多粥少”的系統裡, 從科員到副主任科員, 升一個級別都非常難, 有實職的他怎麼還辭職了?”這也讓本文主人公更加的迷茫和不解......

有關《公務員法》規定, 工作滿三年可以晉升一個級,

可現實情況卻是, 文中說“單位裡很多快要退休的老同志依然還是科員。 因此, 我們系統從科員到副主任科員的正常晉升, 每年不多的名額基本上就是照顧一兩年內要退休的老同事, 以讓他們在退休後能夠拿到更多的收入, 其他人就只有全市系統內副科級領導幹部公開競聘這一條路了。 ”

那麼為何如此千辛萬苦、提心吊膽地從科員提升為副科長, 還會辭職呢?首先一年下來比原來多幾千塊錢。 而重點是成為領導, 尤其是基層領導, 每年會多出種種嚴苛的考試, 更不必說加班加點理所應當沖在前面。 面對如此苛刻條件最終會讓你不得不放棄這個崗位。

“文中主角”為何還淡定?

面對身邊越來越多的人辭職, 為什麼還能這麼淡定?“主角”工作9年, 級別一直維持在轉正時的副主任科員, 收入一直沒有漲過。 不, 按照工齡, 嚴格來說好像漲過幾十塊錢。

“從08年到現在, 我們單位的辭職人數由個位數攀升到十位數, 辭職的人級別也由普通科員上升到處長。

工作這些年,

內心不是沒有湧現過辭職的念頭, 尤其是前兩年。 我研究生畢業後在基層窗口整整七年, 每天做著極其簡單的活兒, 同樣的話要說上幾十遍, 上班的八小時就像在透明的展示窗裡, 頭頂攝像頭, 戰戰兢兢。

曾經有個同學來我單位, 見識了我一整天的工作後, 說了句:“我要是你, 一個禮拜就瘋了。 也就是你, 不愧是咱們班脾氣最好最有耐心的人了。 ”

當時的我, 腦子裡還迴響著領導的口號“視窗就是形象”, “最優秀的人才能在視窗服務”。 可漸漸地我發現自己太天真了, 無論你怎麼努力, 總有不解和委屈等著自己。 ”

艱難的視窗工作

在個人維權意識不斷提高, 作為政府部門的視窗人員, 也成了老百姓發洩社會不滿情緒的管道。 你不知道面前這位怒氣衝衝的人是剛被老闆訓斥過, 還是昨晚和愛人拌嘴了, 當得知他的資料不齊全無法受理時, 即使再耐心的解釋, 一場暴風驟雨有時仍不可避免。

面對隨處可見的各種投訴熱線、行風政風電話, 按照單位“有投訴必有回復”的處理原則, 他們早養成了“打不還手,罵不還口”的超脫。可就是這樣,還有躺槍的可能,投訴人的一句“服務態度不好”就讓你徹底歇菜。

作為行政執法單位,基層視窗更多承擔的是服務職能,最核心的審批職能在後臺,也就是坐在辦公室裡的其他部門人員的工作。所以,視窗有時確實無法解決某些問題,諸如“為什麼規定的時間到了,批復還沒有下來”,“為什麼不同意”。視窗所能起到的作用,只是協調溝通。

但有的人不理解,認為是視窗人員不負責、在推諉,視窗成為了矛盾聚集地和爆發地。

同事紛紛離開

在視窗的日子一天天過去,有人來了不到半年就調去了更有技術含量、有審批權的部門;有人一年或兩年後調走,也有同事陸續辭職,只有文中主角還一直在。

筆者想說,如果不想在這樣碌碌無為,荒廢乃至徹底廢掉,下班後可以投入到了中級經濟師、中級會計師、註冊會計師、註冊稅務師等資格證書的複習備考,也是為了換新的工作崗位,做自己喜歡的、專業性更強的事情而有所準備。

近年來,選擇離開體制的人越來越多,把愛好做成了事業,生活的有滋有味。還有同事沒有找到下家,就直接辭職了,說不相信找不到月薪高於八千的工作,先犒勞前五年的辛苦工作好好休息下。

公務員系統如何留人

作為沒有強烈金錢欲望,也不迷戀權力的普通人,我還是選擇繼續在體制內踏實工作。但是,對這個又愛又恨的公務員體制,我還是有話要說。

首先,坦率的講,政府部門裡大多數崗位尤其是基層工作,真的不需要太高的學歷和太強的能力,需要的是服從和耐心。說得高尚一點,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那種奉獻精神。

其次,對於高薪養廉,我從不奢求。但是,公務員系統究竟如何留住人才?有能力有想法的中年骨幹一個個辭職,去體制外實現自己的價值,說明了什麼?公務員系統裡的考核、監督等等很多,的確都需要改革。

而被外界風傳的所謂灰色收入,只是高空走鋼絲,並且不是每個公務員都有機會接觸到。對於重要崗位的人員,高壓能夠保證他不貪腐,但如何激發工作的主動性,還是一個待解的難題。

他們早養成了“打不還手,罵不還口”的超脫。可就是這樣,還有躺槍的可能,投訴人的一句“服務態度不好”就讓你徹底歇菜。

作為行政執法單位,基層視窗更多承擔的是服務職能,最核心的審批職能在後臺,也就是坐在辦公室裡的其他部門人員的工作。所以,視窗有時確實無法解決某些問題,諸如“為什麼規定的時間到了,批復還沒有下來”,“為什麼不同意”。視窗所能起到的作用,只是協調溝通。

但有的人不理解,認為是視窗人員不負責、在推諉,視窗成為了矛盾聚集地和爆發地。

同事紛紛離開

在視窗的日子一天天過去,有人來了不到半年就調去了更有技術含量、有審批權的部門;有人一年或兩年後調走,也有同事陸續辭職,只有文中主角還一直在。

筆者想說,如果不想在這樣碌碌無為,荒廢乃至徹底廢掉,下班後可以投入到了中級經濟師、中級會計師、註冊會計師、註冊稅務師等資格證書的複習備考,也是為了換新的工作崗位,做自己喜歡的、專業性更強的事情而有所準備。

近年來,選擇離開體制的人越來越多,把愛好做成了事業,生活的有滋有味。還有同事沒有找到下家,就直接辭職了,說不相信找不到月薪高於八千的工作,先犒勞前五年的辛苦工作好好休息下。

公務員系統如何留人

作為沒有強烈金錢欲望,也不迷戀權力的普通人,我還是選擇繼續在體制內踏實工作。但是,對這個又愛又恨的公務員體制,我還是有話要說。

首先,坦率的講,政府部門裡大多數崗位尤其是基層工作,真的不需要太高的學歷和太強的能力,需要的是服從和耐心。說得高尚一點,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那種奉獻精神。

其次,對於高薪養廉,我從不奢求。但是,公務員系統究竟如何留住人才?有能力有想法的中年骨幹一個個辭職,去體制外實現自己的價值,說明了什麼?公務員系統裡的考核、監督等等很多,的確都需要改革。

而被外界風傳的所謂灰色收入,只是高空走鋼絲,並且不是每個公務員都有機會接觸到。對於重要崗位的人員,高壓能夠保證他不貪腐,但如何激發工作的主動性,還是一個待解的難題。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