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社區裡的兒歌王 17年自創百餘首兒歌、民謠

熊老正在創作中

南昌新聞網訊 “小學生, 要知曉, 交通安全很重要。 背書包, 上學校, 走路要走人行道。 見車輛, 早避讓, 儘量靠在路一旁……”一首朗朗上口的兒歌,

在英雄城傳唱開來。

在南昌有一位老人, 他從事教育工作38年, 退休後開始擔任社區義務宣傳員, 至今已有17個年頭, 並自創百餘首兒歌、民謠。 他就是社區裡的兒歌王熊子信。

自創百餘首兒歌、民謠

4月17日, 記者在東湖區上營坊社區見到今年77歲的熊子信時, 他正在家中編寫兒歌。 “如果兒歌被學生採用了, 我就特別開心, 我不圖別的, 只求學生能夠得到一點受益, 傳播一點正能量。 ”正在創作的熊子信低頭笑著說。

“寫兒歌思想性一定要強, 還要通俗易懂, 朗朗上口, 所以我寫的兒歌比較簡單。 ”熊子信告訴記者, 為了讓孩子們更容易接受新知識、新內容, 退休十幾年來他自創了百餘首兒歌、民謠。 同時, 為了宣傳文明行為,

他還為社區創作了社區之歌《社區居民心情好》, 深受社區居民的喜愛。

據瞭解, 2001年熊子信退休以後, 沒有閑著, 當起了孩子們的校外輔導員, 給孩子們課外輔導, 講故事, 東湖小學裡面的孩子都知道這位常來學校串門的“熊爺爺”。 學生們喜歡這位“熊爺爺”, 課餘時, 孩子們常常陪熊爺爺出壁報, 到熊爺爺家裡陪他聊天, 熊爺爺不僅是個“兒歌大王”, 也成了學生們心中的“孩子王”。

把寫兒歌當成一種人生樂趣

熊老膝下無兒無女、老伴也過世了, 但他卻從來不感到孤單。 講故事、出壁報、開講座、編兒歌……幾乎佔據了他退休以後的所有時間。 但他卻樂此不疲, 如今熊子信也在作品中融入了自己的創意, 將兒歌作出了新感覺,

儼然把寫兒歌當成了一種人生樂趣。

“過去聽到故事裡, 嫦娥奔月很美麗。 舞動長袖飛月宮, 環抱玉兔相伴隨……”熊子信朗誦完兒歌《嫦娥奔月真神奇》後告訴記者, “當時嫦娥三號衛星上天, 我想了下這個兒歌怎麼寫, 如果光寫衛星上天簡單幾句就講完了, 沒一點兒童情趣, 後來想了下就把古代的嫦娥奔月跟現代的衛星上天對照來寫, 這樣就比較有趣味了。 ”

“熊老從2001年退休回到社區以後, 一直很熱心地參與各種活動, 17年來堅持為社區服務, 早已把社區當成了自己的家。 ”上營坊社區書記胡建英說, “一年三節我們都會來看望他, 讓他體會到社區的關愛。 ”

雖然已是古稀之年, 但是熊子信告訴記者:“即使思維不再敏捷, 但是創作兒歌的這只筆不會放下。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