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保定:一人,一座塔,一部望遠鏡,一看就是十多年

冬去春來, 淶源縣南屯鎮南山上萬木吐綠, 生機盎然。 護林員老孫一遍遍在山頂瞭望巡視, 查看有無險情。 老孫說, 從今年正月十五起, 南山進入防火重點時期, 他帶著鋪蓋住進了七八平米的瞭望塔, 吃住都在塔里, 全天不離工作崗位, 保證林木安全。

孫乃龍今年60歲, 他被人稱作“老孫”除了因為年紀大, 另一個原因就是資格老。 “我做瞭望員少說也有十五六年了, 一開始沒有建塔時, 我就爬樹、爬梯子查看險情。 ”2008年, 鎮上決定在南山山頂上建設瞭望塔, 方便護林巡視, 老孫主動請纓上了山。 “別人沒做過這個工作,

方位地形都不熟悉, 一旦著火說不清是哪兒, 那可就糟啦!”老孫說。 為了能準確掌握南屯鎮每片林地的位置、地標建築、地貌, 老孫自製台盤, 設置地標, 晝夜對照, 一來二去很快記准了位置。 這些年, 他腦海裡形成了一張活地圖, 遇到火情, 他總能準確報告位置。 “做防火瞭望員, 最要緊的就是眼勤腿勤, 不留心看著山下的動靜, 咋能發現哪兒有火情?不把山裡的地形記熟了, 咋報告著火的地點?站在山上能瞭望到周圍6、7個鄉鎮, 我也幫他們看著點, 要是周圍鄉鎮著火了我就立刻報告。 ”老孫回憶說, 2012年的一天, 他在瞭望時發現一處火情, 當時手機沒電了, 對講機偏偏又出了故障, 為了第一時間把火情傳遞到鎮上, 他走近路穿山,
一路狂奔到了鎮防火指揮部報告。 報告完險情, 老孫才發現他的臉和手都被荊棘劃破了, 火辣辣的疼。 雖然和記者聊著天, 但老孫的步伐卻沒有停, “幹這活兒, 費眼、費心, 還費鞋, 我這解放鞋個把月就得換一雙, 這些年怎麼也穿壞過上百雙鞋了。 ”老孫笑著說。

老孫說, 自己的家就在南屯鎮上, 非重點時期, 每天早晨他八點到瞭望塔, 晚上一般等到了深夜村民們都入睡了才下山, 來回數千米的山路, 全靠兩隻腳。 “過春節清明節放炮的多, 我也得留著心, 要是有火情趕緊報告。 這些年我都沒有和家人一起吃過年夜飯, 家裡人也總覺得我這工作太辛苦, 但我一想到這份工作的責任和意義都十分重大, 也就不怕苦了。 這兩年塔里通了電,

由簡易房換成了水泥房, 由自己做飯改為鎮上送飯, 條件好了不少, 自己更要專心工作, 守護好這片山林。 ”老孫說。

編輯:婷婷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