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網路、螢幕、拍照!手機進化始終饒不開的三要素

飛象網訊(高靖宇/文)對於智慧手機來說, 十年的發展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人工智慧, 大資料, 所有這些最新的科技總能裝進這小小手機中。 而從手機的更迭來看,其發展離不開這三要素:網路、螢幕、拍照!

網路:從打電話到能上網 一卡全網通

追溯到2G時期的國內通信市場, 我們印象最深的可能就是運營商的刷牆廣告, 通信運營商的刷牆廣告隨處可見, 核心宣傳點一般也只有兩個, 網路覆蓋好, 話費價格低。 運營商之所以會採用這樣的行銷方式, 主要基於在語音通信為主的2G時代, 運營商使用者增量由網路覆蓋和資費推動,網路覆蓋到哪兒,使用者就普及到哪兒。 所以, 2G時代的功能機可以稱得上百花齊放, 因為手機的主要功能就是打電話發短信, 各家廠商都有腦洞大開的設計, 靠外觀的差異化吸引用戶。

3G時代, 網路制式開始多元化, TD-SCMA、WDCMA、CDMA2000三個制式分屬中國移動、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 手機廠商與運營商的合作也更加緊密, 在那一時期, 手機市場熱銷手機都有運營商的定制機型, 消費者的選擇也進入了多元化。 而不同的網路制式也催生出雙網雙待手機, 為了滿足用戶一機多用, 雙網雙待手機就成為主流手機的必備功能。

螢幕:在不情願中逐漸“變大”的手機螢幕

手機由功能手機向智慧手機演變最重要的標誌就是螢幕, 2007年蘋果iPhone誕生, 讓智慧手機開始朝著觸摸、大屏化發展, 並逐漸淘汰了物理鍵盤。

第一代iPhone的螢幕尺寸為3.5英寸, 在當時這可以說是一台超級“大屏手機”,

要知道在同時代的其他主流手機的螢幕尺寸還在2.4英寸。 大屏手機確實給與了不錯的交互體驗和顯示體驗。

然而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 手機顯然已經不只是通訊工具, 它承載了越來越豐富的娛樂功能, 作為內容視窗的螢幕自然是越大越好,

3.5寸的螢幕開始逐漸不能滿足大家的需求。 三星Note系列剛出來時, 就憑5.3英寸的超大螢幕燃爆了手機市場。 此後蘋果也不得不順應這一趨勢, 最新的iPhone X其螢幕尺寸也達到了5.8英寸。

當然, 手機螢幕也有邊界, 目前的智慧手機螢幕基本維持在6.0英寸以內。 為了在單位面積內獲得更大的屏占比, 智慧手機開啟了一波全面屏升級。 全面屏指的是儘量減少“額頭”和“下巴”的大小, 使得手機正面的螢幕最大化, 這樣可以有很高的屏占比, 以此達到更好的視覺體驗。

全面屏手機的優勢也很明顯,從用戶體驗上來說,全面屏在有限的空間裡容納了更大的手機螢幕,能夠給消費者帶來極強的視覺衝擊力,同時還可以顯示更豐富的內容,尤其在觀看視頻時,觀感更棒,極大提升消費者使用體驗。可以確定,未來智慧手機發展,螢幕變化將是最為明顯的。

拍照:從“配角”到“主角”

在功能機初期,一款內置攝像頭的手機基本上是沒有意義的,它們不僅體積巨大,成像效果也很糟糕。那時,拍照僅是手機的一個附加功能,你很難想像,一款配有2.1英寸螢幕,30萬圖元攝像頭的手機,究竟能拍出怎樣的效果。

索尼愛立信K750i應該是當時真正意義上的拍照手機,這款在2005年發售的機型,不僅擁有200萬圖元的感測器,也首次集成了自動對焦系統和氙氣閃光燈,讓手機拍照體驗有了大幅的提升。此後,手機市場開始更多拍照手機,圖元大戰也在持續升級,500萬圖元、800萬圖元、1200萬圖元,2400萬圖元……搭載4100萬圖元的諾基亞808 PureView可以說將手機拍照圖元推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經過十多年的發展,拍照手機已經成功的幹掉了卡片機,手機商們創新比拼越來越少不了拍照功能、徠卡、蔡司、雙攝、變焦、OIS光學防抖……手機在相機的路上越走越遠。如今,隨著人工智慧的引入,手機拍照即將迎來新的變革。

近日發佈的華為P20手機,不僅可以智慧識別場景進行優化,還能根據使用者的性別、膚質等調整美顏方案,從而達到 “千人千面”。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表示:“智慧手機的發展已經在逐步取得傳統相機,尤其是卡片相機,但是成像品質還達不到專業相機的效果,而華為的最終目標就是讓智慧手機能完全取代專業相機。”

小米MIX 2S的拍照功能同樣也有AI加持,在國外餐館,用小米MIX 2S拍下功能表直接翻譯為中文,還能同時轉換匯率告訴你相當於多少人民幣。雷軍稱“在AI的賦能下,手機尤其是拍照功能的發展速度可以說是一日千里。”

展望未來智慧手機發展,手機廠商將繼續圍繞網路、螢幕、拍照展開新一輪競爭。大家對於未來的智慧手機發展有什麼想法,不妨留言我們一起討論一下。

全面屏手機的優勢也很明顯,從用戶體驗上來說,全面屏在有限的空間裡容納了更大的手機螢幕,能夠給消費者帶來極強的視覺衝擊力,同時還可以顯示更豐富的內容,尤其在觀看視頻時,觀感更棒,極大提升消費者使用體驗。可以確定,未來智慧手機發展,螢幕變化將是最為明顯的。

拍照:從“配角”到“主角”

在功能機初期,一款內置攝像頭的手機基本上是沒有意義的,它們不僅體積巨大,成像效果也很糟糕。那時,拍照僅是手機的一個附加功能,你很難想像,一款配有2.1英寸螢幕,30萬圖元攝像頭的手機,究竟能拍出怎樣的效果。

索尼愛立信K750i應該是當時真正意義上的拍照手機,這款在2005年發售的機型,不僅擁有200萬圖元的感測器,也首次集成了自動對焦系統和氙氣閃光燈,讓手機拍照體驗有了大幅的提升。此後,手機市場開始更多拍照手機,圖元大戰也在持續升級,500萬圖元、800萬圖元、1200萬圖元,2400萬圖元……搭載4100萬圖元的諾基亞808 PureView可以說將手機拍照圖元推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經過十多年的發展,拍照手機已經成功的幹掉了卡片機,手機商們創新比拼越來越少不了拍照功能、徠卡、蔡司、雙攝、變焦、OIS光學防抖……手機在相機的路上越走越遠。如今,隨著人工智慧的引入,手機拍照即將迎來新的變革。

近日發佈的華為P20手機,不僅可以智慧識別場景進行優化,還能根據使用者的性別、膚質等調整美顏方案,從而達到 “千人千面”。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表示:“智慧手機的發展已經在逐步取得傳統相機,尤其是卡片相機,但是成像品質還達不到專業相機的效果,而華為的最終目標就是讓智慧手機能完全取代專業相機。”

小米MIX 2S的拍照功能同樣也有AI加持,在國外餐館,用小米MIX 2S拍下功能表直接翻譯為中文,還能同時轉換匯率告訴你相當於多少人民幣。雷軍稱“在AI的賦能下,手機尤其是拍照功能的發展速度可以說是一日千里。”

展望未來智慧手機發展,手機廠商將繼續圍繞網路、螢幕、拍照展開新一輪競爭。大家對於未來的智慧手機發展有什麼想法,不妨留言我們一起討論一下。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