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楊建忠:36載傾情家鄉生態建設

本報記者趙彩芬通訊員劉輝

眼下正值新一輪的春季植樹造林期, 見到崇禮區造林站站長楊建忠時, 他正在山上指導工人整地、挖坑,

鞋子、褲腳滿是灰塵。

楊建忠從事林業工作已有36個年頭。 今年56歲的他上過多少次山根本數不清。 “楊站長雖然年紀大, 但他常年在山上工作, 對全區大大小小的山頭都十分熟悉, 上山下山比我們都走得快、走得穩。 ”在站裡, 楊建忠是年輕同志們學習的榜樣。

從1982年到區林業局工作後, 楊建忠接到的第一個長期任務就是野外資源調查。 “當時工作節奏很快, 白天徒步上山測量樹木面積、蓄積量、生長量, 晚上回家連夜進行資料整理。 ”楊建忠回憶說, 工作雖苦, 但作為土生土長的崇禮人, 覺得這份工作挺有意義。

2007年, 楊建忠任造林站站長, 負責全區生態建設具體工作。 那時正是崇禮區造林起步階段, 除京津風沙源工程外, 全區還幾乎同步實施了“增綠添彩”、清水河上游治理、廊道綠化、京冀水源林專案、申奧綠化、儲備林等工程,

他與站內同志們一起吃住在基層, 每天早出晚歸為重點工程做規劃設計、技術指導, 並先後六年代表我市接受省森林淨增量考核。 在此期間, 他大力推廣容器苗造林、ABT生根粉浸根造林技術, 全區成林成活率、保存率有了大的提高。

2013年, 得知北京攜手張家口申辦2022年冬奧會, 崇禮區被確定為賽事核心區的消息, 楊建忠覺得肩上的擔子更重了。 轉年, 崇禮區在張承高速沿線和各大雪場周邊實施3萬畝重點綠化工程, 在時間緊、任務重的情況下, 楊建忠帶隊組建15人的技術小組, 全面組織檢查、督導和施工管理。 栽植的苗木基本為1.5米以上的大苗,

程式相對複雜, 技術含量也更高。 為確保如期完工, 楊建忠一方面協助施工單位組織勞動力, 另一方面帶領技術人員對苗木逐一進行檢驗, 及時清退不合格、不合規苗木, 當年成活率達到了90%以上。

“三北”防護林工程、京津風沙源治理專案、重點廊道綠化工程、儲備林工程、京冀水源林工程……這些年, 楊建忠參與實施的造林項目不計其數。 像他參與的重點工程一樣, 楊建忠獲得的榮譽也很多:省林業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崇禮區勞動模範, 市五一勞動獎章……握著一張張“成績單”, 楊建忠沒有自滿, 他說:“我快要60歲了, 帶好隊伍, 讓更多人有意願也有能力做好造林工作, 是我現在最大的心願。 ”春風吹過, 桃李吐萼, 綠葉萌發。

看著漫山的林木, 楊建中的臉上寫滿驕傲。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