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每日科技速遞」袁隆平:向畝產1200公斤攻關

袁隆平:向畝產1200公斤攻關

4月12日, 習近平冒著30多攝氏度的高溫來到國家南繁科研育種基地, 走進“超優千號”超級水稻展示田, 察看水稻長勢。

他同袁隆平院士等農業科技人員親切交談, 瞭解了水稻育制種產業發展和推廣情況。 “超級雜交稻大面積畝產1200公斤和海水雜交稻研發成功這兩大目標, 就是我的團隊當前努力的方向。 ”袁隆平希望在2020年能夠實現目標。

——新浪網

春夏潮流趨勢發佈展在京舉辦

用“大資料”尋找潮流搭配

“YO!100自有一套”2018春夏潮流趨勢發佈展近日在北京三裡屯太古裡舉辦。 主辦方表示, 該展旨在鼓勵年輕人打破規則和偏見, 助力本土潮流產業發展。 此次發佈展上, 國內電商平臺有貨推出了100套穿搭。 據介紹, 這些都是根據秀場、品牌訂貨會資料、電商消費資料等, 為消費者總結出的當季潮流搭配風格, 並將風格細化, 將趨勢下沉到實用層。

——中新網

中小學生陽光體育系列活動之

數獨比賽在北京舉辦

4月4日, 2018年北京市中小學生陽光體育系列活動——數獨比賽在石景山體育館舉行。 自2013年起, 數獨運動就是陽光體育運動的專案之一, 今年的賽事由北京市數獨運動協會和北京市教委首次合作主辦, 在比賽中脫穎而出的優秀選手將有機會參加本年度的數獨世錦賽。

——中新網

前3月北京PM2.5濃度同比下降超三成

生態環境部4月13日發佈了今年前3個月全國和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區域及直轄市、省會城市、計畫單列市空氣品質狀況: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75.5%,

同比上升3.0個百分點;PM2.5濃度為56微克/立方米, 同比下降9.7%。 1—3月, 北京市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67.4%, 同比上升10.7個百分點;PM2.5濃度為57微克/立方米, 同比下降32.1%。

——《人民日報》

浦西首條濱江公交線將延伸至長華路華涇路

浦西第一條特設浦江濱江公交線——浦西濱江1路, 自開通以來“上座率”持續上揚。 運營方“趁熱打鐵”, 4月16日起, 浦西濱江1路將進一步深入至長華路華涇路, 營運車輛增至15輛。 此舉直接打通徐匯區南部華涇地區至市中心區的連接, 將極大方便眾多新村社區居民的出行。

——解放網

鳥類生存環境逐漸好轉

喜鵲回歸鬧市為上海生態加分

10年前, 上海發起了“尋找喜鵲”“呼喚喜鵲”“留住喜鵲”活動, 為消失了很多年的喜鵲營造回歸環境。 隨著上海中心城區生態環境的持續向好, 喜鵲的身影正逐年由郊區向市中心移動, 這無疑是上海生態文明建設的可喜進步。

——東方網

白春禮調研中科院海洋領域創新研究院

近日, 中國科學院院長、黨組書記白春禮一行赴中科院深海技術創新研究院(籌)、海洋資訊技術創新研究院陵水站、南海生態環境工程創新研究院(籌)三亞站調研, 並就海洋領域軍民融合科技創新工作進行座談交流。

——中科院網站

越南發現全球第四只極度瀕危動物斑鱉

據越南媒體報導,動物保護組織日前在越南首都河內市郊的湖中發現一隻極度瀕危物種斑鱉。據動物保護組織亞洲龜類保護計畫(ATP)介紹,斑鱉在野外已近滅絕。目前,有一對斑鱉生活在中國蘇州動物園,但它們尚未成功繁育後代。還有一只是ATP於2007年在河內同莫湖發現的野生個體。本次發現讓該物種的全球已知數量達到4只。

——新京報

北極冰層下的新發現

為尋找外星生命帶來希望

據外媒BGR報導,在尋找外星生命的過程中,科學家們一直認為,在他們所謂的恒星宜居帶(Goldilocks Zone)找到宜居行星是關鍵。然而,加拿大北極地區新發現的超鹹冰下湖泊正在給科學家們帶來希望,即一些溫度非常低的行星也可能存在生命。

——新浪網

浙江省龍遊縣邁進“無證明”時代

近日,記者在浙江省衢州市龍遊縣瞭解到,2018年以來,龍遊縣在依據法律法規的前提下,運用資料共用、格式文書、內部核驗等舉措,梳理出政務服務領域各類證明192項,取消161項,保留31項。另外,對取消的證明事項,各相關部門不得以任何方式再要求申請人提供,出證部門也不再開具。隨著“無證明縣”的創建,耗時費力的提供各類證明材料情況在龍游縣將成為歷史。

——中新網

並就海洋領域軍民融合科技創新工作進行座談交流。

——中科院網站

越南發現全球第四只極度瀕危動物斑鱉

據越南媒體報導,動物保護組織日前在越南首都河內市郊的湖中發現一隻極度瀕危物種斑鱉。據動物保護組織亞洲龜類保護計畫(ATP)介紹,斑鱉在野外已近滅絕。目前,有一對斑鱉生活在中國蘇州動物園,但它們尚未成功繁育後代。還有一只是ATP於2007年在河內同莫湖發現的野生個體。本次發現讓該物種的全球已知數量達到4只。

——新京報

北極冰層下的新發現

為尋找外星生命帶來希望

據外媒BGR報導,在尋找外星生命的過程中,科學家們一直認為,在他們所謂的恒星宜居帶(Goldilocks Zone)找到宜居行星是關鍵。然而,加拿大北極地區新發現的超鹹冰下湖泊正在給科學家們帶來希望,即一些溫度非常低的行星也可能存在生命。

——新浪網

浙江省龍遊縣邁進“無證明”時代

近日,記者在浙江省衢州市龍遊縣瞭解到,2018年以來,龍遊縣在依據法律法規的前提下,運用資料共用、格式文書、內部核驗等舉措,梳理出政務服務領域各類證明192項,取消161項,保留31項。另外,對取消的證明事項,各相關部門不得以任何方式再要求申請人提供,出證部門也不再開具。隨著“無證明縣”的創建,耗時費力的提供各類證明材料情況在龍游縣將成為歷史。

——中新網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