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美麗的罌粟,怎麼就成了罪惡之花?

一說到“罌粟”二字, 你首先會想到什麼?

我會想起的是小時候曾經在“戒毒教育片”裡看到的花海。 那是阿富汗、伊朗和巴基斯坦邊界的“金新月”地區。 這裡是世界上最大的罌粟種植地。 粉白和殷紅的花在乾旱的山脊間肥沃的河谷平原上蔓延, 美得震人心魄——然而畫外音卻告訴我, 這裡是世界上最致命毒品之一的原產地, 多少痛苦、死亡和罄竹難書的罪惡正始於此。

美麗的粉色罌粟

於是, 年幼的我記住了“罌粟有毒”這樣一個樸素的概念。 然而真正的故事比“有毒”二字要複雜太多。 哪裡有毒?而到底什麼是毒?為何有毒, 卻總讓人趨之若鶩?

無罪的植物

罌粟來自罌粟目、罌粟科, 同屬的名植物還包括了英國等國紀念老兵的虞美人和多用於園藝切花的野罌粟。

<滑動看圖>從左到右依次是:紅色的栽培種罌粟、常被人誤認為罌粟的虞美人、美貌的野罌粟。

罌粟們大多美貌異常, 枝頭單生一朵四片花瓣的大花, 形狀似火焰跳動、又似蝴蝶出繭, 透著豔麗的紅、淡雅的粉或白, 有的栽培種花瓣還有華麗的皺褶。

罌粟作為觀賞植物的歷史, 可以追溯到西元前5000年的美索不達米亞和古埃及。

罌粟還可以食用, 罌粟花完全凋落數十天之後, 就可以收穫罌粟籽用於食用, 麵包房會將烘烤後的罌粟籽覆在烤麵包的表面, 製造香脆的口感;有時也會和糖一起製成帶有榛果香味的罌粟籽醬。

用罌粟籽醬製成的麵包卷。

罌粟籽還可以榨油, 罌粟籽油廣泛應用於油畫顏料的製作中——它在常溫下會很快變幹, 利於快速上色。

無盡的欲望

絕大多數時候, 罌粟花瓣和罌粟籽都沒有所謂的“毒性”。 讓罌粟成為“惡魔”的物質, 來源於罌粟的蒴果——也就是所謂的“罌”。 切開新鮮的蒴果, 有白色的汁液流出, 罌粟的“毒”, 就藏在汁液之中。

被劃破的蒴果,流出了白色的汁液,這些汁液乾燥凝固後就是臭名昭著的鴉片。

不少罌粟屬的植物分泌的汁液中都有各類生物鹼,這在植物中並不罕見,這是為了抵抗動物攝食的一種演化優勢。科學家現在還不知道罌粟是如何擁有這些毒素的,可能是基因突變,也或許是早期人類的選育栽培。

然而可以肯定的是,在數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或許是地中海或者歐洲某處,有人無意中切開了罌粟的蒴果,並把這種白色的汁液與水混合當做飲料或者藥品喝下了。在最初的苦澀之後,他經歷了一種難言的舒適和平靜,外加一點昏昏欲睡的感覺。

或許之前他身上還有些微的疼痛,但此刻也都消失不見了。

陽光下的罌粟蒴果。

人們逐漸認識到罌粟的作用。美索不達米亞的蘇美爾人的泥板書上,罌粟是 “快樂的植物”(joy plant);在埃及,宗教人士和戰士使用其帶有神秘色彩的“療愈”作用;古希臘人把罌粟花與睡眠、夜晚和死亡之神聯繫在一起。而希波克拉底則是第一個記錄其藥用功效的人:罌粟可以用作止咳、止痛、鎮靜。歐洲人之後,阿拉伯人也將罌粟用於治療,又于唐朝時經由進貢傳入中國,成為一味中藥。

人們並不清楚是什麼導致了罌粟花汁液中這種神奇的功用,然而這卻不能抑制人們對於這種“藥效”和“愉悅”的無盡追求。人們開始大量種植罌粟,在新鮮的時候(也就是生物鹼依然具有活性的時候)割取汁液,晾曬凝固,發酵之後製成各種形狀。這就是我們所熟知的、燃燒後可以像煙一樣吸食的“鴉片”。

吸食鴉片的工具。

潘朵拉的魔盒被打開,人類的欲望、貪婪與脆弱永久共存。

致癮的藥物

人們在探尋罌粟藥用的過程中,總是不經意地跨越善與惡的界線。一面是不斷開發有效成分、投入藥用、緩解病痛,而另一面卻是無法控制的濫用帶來的成癮與死亡。

罌粟汁液製成的鴉片中,最主要的生物鹼是嗎啡(Morphine)和可待因(Codeine)。嗎啡可以直接作用於中樞神經(特別是μ-阿片受體),分泌帶來愉悅的化學物質,改變人們對於疼痛的感覺,從而達到強力鎮痛的效果。1803年,德國藥師 Friedrich Sertürner 首次將它分離出來,這也是第一個成功從植物體中提取出來的活性成分。嗎啡的名字,也跟“睡眠”有關——希臘神話當中的夢境與睡眠之神摩耳甫斯(Morpheus)。

直到今天,嗎啡作為鎮靜劑、止痛劑的使用也相當廣泛,拯救了不少人被重病折磨的痛苦之中,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算是一劑良藥。

然而同時代的鴉片,卻被人們當做日常消費品使用。在英國大量向中國出口鴉片、掀起鴉片戰爭的同時,英國國內亦十分流行這種能夠讓人欲仙欲死的東西。鴉片不僅被認為是能治百病的“萬能藥”,它迅速解決病痛的手段更是讓人屢試不爽:不舒服?那就把不舒服的地方壓下去。

那時候,土耳其大量種植罌粟,而英國從土耳其進口的鴉片,嗎啡含量高達10%以上。藥商將其做成各類製劑,像現在的感冒藥一樣大量出售。甚至一些給小孩用的“嬰兒保靜劑”中也含有鴉片的成分,服下這種強鎮靜劑後的孩子自然不哭不鬧,但也因此對鴉片產生了終身的藥物依賴。

如火如荼的鴉片貿易,不管是在國內還是走私到中國,都得益於人們對它的欲罷不能。

吸食鴉片的人們。

鴉片致癮,戒斷症狀明顯且痛苦,一旦上癮之後就難以擺脫,而且過量使用會抑制中樞神經,導致呼吸困難甚至死亡。

濫用鴉片在英國社會十分普遍。迅速的工業化打破了靜謐的田園生活,機器吞噬著人們的時間、精力乃至靈魂,大量的工人需要日以繼夜地勞動。生活唯一的寄託,就是藥劑師那裡的一劑“格羅丁”(chlorodyne,含鴉片成分的藥)。

美國內戰中的士兵也大量使用鴉片來對抗傷病。直到19世紀末,人們才對鴉片的作用機制有所瞭解,開始注意到“毒品”的危害,各國開始對罌粟種植和鴉片貿易進行嚴格的控制。

難馴的毒物

那如何才能將罌粟的“毒”馴服呢?能否只保留鴉片鎮痛的作用,讓人們合理地使用?除了提純嗎啡,科學家、醫生、藥劑師們也想了各種各樣的辦法。但將藥品提純、合成之後,一旦失去控制發生濫用,後果將難以想像——更大劑量,更易攜帶和偷運,還有更強的快感,當然也帶來了更致命的藥物依賴。

拿我們現在聞之色變的“海洛因”(heroin)為例,1897年,德國拜耳製藥公司的化學家 Felix Hoffmann,這位成功將水楊酸製成藥用阿司匹林的化學家,使用鴉片提取物合成了二乙醯嗎啡,並用“英雄”為這種藥物命名。拜耳將極低劑量的海洛因加入藥片,作為止咳的處方藥出售。

但逐漸地,對嗎啡上癮的人發現海洛因的“勁兒”更大。若是通過注射,還能直接穿過血腦屏障,在大腦中轉換為嗎啡與受體結合。“癮君子”們開始大量消耗這種體積更小、來得更快的東西,海洛因在社會上迅速氾濫開來。

海洛因對人體的傷害。

儘管人們都知道海洛因極高的成癮性和對人身體的傷害,並且對其進行嚴格的控制,但依然無法根除這種致命物質的走私和黑市交易。文章最前面提到的“金新月”地區就是如此。

藥用罌粟的種植無不受到嚴格的管控,然而在戰亂和動盪地區,政府對社會早已失去控制,人們靠種植罌粟,在跨境走私中冒著極高的風險獲利。“金新月”地區的罌粟種植面積近11萬公頃,每年生產4000噸毒品,世界市場內90%以上的非藥用鴉片皆來源於此地。

罌粟籽等非藥用的生產,則是使用經過長期的選育之後並不含嗎啡成分、或者含量極低的品種。

世界海洛因生產地圖。

更可怕的是,合法的使用背後也有著巨大的風險。藥品製造商的角色也跟罌粟一樣——有時候是拯救人們于病痛中的天使,有時則是流著資本貪婪血液的惡魔。當年拜耳製藥商由於隱瞞海洛因的強致癮性而縱容海洛因的濫用,引發了巨大的爭議和嚴重的社會後果。

重演的噩夢

故事還在重演著:羥考酮(Oxycodone,商品名奧斯康定 OxyContin),一種新型的止痛劑,有效成分為罌粟中含有的一種生物鹼、鴉片提取物蒂巴因(Thebaine),它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在美國流行。羥考酮背後的製造商 Purdue 和塞克勒家族(The Sacklers)擁有強大的市場推廣力量,其醫藥代表遍佈美國各大醫院,不遺餘力地推廣這種“緩釋”的止痛劑。

然而,他們低估了這種藥物的致癮性以及戒除反應,相當多的人產生了藥物依賴,並因此走上吸食鴉片類毒品的道路。人們能夠輕易從醫生那裡開到藥,然後磨成粉吸食或者注射。

這些白色的小藥片成了新的“毒品”。

和在年輕人中流行的其它致幻類的毒品不同,羥考酮的濫用多發於美國“鏽帶”和阿巴拉契亞的貧窮山區。或許是想擺脫強體力勞動下的病痛,或是想暫時逃離無望的生活,人們用這些唾手可得的“癮品”,獲得了平靜而舒適的幻覺,這跟十九世紀吸食鴉片的勞工們的命運又是何其相似。

今天,大約有兩百萬美國人被鴉片或者鴉片相關的成癮物質所困擾,死於用藥過量的人數甚至多於車禍。西維吉尼亞只有180萬人口,卻在2007~2012年間消耗了7.8億顆鴉片類止痛藥。

罌粟無罪,但卻被人類的欲望澆築成了罪之花。

貪婪的毒販和藥商、管制缺乏的政府、尋求麻痹的濫用者……脆弱的人性,在糟糕環境和致命毒品面前,坍塌的速度是可怕的。藍天白雲下似火似蝶的美麗罌粟,終在人類的手裡變成惡魔。而我們與自身命運的戰鬥,還將繼續下去。

被劃破的蒴果,流出了白色的汁液,這些汁液乾燥凝固後就是臭名昭著的鴉片。

不少罌粟屬的植物分泌的汁液中都有各類生物鹼,這在植物中並不罕見,這是為了抵抗動物攝食的一種演化優勢。科學家現在還不知道罌粟是如何擁有這些毒素的,可能是基因突變,也或許是早期人類的選育栽培。

然而可以肯定的是,在數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或許是地中海或者歐洲某處,有人無意中切開了罌粟的蒴果,並把這種白色的汁液與水混合當做飲料或者藥品喝下了。在最初的苦澀之後,他經歷了一種難言的舒適和平靜,外加一點昏昏欲睡的感覺。

或許之前他身上還有些微的疼痛,但此刻也都消失不見了。

陽光下的罌粟蒴果。

人們逐漸認識到罌粟的作用。美索不達米亞的蘇美爾人的泥板書上,罌粟是 “快樂的植物”(joy plant);在埃及,宗教人士和戰士使用其帶有神秘色彩的“療愈”作用;古希臘人把罌粟花與睡眠、夜晚和死亡之神聯繫在一起。而希波克拉底則是第一個記錄其藥用功效的人:罌粟可以用作止咳、止痛、鎮靜。歐洲人之後,阿拉伯人也將罌粟用於治療,又于唐朝時經由進貢傳入中國,成為一味中藥。

人們並不清楚是什麼導致了罌粟花汁液中這種神奇的功用,然而這卻不能抑制人們對於這種“藥效”和“愉悅”的無盡追求。人們開始大量種植罌粟,在新鮮的時候(也就是生物鹼依然具有活性的時候)割取汁液,晾曬凝固,發酵之後製成各種形狀。這就是我們所熟知的、燃燒後可以像煙一樣吸食的“鴉片”。

吸食鴉片的工具。

潘朵拉的魔盒被打開,人類的欲望、貪婪與脆弱永久共存。

致癮的藥物

人們在探尋罌粟藥用的過程中,總是不經意地跨越善與惡的界線。一面是不斷開發有效成分、投入藥用、緩解病痛,而另一面卻是無法控制的濫用帶來的成癮與死亡。

罌粟汁液製成的鴉片中,最主要的生物鹼是嗎啡(Morphine)和可待因(Codeine)。嗎啡可以直接作用於中樞神經(特別是μ-阿片受體),分泌帶來愉悅的化學物質,改變人們對於疼痛的感覺,從而達到強力鎮痛的效果。1803年,德國藥師 Friedrich Sertürner 首次將它分離出來,這也是第一個成功從植物體中提取出來的活性成分。嗎啡的名字,也跟“睡眠”有關——希臘神話當中的夢境與睡眠之神摩耳甫斯(Morpheus)。

直到今天,嗎啡作為鎮靜劑、止痛劑的使用也相當廣泛,拯救了不少人被重病折磨的痛苦之中,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算是一劑良藥。

然而同時代的鴉片,卻被人們當做日常消費品使用。在英國大量向中國出口鴉片、掀起鴉片戰爭的同時,英國國內亦十分流行這種能夠讓人欲仙欲死的東西。鴉片不僅被認為是能治百病的“萬能藥”,它迅速解決病痛的手段更是讓人屢試不爽:不舒服?那就把不舒服的地方壓下去。

那時候,土耳其大量種植罌粟,而英國從土耳其進口的鴉片,嗎啡含量高達10%以上。藥商將其做成各類製劑,像現在的感冒藥一樣大量出售。甚至一些給小孩用的“嬰兒保靜劑”中也含有鴉片的成分,服下這種強鎮靜劑後的孩子自然不哭不鬧,但也因此對鴉片產生了終身的藥物依賴。

如火如荼的鴉片貿易,不管是在國內還是走私到中國,都得益於人們對它的欲罷不能。

吸食鴉片的人們。

鴉片致癮,戒斷症狀明顯且痛苦,一旦上癮之後就難以擺脫,而且過量使用會抑制中樞神經,導致呼吸困難甚至死亡。

濫用鴉片在英國社會十分普遍。迅速的工業化打破了靜謐的田園生活,機器吞噬著人們的時間、精力乃至靈魂,大量的工人需要日以繼夜地勞動。生活唯一的寄託,就是藥劑師那裡的一劑“格羅丁”(chlorodyne,含鴉片成分的藥)。

美國內戰中的士兵也大量使用鴉片來對抗傷病。直到19世紀末,人們才對鴉片的作用機制有所瞭解,開始注意到“毒品”的危害,各國開始對罌粟種植和鴉片貿易進行嚴格的控制。

難馴的毒物

那如何才能將罌粟的“毒”馴服呢?能否只保留鴉片鎮痛的作用,讓人們合理地使用?除了提純嗎啡,科學家、醫生、藥劑師們也想了各種各樣的辦法。但將藥品提純、合成之後,一旦失去控制發生濫用,後果將難以想像——更大劑量,更易攜帶和偷運,還有更強的快感,當然也帶來了更致命的藥物依賴。

拿我們現在聞之色變的“海洛因”(heroin)為例,1897年,德國拜耳製藥公司的化學家 Felix Hoffmann,這位成功將水楊酸製成藥用阿司匹林的化學家,使用鴉片提取物合成了二乙醯嗎啡,並用“英雄”為這種藥物命名。拜耳將極低劑量的海洛因加入藥片,作為止咳的處方藥出售。

但逐漸地,對嗎啡上癮的人發現海洛因的“勁兒”更大。若是通過注射,還能直接穿過血腦屏障,在大腦中轉換為嗎啡與受體結合。“癮君子”們開始大量消耗這種體積更小、來得更快的東西,海洛因在社會上迅速氾濫開來。

海洛因對人體的傷害。

儘管人們都知道海洛因極高的成癮性和對人身體的傷害,並且對其進行嚴格的控制,但依然無法根除這種致命物質的走私和黑市交易。文章最前面提到的“金新月”地區就是如此。

藥用罌粟的種植無不受到嚴格的管控,然而在戰亂和動盪地區,政府對社會早已失去控制,人們靠種植罌粟,在跨境走私中冒著極高的風險獲利。“金新月”地區的罌粟種植面積近11萬公頃,每年生產4000噸毒品,世界市場內90%以上的非藥用鴉片皆來源於此地。

罌粟籽等非藥用的生產,則是使用經過長期的選育之後並不含嗎啡成分、或者含量極低的品種。

世界海洛因生產地圖。

更可怕的是,合法的使用背後也有著巨大的風險。藥品製造商的角色也跟罌粟一樣——有時候是拯救人們于病痛中的天使,有時則是流著資本貪婪血液的惡魔。當年拜耳製藥商由於隱瞞海洛因的強致癮性而縱容海洛因的濫用,引發了巨大的爭議和嚴重的社會後果。

重演的噩夢

故事還在重演著:羥考酮(Oxycodone,商品名奧斯康定 OxyContin),一種新型的止痛劑,有效成分為罌粟中含有的一種生物鹼、鴉片提取物蒂巴因(Thebaine),它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在美國流行。羥考酮背後的製造商 Purdue 和塞克勒家族(The Sacklers)擁有強大的市場推廣力量,其醫藥代表遍佈美國各大醫院,不遺餘力地推廣這種“緩釋”的止痛劑。

然而,他們低估了這種藥物的致癮性以及戒除反應,相當多的人產生了藥物依賴,並因此走上吸食鴉片類毒品的道路。人們能夠輕易從醫生那裡開到藥,然後磨成粉吸食或者注射。

這些白色的小藥片成了新的“毒品”。

和在年輕人中流行的其它致幻類的毒品不同,羥考酮的濫用多發於美國“鏽帶”和阿巴拉契亞的貧窮山區。或許是想擺脫強體力勞動下的病痛,或是想暫時逃離無望的生活,人們用這些唾手可得的“癮品”,獲得了平靜而舒適的幻覺,這跟十九世紀吸食鴉片的勞工們的命運又是何其相似。

今天,大約有兩百萬美國人被鴉片或者鴉片相關的成癮物質所困擾,死於用藥過量的人數甚至多於車禍。西維吉尼亞只有180萬人口,卻在2007~2012年間消耗了7.8億顆鴉片類止痛藥。

罌粟無罪,但卻被人類的欲望澆築成了罪之花。

貪婪的毒販和藥商、管制缺乏的政府、尋求麻痹的濫用者……脆弱的人性,在糟糕環境和致命毒品面前,坍塌的速度是可怕的。藍天白雲下似火似蝶的美麗罌粟,終在人類的手裡變成惡魔。而我們與自身命運的戰鬥,還將繼續下去。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