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來到清遠,怎能不去走一遭千年古棧道,拜一拜千年古寺?

每當有人問我清城有什麼好去處,

推薦的幾個裡面總是繞不開飛來寺,

這裡山清水秀, 尺樹寸泓,

很值得一來再來而使心曠神怡。

千年古棧道

坐207路公車到達白廟總站, 沿江出發, 經過白廟碼頭就可以進入一條蔥蔥蘢蘢的林間小道, 雖說可以直接在白廟碼頭坐船走水路到飛來寺, 可是我還是強烈建議走一走這少有人跡的陸路。

據1993版《清遠縣誌》記載, 清遠飛來峽棧道建於北宋嘉祐六年, 即1061年, 共有棧道70處, 至今已有千年歷史, 期間修葺多次, 才能保持我們今天看到的風貌, 且當地可能遺留大量歷史古跡。

徒步古棧道, 沿途會遇到多處山澗, 還有山澗之上的石拱橋, 這些石拱橋均由石塊砌成, 橋身雖歷經滄桑和風雨, 仍舊非常堅固。 一路上有幾座供人休憩的小亭, 還有幾座精緻的石橋, 在這疊青瀉翠的山林之中, 顯得與眾不同。

徐徐行走其中, 陽光被綠意阻攔,

微風被林木濾涼, 鳥兒在枝頭高歌, 偶有船隻轟轟駛過, 只感覺世俗內外皆在此處, 不由得心緒愈寧。

這條棧道要走上四、五十分鐘左右,直到看到觀音石像、龍紋扶欄,那飛來寺也就在前面了。

千年古寺

清遠飛來寺作為嶺南文化之城名片上的瑰寶,至今已有近1500年的歷史。寺院作為宗教活動場所,為信眾提供信仰的載體,承擔著弘法、傳承文化、公益慈善等社會功能。

清遠飛來寺早在西漢時期就被命名為第十九福地,歷代高僧,達摩、惠能、鑒真都曾在此卓錫。文人韓愈、蘇軾、袁枚等也在此留下珍貴題詠。

飛來寺依山面水,兩峰相夾,臨江雄踞,氣勢迫人。它始建於西元520年,至今已有1498年歷史,相傳它從安徽舒州飛來此地,是一個充滿著神奇傳說的名寺。

行至寺廟門前,方能體會到遠觀所感受不到的莊嚴和肅穆,石階中間的龍雕細緻傳神,廟宇的簷角展翅欲飛。步上石階,回首望去,青山綠水綿延不絕,這第十九福地果真靈氣非凡。

經過天王殿,其餘殿閣映入眼簾,環顧一周,廟宇呈四合之態,冉冉檀香透著佛性,渺渺梵音聲聲入耳,讓人不禁心神一正!

沿著年歲久遠、隱隱透著青苔的石階迂回而上,越過山腳的廟宇,殿閣的屋簷雕飾清晰可見,無一不精細妥帖。

青磚黛瓦,古樹蒼翠,陣陣梵音不絕於耳,股股檀香繚繞鼻端,讓人不自覺就心靜神寧下來。

古寺景觀

在寺院側面有臨江石台,當年蘇東坡曾在此觀江垂釣,是領略江景的好地方。對岸的凝碧灣,一灣碧水,翠竹搖曳,魚翁撒網、寺院鐘聲、雖響猶靜,充滿了自然韻昧。

寺院後山上還有九級飛瀑、歸猿洞、蝠鼠岩以及道家七十二福地中的第十九福地遺址等,其中第十九福地是俯瞰飛來峽壯麗風光的上佳地點。

山上的飛來禪寺當得一觀,山林小路也別有意趣。登至讀書亭,可以暫且歇一歇腳,因為其上更有一段不短的石階,也可在此處觀景,山腳的廟宇在林木的遮蓋下隱隱綽綽,古意盎然。

越過讀書亭,唯有一條石階可以向上,石階一眼望不到頭,所幸不算陡峭,幾分鐘後會有一個分岔口。

這是往右的路,相對平緩,行走其上不算費力,就是比較迂折,用時較久。

往左的路比較陡峭,但是要短上許多,還可以到蒼雪涯。

殊途同歸,最終都會到飛來禪寺。歷經千百年的日曬雨淋,這裡早已鏽痕斑斑,但風韻猶在。

小小的禪寺,當初庇護了多少寒士隱士呢?日以繼夜地吟誦經文、祈禱國泰民安,如今,當是如願了吧。

從此處再往下望,端的是秀麗無雙,靈韻十足。有道是“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我看此處,就像這樣的地方。

回程不願再走,便可以坐船,有大船也有小船,小小的木船猶如一葉輕舟,北江沿岸風光盡收眼底,雖然水速不快,但裝了小馬達的木船輕快至極,也有幾分“輕舟已過萬重山”之感。

地址:飛來寺在清遠北江小三峽之飛來峽右岸

水路:白廟碼頭或對面的五一碼頭皆可坐船

陸路:白廟碼頭這一邊的古棧道

門票:無

(PS:前段時間開始這裡還提供素齋哦~)

這條棧道要走上四、五十分鐘左右,直到看到觀音石像、龍紋扶欄,那飛來寺也就在前面了。

千年古寺

清遠飛來寺作為嶺南文化之城名片上的瑰寶,至今已有近1500年的歷史。寺院作為宗教活動場所,為信眾提供信仰的載體,承擔著弘法、傳承文化、公益慈善等社會功能。

清遠飛來寺早在西漢時期就被命名為第十九福地,歷代高僧,達摩、惠能、鑒真都曾在此卓錫。文人韓愈、蘇軾、袁枚等也在此留下珍貴題詠。

飛來寺依山面水,兩峰相夾,臨江雄踞,氣勢迫人。它始建於西元520年,至今已有1498年歷史,相傳它從安徽舒州飛來此地,是一個充滿著神奇傳說的名寺。

行至寺廟門前,方能體會到遠觀所感受不到的莊嚴和肅穆,石階中間的龍雕細緻傳神,廟宇的簷角展翅欲飛。步上石階,回首望去,青山綠水綿延不絕,這第十九福地果真靈氣非凡。

經過天王殿,其餘殿閣映入眼簾,環顧一周,廟宇呈四合之態,冉冉檀香透著佛性,渺渺梵音聲聲入耳,讓人不禁心神一正!

沿著年歲久遠、隱隱透著青苔的石階迂回而上,越過山腳的廟宇,殿閣的屋簷雕飾清晰可見,無一不精細妥帖。

青磚黛瓦,古樹蒼翠,陣陣梵音不絕於耳,股股檀香繚繞鼻端,讓人不自覺就心靜神寧下來。

古寺景觀

在寺院側面有臨江石台,當年蘇東坡曾在此觀江垂釣,是領略江景的好地方。對岸的凝碧灣,一灣碧水,翠竹搖曳,魚翁撒網、寺院鐘聲、雖響猶靜,充滿了自然韻昧。

寺院後山上還有九級飛瀑、歸猿洞、蝠鼠岩以及道家七十二福地中的第十九福地遺址等,其中第十九福地是俯瞰飛來峽壯麗風光的上佳地點。

山上的飛來禪寺當得一觀,山林小路也別有意趣。登至讀書亭,可以暫且歇一歇腳,因為其上更有一段不短的石階,也可在此處觀景,山腳的廟宇在林木的遮蓋下隱隱綽綽,古意盎然。

越過讀書亭,唯有一條石階可以向上,石階一眼望不到頭,所幸不算陡峭,幾分鐘後會有一個分岔口。

這是往右的路,相對平緩,行走其上不算費力,就是比較迂折,用時較久。

往左的路比較陡峭,但是要短上許多,還可以到蒼雪涯。

殊途同歸,最終都會到飛來禪寺。歷經千百年的日曬雨淋,這裡早已鏽痕斑斑,但風韻猶在。

小小的禪寺,當初庇護了多少寒士隱士呢?日以繼夜地吟誦經文、祈禱國泰民安,如今,當是如願了吧。

從此處再往下望,端的是秀麗無雙,靈韻十足。有道是“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我看此處,就像這樣的地方。

回程不願再走,便可以坐船,有大船也有小船,小小的木船猶如一葉輕舟,北江沿岸風光盡收眼底,雖然水速不快,但裝了小馬達的木船輕快至極,也有幾分“輕舟已過萬重山”之感。

地址:飛來寺在清遠北江小三峽之飛來峽右岸

水路:白廟碼頭或對面的五一碼頭皆可坐船

陸路:白廟碼頭這一邊的古棧道

門票:無

(PS:前段時間開始這裡還提供素齋哦~)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