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國際>正文

美國制裁中興用心險惡,民族企業需自強

孫立鵬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美國所

美國東部時間4月16日, 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宣佈啟動“禁止令”, 禁止美國公司對中興出口通訊零部件、軟體、硬體及相關技術,

並限制中興在美相關出口經營活動。 制裁期高達7年, 直到2025年3月13日結束。

2017年3月, 針對中興“非法”向伊朗和朝鮮出口通訊設備一事, 美國政府與中興達成初步和解協議。 中興認可支付11.9億美元罰金, 美政府同意“暫緩執行7年的出口禁運”, 但如果中國未滿足協議條款, 或再次違反《出口管理條例》, 則禁令會被再次啟動。

因此, 美國商務部以中興2016年發佈“虛假”聲明、2017年沒有對相關內部員工進行有效處罰、未滿足和解協定內容為由, 正式宣佈對其實行出口限制措施。

醉翁之意不在酒

美國制裁中興的時間點耐人尋味。 在中美經濟關係愈發緊張之際, 美方此舉已超出單純的商業和經濟範疇, 具有政治意圖。 蓄謀已久、有備而來。

遏制中國經濟崛起。 近來, 美國緊抓中美貿易失衡問題不放, 以智慧財產權為藉口, 悍然掄起關稅大棒, 特朗普更揚言進一步貿易報復。 在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將對華關稅初步清單直指《中國製造2025》背景下, 美國商務部對中興的制裁,

更是在“精准打擊”中國高科技競爭力。

中美經貿爭端升級, 從表面看是逆差問題, 美國需要對華經貿發難的藉口;從中層看是競爭問題, 美國需要保持經濟和科技的全球競爭優勢;從深層看是戰略問題, 美國遏制中國經濟發展的戰略需要日益迫切。

獲得對華施壓的更多砝碼。 面對特朗普對華經貿關稅施壓, 中國對等貿易反制迅速而有力, 美國沒有占到絲毫便宜。 美國制裁中興, 希望通過威脅中國半導體、通信裝備的上游產業鏈, 拿住中國經濟“軟肋”, 獲得更多談判施壓砝碼, 迫使中國全面經濟讓步。

鞏固國內政治支持。 目前, 特朗普對華經貿施壓的“回火效應”已經顯現。 農民、製造商協會、零售商團體、部分國會議員均表達了對特朗普關稅政策的強烈不滿,

認為會傷及美國自身。

特朗普另闢蹊徑, 通過限制高科技出口政策, 既打擊中國企業, 又不傷及國內經濟, 更容易凝聚國內共識。 尤其是, 通過對華經貿強硬, 轉移國內“通俄門”、“騷擾門”、中期選舉迫近的矛盾焦點, 獲得更多國內政治支持。

威脅警報已拉響

企業或行業利益將遭受嚴重衝擊。 據路透社報導, 中興網路設備、智慧手機等產品, 有25%-30%的零部件需要從美國公司進口。 目前, 美國已經把中國高科技企業作為經貿打擊的“靶子”, 對中興的產品設計、生產規劃、製造銷售等各環節造成嚴重的衝擊, 也將影響到中興的國際化發展和佈局。

此外, 中興等通信企業對美國晶片等零部件產品較為依賴。 美國制裁中興, 從上游“做文章”, 對我國整個行業的產業鏈產生十分不利影響。

中美經貿爭端將進一步升級。 早在去年, 美國已經處罰中興, 此事件完全可以就此結束。 但美國政府不依不饒, 對華經貿強硬沒有收手的意思。

早在今年1月, 美國就已經進行了對華貿易措施的跨部門評估。建議如果中美貿易爭端升級,就把限制對華高科技產品出口,作為對華施壓“組合拳”的重要一環。未來,特朗普政府不排除在限制中企赴美投資、收緊對華簽證等問題上繼續做文章。中美經貿關係轉圜,正在因為美國的一意孤行變得困難。

合作、反制需“兩手硬”

經貿問題,由於其可談判、可協商性,一直發揮中美關係的“壓艙石”作用,凸顯了合作的一面。自特朗普執政以來,其整個經濟團隊的對華“鷹派”立場、零和博弈思維,正把中美經濟關係推向競爭、博弈、甚至是貿易戰的一面。中興事件再次讓我們警醒,必須做兩手準備,爭取最好結果,做最壞準備。

一方面,盡最大努力。雖然美國連續對華下“黑手”,導致中美談判磋商機會在縮小,但“視窗”依然存在。我們需要保持最大程度的戰略定力和耐心。處理複雜的中美經濟關係,談判是雙贏的結果,更是解決問題的唯一正確方法。中方談判大門始終向美國敞開著。

另一方面,做最壞準備。如果美國仍變本加厲,損害中國經濟和戰略利益,中國必有所表示,以牙還牙,堅決採取自衛反制措施。部分美國跨國企業一邊在華經商賺錢、一邊回國抱怨中國市場環境。針對這些企業“吃飯砸鍋”行為,中國不會忘記。此外,美國對華大量的服務貿易順差,也為我們採取反制措施提供了巨大空間。(責任編輯 郭素萍)

責編:蔣新宇

美國就已經進行了對華貿易措施的跨部門評估。建議如果中美貿易爭端升級,就把限制對華高科技產品出口,作為對華施壓“組合拳”的重要一環。未來,特朗普政府不排除在限制中企赴美投資、收緊對華簽證等問題上繼續做文章。中美經貿關係轉圜,正在因為美國的一意孤行變得困難。

合作、反制需“兩手硬”

經貿問題,由於其可談判、可協商性,一直發揮中美關係的“壓艙石”作用,凸顯了合作的一面。自特朗普執政以來,其整個經濟團隊的對華“鷹派”立場、零和博弈思維,正把中美經濟關係推向競爭、博弈、甚至是貿易戰的一面。中興事件再次讓我們警醒,必須做兩手準備,爭取最好結果,做最壞準備。

一方面,盡最大努力。雖然美國連續對華下“黑手”,導致中美談判磋商機會在縮小,但“視窗”依然存在。我們需要保持最大程度的戰略定力和耐心。處理複雜的中美經濟關係,談判是雙贏的結果,更是解決問題的唯一正確方法。中方談判大門始終向美國敞開著。

另一方面,做最壞準備。如果美國仍變本加厲,損害中國經濟和戰略利益,中國必有所表示,以牙還牙,堅決採取自衛反制措施。部分美國跨國企業一邊在華經商賺錢、一邊回國抱怨中國市場環境。針對這些企業“吃飯砸鍋”行為,中國不會忘記。此外,美國對華大量的服務貿易順差,也為我們採取反制措施提供了巨大空間。(責任編輯 郭素萍)

責編:蔣新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