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腫瘤防治宣傳周|我省最新癌譜公佈,哪些癌症發病率最高?怎麼科學防癌,快進來看……

每年的4月15日到4月21日是腫瘤防治宣傳周, 在這期間, 全國大範圍宣傳的目的只有一個, 就是希望大家都能重視防癌、科學防癌。

4月15日, 第24屆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暨“中國抗癌日”活動在浙江正式啟動, 主題為“科學抗癌, 關愛生命——抗癌路上, 你我同行”。

最新資料告訴你, 癌症到底離你有多近……

據2018年國家癌症中心發佈的最新一期的全國癌症統計顯示:

⚫ 全國惡性腫瘤估計新發病例數380.4萬例

⚫ 平均每天超過1萬人被確診為癌症

⚫ 每分鐘有7個人被確診為癌症

⚫ 4人因癌症而死亡

⚫ 根據死亡病例排位元, 肺癌依然位居全國死亡榜首位, 其後為肝癌、胃癌、食管癌以及結直腸癌。 前10名的癌症中占全部腫瘤死亡病例的83%左右

但最新癌症資料顯示出一個比往年更為嚴重的資料,

全國惡性腫瘤的發病人數較往年有所上升↑。

從30歲開始升高, 尤其在40歲後會快速升高,

到80歲以後達到高峰, 之後有所下降。

上述資料讓我們更加發現:癌症防治刻不容緩, 癌症離我們真的很近……

此次啟動儀式上, 浙江省癌症中心也發佈了最新一期的浙江省腫瘤登記地區癌症發病與死亡情況分析。 報告顯示的資料來源於浙江省14個腫瘤登記地區上報的2014年癌症發病與死亡資料。

報告提示, 肺癌、消化系統腫瘤、女性乳腺癌依然是是威脅我省居民健康的主要惡性腫瘤。

女性乳腺癌:發病率死亡率俱升

2014年浙江省登記地區惡性腫瘤發病粗率為354.81/10萬, 高於全國平均水準。 報告分析原因有兩方面:一方面浙江省人均期望壽命、人口老齡化速度和程度居全國前列;另一方面可能與浙江省經濟較發達、擁有較高的惡性腫瘤診斷水準和完善的惡性腫瘤發病監測系統有關。

浙江省男性發病率高於女性, 城市地區發病率高於農村地區。

報告分析顯示, 發病前10位元的惡性腫瘤依次為肺癌、女性乳腺癌、甲狀腺癌、結直腸癌、胃癌、肝癌、前列腺癌、宮頸癌、食管癌和子宮體癌, 占全部惡性腫瘤發病的76.22%。 女性乳腺癌從2013年的發病第六位升至第二位。

死亡前10位的惡性腫瘤依次為肺癌、肝癌、胃癌、結直腸癌、食管癌、胰腺癌、女性乳腺癌、前列腺癌、淋巴瘤和腦腫瘤, 前10位元惡性腫瘤占全部惡性腫瘤死亡的83.63%。 女性乳腺癌從2013年的未進入前十上升到死亡榜第七位。

總體來看, 不管是發病率還是死亡率, 肺癌都是首位。

甲狀腺癌:發病率快速上升

當前, 浙江省甲狀腺癌的發病率呈明顯上升趨勢。 資料顯示, 浙江省甲狀腺癌年齡標準化發病率在2000年為2.75/105, 在2012年飆升至19.42/105, 年均升高22.86%。 甲狀腺癌尤其好發於中青年女性, 從2013年起浙江省甲狀腺癌躍居女性發病首位,已成為增長速度最快的惡性腫瘤。

甲狀腺癌分為乳頭狀癌、濾泡狀癌、髓樣癌、未分化癌四大類。

浙江省癌症中心研究團隊統計分析了浙江省腫瘤醫院於1972-2014年間收治的12508名甲狀腺癌住院病人,發現這42年間乳頭狀癌所占的比例快速上升,而濾泡狀癌、髓樣癌和未分化癌所占的比例有所減少。在甲狀腺乳頭狀癌病例中,微小癌所占的比例急劇上升至32.1%。

研究結果顯示,發病率快速上升大部分歸因於甲狀腺乳頭狀癌,尤其是甲狀腺乳頭狀微小癌。甲狀腺癌一般預後良好,尤其是乳頭狀癌,惡性程度較低。

報告顯示,甲狀腺癌標化死亡率在2000年為0.23/105,在2012年為0.25/105。雖然發病率快速上升,但是這十餘年間甲狀腺癌死亡率基本保持穩定。

甲狀腺癌高發,除了與碘過量攝入或碘缺乏、輻射、不良生活習慣以及家族史有關外,其中原因之一可能是先進診斷技術的廣泛應用。

世界範圍內甲狀腺癌的發病率呈逐年迅猛上升的趨勢,主要原因在於高科技成像技術的進步,如超聲、CT和磁共振成像的廣泛使用,使得小於1cm的“微小癌”被發現。所以我們不必對甲狀腺癌的高發而感到恐慌,只要經過科學規範的治療,95%的甲狀腺癌可以被治癒。

前列腺癌:進入男性發病前五

從性別來看,男性發病第一位為肺癌,占男性新發病例的24.46%,其次是胃癌、結直腸癌、肝癌、前列腺癌;女性發病第一位為甲狀腺癌,占女性新發病例的19.69%,其次為乳腺癌、肺癌、結直腸癌、胃癌。

從死亡順位來講,男性惡性腫瘤死因前3位與全國一致,分別為肺癌、肝癌和胃癌。女性死亡前3位依次為肺癌、胃癌和結直腸癌。

從癌譜構成上看,男性高發的主要癌種中,除肺癌、胃癌、結直腸癌、肝癌外,前列腺癌取代食管癌進入男性發病前5位,提示癌譜構成逐漸呈現“西方化”模式。

前列腺癌是世界範圍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在歐美國家常年位居男性惡性腫瘤發病率第一。我國男性前列腺癌發病率雖然較歐美國家低,然而由於人口老齡化加劇、生活方式與飲食結構的改變等原因,我國前列腺癌近年來呈現了明顯上升趨勢。

不過,我國前列腺癌初診患者大部分偏晚,早期前列腺癌具有隱匿性特點,然而早期前列腺癌存在有效的治療措施,早期發現能有效降低死亡率。

浙江省腫瘤防治辦公室辦公室主任、省抗癌協會理事長毛偉敏介紹說,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是前列腺篩查的首要方式,建議年齡大於50歲的男性、年齡大於45歲且有前列腺癌家族史的男性,年齡大於40歲且基線PSA大於1μg/L的男性這三類高危人群進行前列腺癌的篩查。

肺癌和消化系統癌:

浙江省腫瘤防治重點

肺癌和消化系統腫瘤是我省腫瘤防治工作的重點。

近20年來,美國通過控煙運動和低劑量螺旋CT篩查使男性肺癌死亡率下降43%;得益于結直腸癌篩查,美國結直腸癌死亡率近30年來也出現了快速的下降,這些都是浙江省惡性腫瘤防治的有效模版。

2013-2017年浙江省癌症中心在杭州市、寧波市和衢州市開展城市5癌篩查(肺癌、上消化道癌、肝癌、乳腺癌和結直腸癌),總共評估高危人群10.9萬人,合計臨床篩查40383人次,查出癌前病變4193例,癌症和疑似癌症437例。

浙江省癌症中心的工作人員發現,在所有評估的高危人群中腸癌高危人群最不聽話。評估為癌症高危人群後,實際到醫院去篩查的並不多。

腸癌到檢率偏低,和要做胃鏡、腸鏡檢查有一定的關聯。由於胃鏡和腸鏡檢查存在一定的有創性,老百姓中存在做胃鏡和腸鏡很難受,很痛等說法,其實有消化道症狀的40歲以上居民,應定期做胃鏡和腸鏡檢查。而篩查採用的是先做碘染色,再行胃鏡檢查,能發現更早更細微的癌前病變。

防癌建議

癌症的發生是多因素長期暴露累計疊加的結果,隨著年齡的增長,各種癌症的發病風險也會增加。

預防癌症有三個級別,越靠前效果越好。這三級預防分別是:一級預防,加強預防癌症的科普教育,糾正不良的生活習慣;二級預防,提倡“三早”,即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三級預防,加強早中期癌症病人的綜合有效治療,提高生存率,減輕晚期病人的痛苦,提高生活品質。其中,一級預防很重要。

科學抗癌離不開科學、健康地生活。在此,健康浙江提醒您: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不要過度疲勞,避免有害的飲食習慣,合理飲食,適度鍛煉。

從2013年起浙江省甲狀腺癌躍居女性發病首位,已成為增長速度最快的惡性腫瘤。

甲狀腺癌分為乳頭狀癌、濾泡狀癌、髓樣癌、未分化癌四大類。

浙江省癌症中心研究團隊統計分析了浙江省腫瘤醫院於1972-2014年間收治的12508名甲狀腺癌住院病人,發現這42年間乳頭狀癌所占的比例快速上升,而濾泡狀癌、髓樣癌和未分化癌所占的比例有所減少。在甲狀腺乳頭狀癌病例中,微小癌所占的比例急劇上升至32.1%。

研究結果顯示,發病率快速上升大部分歸因於甲狀腺乳頭狀癌,尤其是甲狀腺乳頭狀微小癌。甲狀腺癌一般預後良好,尤其是乳頭狀癌,惡性程度較低。

報告顯示,甲狀腺癌標化死亡率在2000年為0.23/105,在2012年為0.25/105。雖然發病率快速上升,但是這十餘年間甲狀腺癌死亡率基本保持穩定。

甲狀腺癌高發,除了與碘過量攝入或碘缺乏、輻射、不良生活習慣以及家族史有關外,其中原因之一可能是先進診斷技術的廣泛應用。

世界範圍內甲狀腺癌的發病率呈逐年迅猛上升的趨勢,主要原因在於高科技成像技術的進步,如超聲、CT和磁共振成像的廣泛使用,使得小於1cm的“微小癌”被發現。所以我們不必對甲狀腺癌的高發而感到恐慌,只要經過科學規範的治療,95%的甲狀腺癌可以被治癒。

前列腺癌:進入男性發病前五

從性別來看,男性發病第一位為肺癌,占男性新發病例的24.46%,其次是胃癌、結直腸癌、肝癌、前列腺癌;女性發病第一位為甲狀腺癌,占女性新發病例的19.69%,其次為乳腺癌、肺癌、結直腸癌、胃癌。

從死亡順位來講,男性惡性腫瘤死因前3位與全國一致,分別為肺癌、肝癌和胃癌。女性死亡前3位依次為肺癌、胃癌和結直腸癌。

從癌譜構成上看,男性高發的主要癌種中,除肺癌、胃癌、結直腸癌、肝癌外,前列腺癌取代食管癌進入男性發病前5位,提示癌譜構成逐漸呈現“西方化”模式。

前列腺癌是世界範圍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在歐美國家常年位居男性惡性腫瘤發病率第一。我國男性前列腺癌發病率雖然較歐美國家低,然而由於人口老齡化加劇、生活方式與飲食結構的改變等原因,我國前列腺癌近年來呈現了明顯上升趨勢。

不過,我國前列腺癌初診患者大部分偏晚,早期前列腺癌具有隱匿性特點,然而早期前列腺癌存在有效的治療措施,早期發現能有效降低死亡率。

浙江省腫瘤防治辦公室辦公室主任、省抗癌協會理事長毛偉敏介紹說,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是前列腺篩查的首要方式,建議年齡大於50歲的男性、年齡大於45歲且有前列腺癌家族史的男性,年齡大於40歲且基線PSA大於1μg/L的男性這三類高危人群進行前列腺癌的篩查。

肺癌和消化系統癌:

浙江省腫瘤防治重點

肺癌和消化系統腫瘤是我省腫瘤防治工作的重點。

近20年來,美國通過控煙運動和低劑量螺旋CT篩查使男性肺癌死亡率下降43%;得益于結直腸癌篩查,美國結直腸癌死亡率近30年來也出現了快速的下降,這些都是浙江省惡性腫瘤防治的有效模版。

2013-2017年浙江省癌症中心在杭州市、寧波市和衢州市開展城市5癌篩查(肺癌、上消化道癌、肝癌、乳腺癌和結直腸癌),總共評估高危人群10.9萬人,合計臨床篩查40383人次,查出癌前病變4193例,癌症和疑似癌症437例。

浙江省癌症中心的工作人員發現,在所有評估的高危人群中腸癌高危人群最不聽話。評估為癌症高危人群後,實際到醫院去篩查的並不多。

腸癌到檢率偏低,和要做胃鏡、腸鏡檢查有一定的關聯。由於胃鏡和腸鏡檢查存在一定的有創性,老百姓中存在做胃鏡和腸鏡很難受,很痛等說法,其實有消化道症狀的40歲以上居民,應定期做胃鏡和腸鏡檢查。而篩查採用的是先做碘染色,再行胃鏡檢查,能發現更早更細微的癌前病變。

防癌建議

癌症的發生是多因素長期暴露累計疊加的結果,隨著年齡的增長,各種癌症的發病風險也會增加。

預防癌症有三個級別,越靠前效果越好。這三級預防分別是:一級預防,加強預防癌症的科普教育,糾正不良的生活習慣;二級預防,提倡“三早”,即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三級預防,加強早中期癌症病人的綜合有效治療,提高生存率,減輕晚期病人的痛苦,提高生活品質。其中,一級預防很重要。

科學抗癌離不開科學、健康地生活。在此,健康浙江提醒您: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不要過度疲勞,避免有害的飲食習慣,合理飲食,適度鍛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