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手機比馬桶還髒?醫生:對比沒什麼意義

紫金山/金陵晚報記者程曉

通訊員章琛“手機比馬桶還髒”的新聞又佔據朋友圈了, 相信這兩天低頭族們收到了不少的善意提醒吧。 其實, 早在大螢幕智慧手機還沒流行的時候, 就有媒體報導過, 除了手機外, 鍵盤、水龍頭等等都被曝光過比馬桶髒。 這則傳言真的靠譜嗎?紫金山記者就此問題採訪了南京市第一醫院感染科陶臻主任。

嚇人!手機上的細菌比馬桶的還多

在最近熱傳的帖子裡, 有一組培養皿中菌落的圖片, 分別來自不同的幾部手機和馬桶。 測試顯示, 經過第一個24小時, 大部分的培養皿中都長出了小如針尖、大如小米的菌落,

但一部經常被擦拭的手機培養皿中與之前並無區別, 看似非常乾淨。 但在第二個24小時過後, 之前看似乾淨的培養皿中也未能倖免, 同樣長出了很多肉眼可見的菌落, 而之前針尖大小的菌落變成了米粒大小。 在經過了第三個24小時, 送檢的每一個培養皿中都長出了不同顏色以及大小清晰的菌落, 最大的有硬幣大小。

不少網友表示“受到了驚嚇”, 但更多的網友關注的是, 手機真的有這麼髒嗎?

手機髒還是馬桶髒?對比沒什麼意義“我覺得這種文章只是吸引人眼球。 ”陶臻主任表示, 他也看過類似的衛生機構做的測試, 也是經過兩三天的細菌培養, 結果顯示手機上的細菌數量比馬桶高。

這是因為馬桶經常沖, 很多人用手機並不會經常擦拭。

陶臻主任認為這種對比並沒什麼意義, 因為檢測結果只顯示細菌數量, 並沒有顯示這是什麼類型的細菌, “如果單純只顯示細菌數量和形狀, 那我們的體表比如手上、腳上取一塊皮層, 放培養皿中兩三天時間, 菌落長出來也是五花八門, 放大看也很嚇人的。 ”

另外, 此前還有檢測顯示馬桶的細菌比手機多。 陶臻主任表示, 這可能和選取檢測的部位不同有關係, 比如選取的是家用馬桶還是公共衛生間裡的馬桶、是馬桶蓋還是馬桶圈還是馬桶內壁、是什麼職業的人用的手機等等這些都可能影響檢測結果, 因此對比手機和馬桶培養出來的細菌數沒有意義。

手機細菌致病風險低, 但某些職業要注意

既然對比沒什麼意義, 那為什麼“手機比馬桶髒”的傳言會一年又一年的傳得火熱呢?陶臻主任表示, 可能因為顯微鏡下的細菌形狀太嚇人。 要說明的是, 大多數情況下, 手機上的細菌幾乎是無害的, 就像我們的雙手一樣, 通常都會攜帶不同數量和種類的各種細菌, 但對我們的身體健康不會造成危害。

不過, 陶臻主任提醒, 有些職業工作者的手機要注意, 可能會有致病菌。 “比如我們醫生、護士, 在醫院這個環境工作, 手機上長出來的菌落很可能是醫院環境裡的細菌長出來的, 致病菌的幾率會大很多。 ”因此, 醫生一般會經常會擦拭手機, 尤其是下班回家前。

此外, 陶臻主任表示, 雖然有的測試顯示手機的細菌比馬桶細菌多,

但是比致病細菌的話, 還是馬桶比較多, “家用馬桶還好, 公共衛生間的馬桶、醫院的馬桶等等, 致病幾率比手機大得多。 ”

手機清潔有沒有必要?適當即可不要過

記者在網上搜索發現, 不少商家也以類似推文為廣告, 推出手機清洗液, 還有一些微信文章建議大家用消毒製品如玻璃清洗劑、酒精等擦拭手機, 稱這樣可以有效減少手機上的細菌。 這些方法可以用嗎?

“擦拭手機的話, 用普通濕紙巾或眼鏡布就可以了。 ”陶臻主任表示, 和人臉的皮膚一樣, 一天洗兩三次就夠了, 不能總洗, 手機也是適當清潔就好, 無需經常清潔。 首先普通細菌並不會對人體造成危害, 其次一些清洗液並不能有效清除手機上的致病菌反而會對手機螢幕造成損傷。

陶臻主任說, 除了擦拭外, 在我們日常使用手機的過程中, 勤洗手可以減少細菌通過手附著在手機上的幾率。 還要注意不要將手機帶到衛生間, 防止衛生間的細菌附著在手機上。

另外, 現在不少人喜歡在手機上裝個手機殼, 既漂亮又防摔, 陶臻主任表示, 因為手機殼和手機間有縫隙, 細菌更容易長時間附著, 因此如果要用手機殼, 一定要注意邊邊縫縫的清潔。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