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我國光伏行業亂象叢生 市場畸形究竟誰之過?

【電纜網訊】棄光、欠補、低價格戰……一系列行業亂象的背後正是目前我國光伏市場畸形商業氛圍的縮影。 如果你是一位元老, 見證了光伏的起落, 一定見怪不怪;如果你是一位新人, 看到了今日領跑者市場的亂局, 一定大跌眼鏡。 痛定思痛, 究竟誰之過?

我國光伏行業亂象叢生 市場畸形究竟誰之過?

試想, 如果沒有巨大的利益驅使, 怎會吸引眾多企業紛遝而至?如果沒有政府一再的刺激與鼓動, 行業環境又怎會如此火熱?此輪較量, 央企大舉進攻無疑是一大看點, 不僅讓原本競爭激烈的民企有了更多憂慮, 也讓這場競爭更加白熱化。

誠然, 與前兩批“光伏領跑者”基地專案相比, 第三批項目“門檻”更高, 時間更緊、任務更重, 命運也更多舛。 先是各種被拖延, 本應是2017年的領跑者專案卻一直拖到2018年初才開標;之後是嚴重縮水, 由8GW縮水至5GW;再之後, 格爾木、德令哈1GW被叫停,

大同二期0.5GW被否定。 此輪領跑者項目一“開場”, 竟醜態百出。

其中究竟隱藏什麼黑幕, 尚不得而知。 但仍能看到, 三個領跑者基地存在的根本問題在於地方政府, 山西或存在不正當競爭內幕, 而青海項目在實際推廣過程中可能遇到了地方性阻礙。 但我們欣喜地看到, 這一輪光伏發電“領跑者”計畫的專案門檻, 對技術發展較快從業者而言已不再是難以企及的高標準。 中國政府希望借助“領跑者”以刺激光伏產業技術升級、轉型的目標, 正在如火如荼的新能源市場加速落地。

過去十年, 中國光伏行業的主角特徵基本是民企主導。 以2006年尚德上市為標誌, 短短兩年間中國光伏產業便佔據全球產量第一的寶座, 並迅速崛起一批明星民企,

如賽維、林洋、英利等。 然而, 隨著光伏產業經歷了過山車的市場行情, 風光一時的明星企業如今卻個個遍體鱗傷。

現如今, 以“五大四小”為代表的發電央企紛紛占位, 而元氣大傷的民企受制於資金鏈等難題則被迫邊緣化。 光伏行業的主角正悄然轉變。 誰能創造低價而非惡意的良性競爭, 誰就能在此輪“領跑中”穩中取勝。 春日已來, 相信這個關於“陽光”的產業, 依舊燦爛。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