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四輩五口人住著70平米 但97歲奶奶比誰都幸福

孫子孫媳照顧奶奶無微不至

鳳凰社區97歲高齡老人王玉珍面色紅潤, 每每有人問她為啥這麼長壽時, 王玉珍總是為自己的兒媳婦和孫媳婦豎起大拇指點贊:“長壽是因為兒媳婦和孫媳婦伺候得好。

”4月17日, 瀋陽晚報、沈報融媒記者採訪了四世同堂的王玉珍一家。

四世同堂 孫媳婦照顧兩位老人

王玉珍家老少四輩五口人生活在70平方米的雙室回遷房中。 8時, 王玉珍正在床上閉目養神, 聽到有敲門聲, 趕緊坐起來, 向孫媳婦孟霞示意, 要洗臉梳頭打扮一下。 孟霞用盆接了些涼水, 又往裡倒了一些開水, 用手試了試, 不涼不熱, 把臉盆端到屋子裡, 用毛巾輕輕地給王玉珍擦臉。

孫子付永勝是一家的經濟支柱, 靠開計程車掙錢。 趁著沒出車的工夫, 付永勝拿起梳子給奶奶梳起頭來。 王玉珍的兒媳符淑華也過來給王玉珍按摩胳膊, 不時詢問:“媽, 你覺得舒服不?”王玉珍非常滿足地點點頭,

沉浸在幸福之中。

付永勝說:“我工作忙, 早出晚歸, 我媽和我奶都靠我媳婦照顧, 孩子上學放學這些學習、生活上的事, 也都是我媳婦來管。 她非常不容易, 從沒有一句怨言, 單就照顧老人這一點, 如今不少人都做不到像她那樣, 大家都說我找了個孝順的好媳婦。 ”

耳濡目染 跟著婆婆學會了孝順

梳洗打扮一番後, 王玉珍心情美美的, 高高興興地講起了自己家的故事。 王玉珍是地地道道的瀋陽人, 只生了一個孩子, 老伴已經去世將近40年了。 這麼多年, 都是兒子和兒媳照顧她, 王玉珍沒有什麼經濟來源, 鳳凰社區為她申請辦理了低保。

王玉珍說:“經濟上我是靠低保金生活, 除了生活和買藥所剩無幾,

但是精神上我是非常富有的, 因為這個家讓我感覺很溫暖, 心情好了, 才能長壽。 錢掙多掙少都不重要, 兒孫們都孝順, 這是對我最大的安慰。 ”王玉珍一直跟著兒子兒媳生活在一起, 兒子得肺癌去世後, 兒媳仍然不離不棄, 一心照顧老人。 兒媳還把主臥室一間給了老婆婆住, 自己住在廳裡, 一住就是40年。 兒媳如今已年近70歲了, 患有高血壓, 也到了需要人照顧的時候。

王玉珍與兒媳的感情非常好, 從兒媳過門那天起, 她就把兒媳看成了親女兒。 當王玉珍老了的時候, 兒媳也非常用心地照顧。 好家風代代傳, 這一切都被孫媳婦孟霞看在眼裡, 她也把孝順放在了首位。 要強的她8年前經過再三考慮, 把工作辭了, 專門在家照顧兩位老人。

獲得好評為“最美孫媳婦” 點贊

王玉珍家的故事在整個鳳凰社區甚至陵西地區都被傳為佳話。 都說三個女人一台戲, 在王玉珍家, 這台戲唱得非常精彩。 孝順像接力棒一樣, 傳到孫媳婦的手中, 對於80後孟霞來說, 她放棄了很多玩樂的時光, 甚至放棄了幹事業的打拼機會, 把最美的時光都放在了照顧老人身上。 孟霞說:“從28歲起我就專心照顧她們, 一點都不後悔, 跟朋友玩只是休閒, 少玩幾次缺少不了什麼;工作沒有了, 以後我可以再找, 但是最不能等的就是孝敬老人, 她們在的時候, 我覺得應該盡心盡力。 ”

全家的飲食習慣都隨著王玉珍老人走, 老人愛吃燉菜, 爛爛乎乎的, 全家就以燉菜為主。 老人像小孩一樣, 並不是簡單的生活上的照顧。

王玉珍經常白天睡覺, 晚上精神, 半夜起床, 孟霞就半夜起來陪著她, 給她做吃的, 陪她聊天, 等她睡了, 孟霞再睡。 孟霞覺得, 能讓她們身體好比什麼都重要。

鳳凰社區書記鄧穎認為, 王玉珍家的故事非常鮮活、感人。 目前養老模式依然以家庭養老居多, 老人在的時候, 晚輩盡孝比什麼都重要, 尤其要為80後的“最美孫媳婦”點贊!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