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廣州八旬老太捐女兒遺產上直播,40萬全被拿來幹了這件事!

4月5日,

正值清明雨紛紛之時,

《廣州日報》身邊紙的頭版

刊登了一則感人的故事:

為了實現愛女海燕的遺願, 83歲的任宏珍老人主動聯繫廣州日報記者, 提出要將女兒生前的全部遺產悉數捐給國家。 在本報記者的牽線下, 這筆錢最終將以“海燕獎學金”的形式捐獻給連州中學。

事情回顧, 戳下圖↓

事蹟一經報導,

引發無數網友的紛紛留言。

網友們一方面

對任宏珍老人一家的“善行”表達了敬意;

另一方面也提出,

希望監督到位,

讓這筆錢能真正落到實處。

於是, 今日與連州中學校長;但是又必須得去找方案, 並擁有選擇資助其他學校或放棄資助的權利。 ”

唐福喜表示, 海燕獎學金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 他這次來廣州, 也是帶來了學校的公款專用帳戶, 以保證海燕獎學金的專款專用, 每學期足額足量的將現金發放到獲獎學生手中。

同時, 唐福喜向任宏珍保證, 每學期獎學金、獎教金發放時, 會給任宏珍提供獲獎人姓名、電話等資訊, 歡迎她回訪監督。 他也會鼓勵獲獎學生、教師給任宏珍老人回信、回照片、回電話, 介紹其生活、學習情況。

他計畫著在每週的全校升旗儀式上, 向全校師生講述海燕的勵志故事,

同時要求各班班主任開展主題班會, 班會上跟學生講海燕故事, 鼓勵學生們爭取海燕獎學金。 任宏珍也稱, 如果連州中學的孩子們考上廣州的重點大學, 如果在生活、學習上遇到一些窘迫, 歡迎學生們來找她。

海燕。

▎任宏珍兒子:全力支持姐姐和母親的心願

在海燕獎教獎學金簽約書上, 任宏珍和她的兒子——也是海燕的親弟弟共同簽字。

海燕留下的三十八萬元, 是由任宏珍補到四十萬元整, 交由海燕弟弟代為保管, 也是由他負責每年向連州中學撥款5萬元, 作為下一年海燕獎學金。

海燕的弟弟說本來他都不願意出面,

但是為了簽約這份儀式, 保證協議資金能按時按量撥款, 才來與連州中學見面。 他一直強調, 這份獎學金是海燕跟母親的心血, 這份榮譽應該屬於他們。 他還一度建議把獎學金取名為“好學生獎學金”“學習上進基金”這類普普通通的名字, 連海燕的名字都不要用, 但是母親任宏珍不同意, 覺得還是可以留個念想。

海燕弟弟表示, 海燕生前一直都是母親任宏珍照顧, 如今這筆捐到學校的獎學金是姐姐和母親的心願, 也是全家支持的方案。 家裡的親戚知道這件事情都非常支持, 沒什麼異見。

他表示, 自己的家庭是革命家庭, 家裡的父親、母親、自己都是老黨員。 他也說話算話, 一定會每年按照規定時間, 把每年的款項打過去。如果任宏珍老人能看到這四十萬元完全發放給連州中學教師和學生是最好不過,如天不遂人願,“海燕獎學金”將由海燕弟弟“繼承”,每年按時給連州中學打款。

連州中學校長唐福喜介紹連州中學情況:

連州中學創辦於1902年,是一所百年名校,也是廣東省第一批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中,但是連州中學的住宿生占比60%,每年獲得國家助學金180多人。

唐福喜介紹,連州中學高中學費相對便宜,每學期才980元,且學校助學金制度相對完善,農村精准扶貧政策使得學生就學基本沒有困難,但是連州中學在獎學金方面比較缺乏。連州中學方面也認為助學金牽涉到貧困認證等問題,操作流程複雜,容易引發爭議。如果是獎學金,相對客觀公正,對學生激勵效應也更明顯。

文:廣州參考·廣州日報記者 黃斌、程依倫

圖:廣州參考·廣州日報記者 李波

廣州參考·廣州日報編輯 程依倫

把每年的款項打過去。如果任宏珍老人能看到這四十萬元完全發放給連州中學教師和學生是最好不過,如天不遂人願,“海燕獎學金”將由海燕弟弟“繼承”,每年按時給連州中學打款。

連州中學校長唐福喜介紹連州中學情況:

連州中學創辦於1902年,是一所百年名校,也是廣東省第一批國家級示範性普通高中,但是連州中學的住宿生占比60%,每年獲得國家助學金180多人。

唐福喜介紹,連州中學高中學費相對便宜,每學期才980元,且學校助學金制度相對完善,農村精准扶貧政策使得學生就學基本沒有困難,但是連州中學在獎學金方面比較缺乏。連州中學方面也認為助學金牽涉到貧困認證等問題,操作流程複雜,容易引發爭議。如果是獎學金,相對客觀公正,對學生激勵效應也更明顯。

文:廣州參考·廣州日報記者 黃斌、程依倫

圖:廣州參考·廣州日報記者 李波

廣州參考·廣州日報編輯 程依倫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