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南陽市計生工作會傳出惠民好消息

龍騰南陽訊 我市計劃生育工作又出利好政策:今年年底, 全市公共場所母嬰設施配置率將達到80%以上;繼續實施免費孕前檢查、產前篩查診斷和新生兒疾病篩查診斷;逐步形成覆蓋城鄉的基層醫養結合服務網路,

養老機構與醫療機構合作協定簽訂率將達100%……這是4月17日記者從全市計劃生育工作會上瞭解到的。

新常態――全面二孩平穩實施

去年, 我市開展計劃生育“放管服”整改, 簡化手續, 方便群眾, 全年辦理生育登記6.6萬例, 其中二孩生育登記3.6萬例。 同時加強婦幼人才培養和危急重症臨床救治能力建設, 健全轉診救治網路, 築牢了母嬰安全防線。 全市全年住院分娩出生人數9.45萬人, 其中二孩占比51%。

今年, 我市將繼續堅持優質服務, 努力為落實全面二孩政策提供技術支持。 繼續實施免費孕前優生健康檢查, 開展產前篩查診斷和新生兒疾病篩查診斷,

不斷降低出生缺陷發生率;完善孕產婦和新生兒危重症轉診、會診網路和機制, 開通婦幼危重病人轉診綠色通道, 保證孕齡婦女能夠生得出、生得好。

我市還將依法徵收和管理社會撫養費, 做到應徵必征、應徵盡征, 堅決杜絕不作為、慢作為;全面落實計生家庭獎勵扶助政策, 確保農村計生家庭獎勵扶助、城市計生家庭獎勵扶助和特殊計生家庭特別扶助“三項制度”落實率達到100%;鞏固計劃生育特殊家庭連絡人制度、就醫“綠色通道”和家庭醫生簽約服務“三個全覆蓋”;落實生育假、護理假、獨生子女陪護假等獎勵措施;嚴厲打擊“兩非”行為, 促進出生人口性別比趨於平衡。

新發展――公共場所要建“媽咪小屋”

為切實保障母嬰權益,

根據《南陽市關於加快推進母嬰設施建設的實施方案》, 我市將在經常有母嬰逗留且建築面積超過1萬平方米或日人流量超過1萬人的交通樞紐(含一級道路客運站等)、商業中心、醫院、公共文化場館、商務樓宇、工業園區、4A級以上旅遊景區及遊覽娛樂等公共場所,應當建立使用面積一般不少於10平方米的獨立母嬰室,並配備基本設施。

女職工比較多的用人單位應根據女職工的需要,建立女職工休息哺乳室等設施;火車等移動空間,應按要求配置母嬰設施或提供便利服務。

母嬰設施應統一標識,設置醒目的導向標誌;標識名稱建議統一定為“媽咪小屋”,也可使用其它統一規範的名稱,如“母嬰室”等。 鼓勵各地因地制宜設置母嬰候乘廳(區)、母嬰專座等。

在乘車、登機和檢票口針對孕期、哺乳期婦女,以及攜帶嬰幼兒的乘客提供綠色服務通道或便利服務。

此外, 我市還將全面落實包括生育支持、幼兒養育、青少年發展、老人贍養等鼓勵群眾按政策生育的支持措施, 努力為落實全面二孩政策創造條件。

新趨勢――醫養結合覆蓋城鄉

去年, 全市確定醫養結合試點縣區8個, 醫養結合試點專案單位17個, 建立醫養結合試點單位40家, 開展醫養服務床位1200張, 從事醫養服務人員357人, 老年人入住比例達到71%, 高於全國養老院平均入住率19個百分點。

今年, 各縣區要將醫養結合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 做好醫養結合產業規劃佈局;建設一批依託社區、面向居家養老的社區醫養結合服務中心,

逐步形成覆蓋城鄉的基層醫養結合服務網路, 養老機構與醫療機構合作協定簽訂率要達100%;各縣將對2017年確定的1家縣級醫養結合試點單位、2家鄉級試點單位進行升級上檔;其他有條件的縣區, 鄉級醫療機構醫養結合工作要全面鋪開。

同時, 我市還將深入推進生育登記服務, 落實一次辦結要求和首問負責制、委託辦理制等便民服務措施;加強人口基礎資訊管理;開展流動人口基本公共衛生計生服務均等化示範縣(區)和計劃生育示範社區創建活動, 加強流動人口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試點、流動人口社會整合試點工作, 繼續做好流動人口資訊採集、動態監測和統計分析;繼續推進留守兒童和流動人口育齡婦女健康關愛工作。

南陽報業傳媒集團全媒體記者 段平

南陽報業傳媒集團全媒體記者 段平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