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切實解決機構重疊臃腫職能交叉問題構建與“兩先區”建設相適應體制機制和社會治理體系

本報評論員

當前, 我市正處於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 許多機制體制性障礙仍然羈絆我們前行的步伐, 面對黨和國家機構改革這場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深刻變革, 我們必須先行一步, 破藩籬, 祛痼疾, 著力解決機構重疊臃腫、職能交叉等問題, 通過深化機構改革, 構建與“兩先區”建設相適應的體制機制和社會治理體系, 賦予經濟社會新的生機活力, 保駕護航高品質發展。

深化機構改革, 是大連破發展之羈, 謀奮進之局的戰略抉擇。 近年來, 我市在改革創新等方面進行了有益探索,

但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 我市機構設置和改革工作還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突出問題, 由此造成許多弊端:機構重疊臃腫易發“腸梗阻”。 目前我市建設領域就有多個部門多頭管理;在市場監管領域由於市級以上層面尚未整合, 實際運行效果還不盡如人意;區市縣財政供養人員占比過高, 當地財政可謂不堪重負。 而職能交叉導致“九龍治水”, 職責不清、效率低下。

總之, 由於機構重疊臃腫、職能交叉, 導致一些機構設置和職責劃分不夠科學、職責缺位和效能不高問題凸顯, 已成為制約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體制機制性障礙。 不能不改, 必須要改!唯有改, 才能理順體制機制, 建設更科學完善的制度流程,

釋放出更具活力的發展動力。

深化機構改革, 是大連圓滿完成黨中央戰略部署的關鍵一步。 習近平總書記曾說過, 東北問題歸根結底是體制機制問題, 是產業結構、經濟結構問題, 解決這些問題歸根結底要靠深化改革。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站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域, 適應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要求, 作出了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重大決策部署。 大連要領跑東北老工業基地新一輪全面振興, 必須在機構改革上先行一步, 堅決維護黨中央決策部署的權威性和嚴肅性, 扎實推進改革, 確保黨中央確定的機構改革任務落到實處, 構建與“兩先區”建設相適應的體制機制和社會治理體系。

深化機構改革, 是百姓所盼, 企業所需。 百姓希望“門好進、臉好看、事好辦”, 企業渴望親清政商關係, 營商環境不斷優化, “只進一扇門”、“最多跑一次”, 將制度性成本降下來。 百姓和企業對這次機構改革格外關注, 也寄予厚望。 為此, 我們要順應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從最讓百姓、企業頭疼的地方入手, 對機構重疊臃腫、職能交叉等問題精准施策, 將機構改革與推進“放管服”改革相結合, 革除機構重疊、人浮於事的弊端, 讓廣大人民從這次機構改革中收穫更多幸福感。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與責任。 雷厲風行、全力以赴通過機構改革破除弊端障礙, 是新時代賦予我們的歷史使命。 要把這次改革作為難得的戰略機遇, 堅定擁護改革,

堅韌推進改革, 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 讓大連在全面率先振興道路上動力更足。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