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聚焦海大系列(二):扛起海南教育國際化大旗 對標國際旅遊島建設

編者按:海南大學, 簡稱海大, 秉承著“海納百川 大道致遠”的校訓, 長期以來, 為海南省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重要人才支撐。 進入新時期, 海南大學的辦學將立足海南, 堅持以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海南重大戰略需要為導向, 辦好海南大學顯得更加重要。

日前, 海南省政府辦公廳印發了《聚全省之力辦好海南大學的工作方案》, 明確力爭讓海南大學在2020年、2035年、2050年實現3次躍進, 毫無疑問, 《方案》的出臺, 標誌著海南大學已開啟建設一流大學的新征程。

近日, 海南大學正在與老撾巴巴薩技術學院洽談合作,

海南大學老撾分校將於2018年9月開始招收首批老撾學生。 積極推進境外合作辦學是海南大學主動“走出去”, 拓寬國際合作交流中的一項舉措。

ESI是《方案》中提出的學科排名標準目標。 ESI是當今世界範圍內普遍用於評價高校、學術機構、國家/地區國際學術水準及影響力的重要評價指標工具之一。 《方案》中以ESI學科排名為海南大學設定目標, 意味著海南大學的發展將從國內一流朝著世界一流邁進。

國際化是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的核心元素之一, 是國家賦予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的重大任務。 作為海南高等學校的排頭兵, 海南大學註定將扛起海南教育國際化的大旗, 以己之力, 對標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的大局。

“請進來” 合作辦學拓寬交流

海大教育國際化的步伐早在幾年前就已經開始。

“今年是我在海南生活的第六年, 這幾年, 校園裡的‘洋面孔’越來越多。 ”海南大學熱帶農林學院教師伊麗娜來海南的時間不長, 但也是海南教育國際合作與交流的見證者之一。 她注意到, 她所在的海南大學學術交流日益國際化, 先後與多國高校達成友好合作, 並互派教師、學生到校交流學習。

2017年5月4日, 中國首個旅遊類中外合作辦學機構——海南大學亞利桑那州立大學聯合國際旅遊學院(以下簡稱國際旅遊學院)獲批成立。 同年9月, 迎來了首批268名新生, 學院師資分別來自亞利桑那州立大學、海南大學以及全球招聘。 國際旅遊學院的設立及招生, 實現了海南大學“請進來”合作辦學機構“零突破”,

也實現了海南省中外合作辦學機構的“零突破”。

海南大學國際合作與交流處副處長楊志昕表示:“該學院的成立, 有助於為我國培養一批具有國際視野、熟悉旅遊新業態、通曉旅遊政策與公共服務的高水準旅遊業管理人才。 ”

記者瞭解到, 近年來, 海南大學積極推進國際化開放辦學, 拓寬國際合作與交流的領域和管道, 截至目前, 海南大學已與33個國家和地區的158所境外院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友好合作關係。 在教師互訪、學生交流、合作研究、共同舉辦學術會議等方面開展合作。

“走出去” 境外辦學民心相通

高等教育國際化是時代潮流, 是大學爭創一流的必由之路, 而跨境文化教育作為高等教育國際化最重要的領域,

已成為世界高等教育領域充滿活力的、具有巨大發展潛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海南大學的交流不僅包括“請進來”, 還有“走出去”。

2012年7月, 海南大學與澳大利亞查理斯.達爾文大學合作建立孔子學院;

2015年9月, 海南大學與愛爾蘭都柏林理工學院合作舉辦會展經濟與管理本科教育項目;

2017年9月, 海南大學與馬來西亞南方大學學院合作, 開辦旅遊管理專業碩士學位專案。 這是海南省首個境外學歷教育專案, 是海南大學教育國際合作交流的“走出去”境外辦學新突破。

緊接著, 多個利好的消息不斷傳來:

海南大學與柬埔寨皇家農業大學合作設立漢語教學中心;

海南大學與老撾巴巴薩技術學院合作設立海南大學老撾分校;

……

海南大學校長李建保說:“近年來, 海南大學順應高等教育國際化發展趨勢, 堅持‘立足海南, 面向全國, 輻射東南亞’的發展規劃, 加強國際合作交流, 牢牢抓住‘一帶一路’、海洋強國、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三大機遇, 大力推進國際化辦學, 重點加強與東南亞各國高校間的人才、科技和文化交流, 實現了跨越式的發展。 ”

措施落地 5年在校留學生達3000人

再次聚焦《方案》, 海南大學重任在肩, 致力國際合作辦學平臺建設, 加快提升教育國際化水準, 為實現辦好海大的目標, 一系列舉措將逐一落地。

楊志昕說:“下一步將加快推進觀瀾湖校區建設, 把海南大學-亞利桑那州立大學聯合國際旅遊學院打造成為世界一流的旅遊學科高端人才聚集地、智庫平臺和人才培養高地。 推進我省與美國亞利桑那州建立友好省州關係,為開展全方位合作搭建平臺。”

與此同時,海南大學將依託博鼇亞洲論壇、世界海南鄉團聯誼大會等,搭建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大學的交流合作平臺。重點與東南亞國家高校聯合辦學,使海南大學成為中國與東南亞國家交流合作的重要基地。

中外辦學將進一步擴大,據楊志昕介紹,海南大學爭取新增1個中外合作辦學機構、3-5個中外合作辦學項目,與境外高水準大學或研究機構建立國際聯合實驗室,設立和參與國際學術合作組織。

“引進來”,每年引進100人次外籍教師或專家學者來校授課或研修;“走出去”,每年派出教師出國(境)授課或研修100人。同時,積極擴大國際學生規模,爭取5年後國際學生規模達到3000人。

楊志昕表示,海南大學將緊抓“進一步擴大教育開放”這一重要歷史機遇期,申報國家學科創新引智基地,籌建國際合作實驗室,打造博士點國際交流平臺,提升學校國際競爭力及影響力,在教育國際化方面有所作為。

(南海網、南海網用戶端海口4月16日消息 南海網記者 任桐 胡麗齊)

推進我省與美國亞利桑那州建立友好省州關係,為開展全方位合作搭建平臺。”

與此同時,海南大學將依託博鼇亞洲論壇、世界海南鄉團聯誼大會等,搭建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大學的交流合作平臺。重點與東南亞國家高校聯合辦學,使海南大學成為中國與東南亞國家交流合作的重要基地。

中外辦學將進一步擴大,據楊志昕介紹,海南大學爭取新增1個中外合作辦學機構、3-5個中外合作辦學項目,與境外高水準大學或研究機構建立國際聯合實驗室,設立和參與國際學術合作組織。

“引進來”,每年引進100人次外籍教師或專家學者來校授課或研修;“走出去”,每年派出教師出國(境)授課或研修100人。同時,積極擴大國際學生規模,爭取5年後國際學生規模達到3000人。

楊志昕表示,海南大學將緊抓“進一步擴大教育開放”這一重要歷史機遇期,申報國家學科創新引智基地,籌建國際合作實驗室,打造博士點國際交流平臺,提升學校國際競爭力及影響力,在教育國際化方面有所作為。

(南海網、南海網用戶端海口4月16日消息 南海網記者 任桐 胡麗齊)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