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驕傲!C919大型客機首飛的背後,有這麼多金華人才的努力

“舒姚涵同志:感謝您為建設c919大型客機事業所做出的突出貢獻——中國商飛公司”。 前幾日, 一條喜訊在金華人的朋友圈裡傳遞, 中國商飛頒發了“C919大型客機首飛貢獻獎章”, 6位蘭溪籍航空人獲此殊榮。 他們是祝國健, 王力, 童岳威, 舒姚涵, 吳驥, 姚遠。

2017年5月5日, C919大型客機101架機首飛成功, 目前在西安閻良繼續試飛任務;C919大型客機102架機於2017年12月17日首飛, 今年3月25日, 在上海浦東機場順利完成一架次的初始檢查試飛。 這是102架機首飛後的第五次試飛, 也是今年春節後的第一次試飛。

國產大飛機的夢, 中國人追逐了半個世紀;這一份情, 延續了五代航空人。 他們默默付出, 腳踏實地, 堅守崗位。 他們懷著初心加入航空事業, 他們, 將大飛機事業扛在肩上。 而這其中, 也有我們金華兒女的身影, 他們用自己的智慧和努力, 參與了C919的設計, 研發和銷售。

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他們!

↓↓↓

祝國健

2008年本科畢業加入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上海飛機設計研究院, 參加了ARJ21-700和C919兩個型號的設計, 目前在中國商飛美國分公司工程項目部任專案經理助理, 常駐洛杉磯, 為型號研製提供海外技術支援。

王力

2009年以碩士研究生的學歷加入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資訊化中心, 目前擔任資訊化中心ERP班組長, 主要負責ERP、MES、PDM等系統軟體實施。

圖左一為童岳威

童嶽威

2011年研究生畢業後加入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上海飛機設計研究院,參加了ARJ21-700和C919兩個型號研製,現在是C919機載軟硬體管理二級專案經理助理兼機載電子硬體管理三級專案主管,從事機載軟體與電子硬體工程管理和適航取證工作。

舒姚涵

2012年進入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上海飛機設計研究院,現任市場研究中心銷售工程室副主任,主要負責市場研究和產品銷售支援工作。他還是C919的宣傳冊模特。

吳驥

2015年研究生畢業後加入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上海飛機設計研究院,參與了C919和CR929的研製,為飛機提供測試和健康管理支援。

姚遠

2015年研究生畢業後加入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上海飛機設計研究院,參與C919與CR929型號的研製,先後負責C919飛機指示記錄系統、EWIS的適航取證工作,CR929飛機通信等專業的適航取證及PMO工作。

昨天,小布電話聯繫上六位元蘭溪籍優秀航空人之一的舒姚涵。他說,國產大飛機的研製每個參與者都付出了很多,自己做的都是分內事,不值得一提。真正值得驕傲的是我們國家的航空事業,我們的C919這樣的自主研製、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大飛機。對於C919目前的研製進展和表現,他充滿了自豪感。他告訴小布,接下來,C919將陸續生產出6架機進行試飛,再過幾年將可交付使用。

是的,也許要不了幾年時間,我們就可以乘坐C919客機來場說走就走的旅行了。相信每個中國人都對此充滿了期待!

除了獲“C919大型客機首飛貢獻獎章”的這六位

C919一飛沖天的背後

還有這些金華人才的努力!

↓↓↓

黃 翔

博士,南京航空航太大學航空宇航製造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導師,英屬哥倫比亞大學訪問教授,南京航空航太大學飛機裝配中心主任。從事飛機裝配、數位化測量和智慧製造等領域的教學和科研工作。黃翔教授所在的C919科研團隊承擔了140多項科研任務,攻克了多項難關。

趙鑫

1999年畢業於金華市第一中學,同年進入南京理工大學工程力學系,2003年畢業後,先後在西安飛機設計研究院、上海飛機設計研究院、中國商飛從事飛機強度設計工作。參與的型號主要有飛豹、大運、ARJ21新支線、C919大型客機等。2017年5月5號,在浦東機場第四跑道親眼目睹了大客的首飛。

包愷特

2010年開始參與C919大型客機的研製工作,主要負責中後機身壁板的發圖工作,保障完成大飛機下線前的一系列設計和計算工作。參與國內首個大型民用飛機複合材料壁板結構的設計和計算工作,並且參與了大型飛機精細化有限元建模工作,主要負責前機身細化模型的計算。完成C919飛機等機門和應急門運動機構建模仿真工作,保障應急門能正常開合。

張恒康

先後參於了ARJ21-700飛機及C919飛機的起落架設計。工作6年,見證了ARJ21-700飛機的取證及交付。C919飛機也成功飛上了藍天。起落架是飛機的安全起飛降落最重要的保證。

泰羅

04屆金中校友,同年考入中國民航大學飛行器動力工程專業本科學習。08年畢業後赴美攻讀研究生,2011年在Embry-Riddle航空大學航空工程專業取得碩士學位後即回國加入了中國商飛上海飛機設計研究院。其後的時光我都在上飛院結構部中後機身室參與機身結構的設計研發工作。參與C919飛機結構設計。

袁鑫

金華一中07屆校友,2014年4月,碩士畢業之際,進入位於上海的中國航空無線電電子研究所工作。從事適用於航空的電腦網路相關工作,不久即加入C919的網路交換機專案組。C919網路交換機是C919機上網路的核心部件,符合ARINC664協定,是設備與設備之間交換資訊的樞紐,包括了資料交換功能,內部終端功能及通信配置功能。為了能夠通過國際適航認證,整個網路交換機的設計、驗證及配置管理流程都符合Level A專案所需達到的技術水準。

馬思遙

東陽中學畢業的學生,是飛機製造的工作人員,是中國商飛公司大飛機製造的品質管制部技術人員,2008年畢業于東陽中學,考上北京航空航太大學,就讀於該校航空科學與工程學院,專業為工程力學(飛行器設計)方向。

點贊,為他們喝彩!

來源|金華新聞用戶端 金華新聞網

作者|方宏 何麗萍等

編輯|陳寒 盧奕仿

圖左一為童岳威

童嶽威

2011年研究生畢業後加入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上海飛機設計研究院,參加了ARJ21-700和C919兩個型號研製,現在是C919機載軟硬體管理二級專案經理助理兼機載電子硬體管理三級專案主管,從事機載軟體與電子硬體工程管理和適航取證工作。

舒姚涵

2012年進入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上海飛機設計研究院,現任市場研究中心銷售工程室副主任,主要負責市場研究和產品銷售支援工作。他還是C919的宣傳冊模特。

吳驥

2015年研究生畢業後加入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上海飛機設計研究院,參與了C919和CR929的研製,為飛機提供測試和健康管理支援。

姚遠

2015年研究生畢業後加入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上海飛機設計研究院,參與C919與CR929型號的研製,先後負責C919飛機指示記錄系統、EWIS的適航取證工作,CR929飛機通信等專業的適航取證及PMO工作。

昨天,小布電話聯繫上六位元蘭溪籍優秀航空人之一的舒姚涵。他說,國產大飛機的研製每個參與者都付出了很多,自己做的都是分內事,不值得一提。真正值得驕傲的是我們國家的航空事業,我們的C919這樣的自主研製、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大飛機。對於C919目前的研製進展和表現,他充滿了自豪感。他告訴小布,接下來,C919將陸續生產出6架機進行試飛,再過幾年將可交付使用。

是的,也許要不了幾年時間,我們就可以乘坐C919客機來場說走就走的旅行了。相信每個中國人都對此充滿了期待!

除了獲“C919大型客機首飛貢獻獎章”的這六位

C919一飛沖天的背後

還有這些金華人才的努力!

↓↓↓

黃 翔

博士,南京航空航太大學航空宇航製造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導師,英屬哥倫比亞大學訪問教授,南京航空航太大學飛機裝配中心主任。從事飛機裝配、數位化測量和智慧製造等領域的教學和科研工作。黃翔教授所在的C919科研團隊承擔了140多項科研任務,攻克了多項難關。

趙鑫

1999年畢業於金華市第一中學,同年進入南京理工大學工程力學系,2003年畢業後,先後在西安飛機設計研究院、上海飛機設計研究院、中國商飛從事飛機強度設計工作。參與的型號主要有飛豹、大運、ARJ21新支線、C919大型客機等。2017年5月5號,在浦東機場第四跑道親眼目睹了大客的首飛。

包愷特

2010年開始參與C919大型客機的研製工作,主要負責中後機身壁板的發圖工作,保障完成大飛機下線前的一系列設計和計算工作。參與國內首個大型民用飛機複合材料壁板結構的設計和計算工作,並且參與了大型飛機精細化有限元建模工作,主要負責前機身細化模型的計算。完成C919飛機等機門和應急門運動機構建模仿真工作,保障應急門能正常開合。

張恒康

先後參於了ARJ21-700飛機及C919飛機的起落架設計。工作6年,見證了ARJ21-700飛機的取證及交付。C919飛機也成功飛上了藍天。起落架是飛機的安全起飛降落最重要的保證。

泰羅

04屆金中校友,同年考入中國民航大學飛行器動力工程專業本科學習。08年畢業後赴美攻讀研究生,2011年在Embry-Riddle航空大學航空工程專業取得碩士學位後即回國加入了中國商飛上海飛機設計研究院。其後的時光我都在上飛院結構部中後機身室參與機身結構的設計研發工作。參與C919飛機結構設計。

袁鑫

金華一中07屆校友,2014年4月,碩士畢業之際,進入位於上海的中國航空無線電電子研究所工作。從事適用於航空的電腦網路相關工作,不久即加入C919的網路交換機專案組。C919網路交換機是C919機上網路的核心部件,符合ARINC664協定,是設備與設備之間交換資訊的樞紐,包括了資料交換功能,內部終端功能及通信配置功能。為了能夠通過國際適航認證,整個網路交換機的設計、驗證及配置管理流程都符合Level A專案所需達到的技術水準。

馬思遙

東陽中學畢業的學生,是飛機製造的工作人員,是中國商飛公司大飛機製造的品質管制部技術人員,2008年畢業于東陽中學,考上北京航空航太大學,就讀於該校航空科學與工程學院,專業為工程力學(飛行器設計)方向。

點贊,為他們喝彩!

來源|金華新聞用戶端 金華新聞網

作者|方宏 何麗萍等

編輯|陳寒 盧奕仿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