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春夏之交水產養殖認識誤區

在春季、夏初的2-4 月水產養殖時期, 存在一些模糊的甚至是錯誤的認識, 從而導致錯誤的過程管理和失誤的技術對策。

春夏之交最大的特點是冬季結束而進入春季、夏季初期,

氣溫、水溫由一年中的最低點逐漸升高, 但水溫、氣溫依然較低, 但依然大多處於18℃以下的時期。 大宗淡水養殖魚類在水溫10℃以上才開始有攝食活動, 而在18℃水溫以下, 大宗養殖魚類很難有顯著的生長表現。

因此, 這個時期(春夏之交)可以大致總結的三個要點是:

①養殖水產動物渡過冬季低溫、渡過一年中最低溫度點之後, 水產動物體內的生理代謝活動隨著水溫的逐漸上升而開始活躍、逐漸增強。

②在營養學方面, 因為停止攝食而以消耗體內在秋季存儲的營養物質如脂肪、蛋白質和糖等為主要能量來源(因水溫低, 能量的消耗也很低), 多數種類在水溫達到10℃左右才開始攝食食物的活動, 才可以獲得外界食物的能量來源。

③這個時期的水產動物因為內源性物質消耗, 水產動物的體質(運動能力、抗病防病能力等)也是處於較差的時期。 當然, 由於水溫低, 一些病原性生物的活動能力、致病能力也相對較差, 它們也隨著水溫

的逐漸升高而增強活動能力、增強代謝強度。

因此, 在實際生產中, 養殖者就會產生一些認識誤區, 並導致一些技術上的錯誤方法, 主要的表現為以下三種情況。

1.不投喂飼料

即使水溫達到10℃及其以上, 也不會投喂飼料。 主要認識是:水產動物反正攝食不旺盛,

即使攝食、消耗了飼料, 水產動物也不會生長, 反而浪費了飼料費用。

一句話, 就是認為喂了飼料魚兒又不長, 劃不著。 殊不知, 魚兒經過漫長冬季的能量消耗, 加上春天又沒得到及時的營養(飼料)補給, 魚的體質更加弱不禁風, 抗病免疫能力可以說是特別的脆弱, 開年後有些魚病暴發這也是其中的一個隱性原因之一, 只是我們大家忽略而已。

2.投喂很少量的飼料

基於這個時期水產動物攝食量很小或即使攝食了飼料也不生長的認識, 在水溫達到10℃左右, 也有一些人或就適當喂一點很少量的飼料。

然而從養殖水產動物生物學屬性、從自然水域環境的屬性分析, 水產動物經過冬季自身營養物質的消耗, 屬於自身生理活動、代謝、免疫防禦能力較差的時期,

隨著水溫的升高、攝取外界食物而逐漸進入生理活動、生理代謝的恢復時期。

在水溫達到10℃及其以上的時期, 水產動物開始攝食外界食物。 如果攝取的食物更容易消化、飼料更容易吸收, 且攝取的飼料營養物質平衡性更好, 攝取的飼料物質才更有效。

3.溫度低怕用藥

溫度低, 魚兒的活力也低, 但不能因此就不能用藥或怕用藥。 魚病的種類中本身就有低溫性常發病(比如水黴病、赤皮病、小瓜蟲以及部分寄生蟲等)的存在, 如果只耽心溫低魚弱這個因素而"有病不治, 有病不防", 是一個很大的誤區。

綜上所述,開春後逐步加強飼料投喂,使用一些溫和性魚藥,投施生石灰水或水質調節劑對水體進行調節,讓魚兒生活在一個"春意盎然"之中,對整個全年的水產養殖生產將會裨益不淺。

如果水產動物的體質恢復得很好,則在後期、當水溫上升到18℃以上時,水產動物自身的免疫防禦能力就較強,抗病、防病的能力較強,可以有效減少全年病害的發生。

因此,在這個時期(當水溫達到10℃左右時)就要投喂飼料,且需要品質更好的飼料,不要不投喂飼料或投喂單一飼料原料,不要投喂品質差的飼料。如果這個時期養殖的水產動物恢復得很好,對於後期的生長、發育是非常重要的基礎,同時,對於自身免疫防禦能力的恢復和增強,也是重要的打基礎的時期。

附文:

魚兒有時無明確原因死亡---三毛金藻可引起低溫時節魚類的大量死亡

低溫不能用藥?低溫時節的用藥方法和應激反應的處置

魚兒生長與投喂飼(餌)料的關係以及思考

窮盡各種治療手段仍久治不愈 有可能是魚的營養出問題了---魚的營養不良與魚病

分析引起水體肥不起來的十八個原因和魚塘施肥的方法

魚類發病的四個主要時段---兩個發病高峰期、兩個魚病易發階段

水黴病和赤皮病兩病併發症的病理及其防治的改進

魚卵水黴病和淡水魚水黴病的防治及藥物施治

水產養殖過程中水黴病的特點與防治

水黴病和赤皮病兩病併發症的病理及其防治的改進

冬春低溫時節的水黴病(第332期)

春季魚類水黴病的特點與防治

水黴病致魚死亡的主因是水黴病繼發細菌性感染(第302期)

魚類凍害水黴病的實用防治技術(第274期)

冬春季節常見並發病---魚體赤皮水黴併發症"(第214期)

冬春病---魚類真菌性皮膚病"水黴病"(第208期)

溫度升高後的首要寄生蟲防治---車輪蟲的綜合防控措施

更多資訊請登錄點擊網站http://www.yc6318.cn/,瞭解更多哦~~~

綜上所述,開春後逐步加強飼料投喂,使用一些溫和性魚藥,投施生石灰水或水質調節劑對水體進行調節,讓魚兒生活在一個"春意盎然"之中,對整個全年的水產養殖生產將會裨益不淺。

如果水產動物的體質恢復得很好,則在後期、當水溫上升到18℃以上時,水產動物自身的免疫防禦能力就較強,抗病、防病的能力較強,可以有效減少全年病害的發生。

因此,在這個時期(當水溫達到10℃左右時)就要投喂飼料,且需要品質更好的飼料,不要不投喂飼料或投喂單一飼料原料,不要投喂品質差的飼料。如果這個時期養殖的水產動物恢復得很好,對於後期的生長、發育是非常重要的基礎,同時,對於自身免疫防禦能力的恢復和增強,也是重要的打基礎的時期。

附文:

魚兒有時無明確原因死亡---三毛金藻可引起低溫時節魚類的大量死亡

低溫不能用藥?低溫時節的用藥方法和應激反應的處置

魚兒生長與投喂飼(餌)料的關係以及思考

窮盡各種治療手段仍久治不愈 有可能是魚的營養出問題了---魚的營養不良與魚病

分析引起水體肥不起來的十八個原因和魚塘施肥的方法

魚類發病的四個主要時段---兩個發病高峰期、兩個魚病易發階段

水黴病和赤皮病兩病併發症的病理及其防治的改進

魚卵水黴病和淡水魚水黴病的防治及藥物施治

水產養殖過程中水黴病的特點與防治

水黴病和赤皮病兩病併發症的病理及其防治的改進

冬春低溫時節的水黴病(第332期)

春季魚類水黴病的特點與防治

水黴病致魚死亡的主因是水黴病繼發細菌性感染(第302期)

魚類凍害水黴病的實用防治技術(第274期)

冬春季節常見並發病---魚體赤皮水黴併發症"(第214期)

冬春病---魚類真菌性皮膚病"水黴病"(第208期)

溫度升高後的首要寄生蟲防治---車輪蟲的綜合防控措施

更多資訊請登錄點擊網站http://www.yc6318.cn/,瞭解更多哦~~~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