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小白理財升值記:從0到擁有自己的6位元數存款

小時候聽說過一個農夫與鵝的故事。 農夫家有一隻會下金蛋的鵝, 農夫很開心, 每天拿著一顆金蛋去集市上賣, 很快, 農夫變得富有起來。

可是他越來越貪心。 他想:要是我把鵝的肚子劃開我不就可以得到許多金蛋了嗎?於是他把鵝殺了, 但是, 鵝的肚子裡什麼也沒有。 農夫再也得不到金蛋, 因為他把生金蛋的鵝殺死了。 我當時心裡想, 我要是能有一隻這樣的鵝, 我就讓它吃最好吃的飼料, 下最大的金蛋。

我最早開始理財, 是在2012年。 也是我理財的第一階段:銀行定存階段。 當時其實並不知道什麼理財, 只是覺得應該存點錢買自己想買的東西或者以備不時之需。 剛畢業不久, 每月工資扣除日常生活開支, 能剩餘一小部分。 聽大人們說存銀行有利息, 所以果斷存銀行。 從開始存一年期, 每月存500, 到第二年變成每月1000, 想想都覺得開心。 後來看五年期利息5%多,

所以果斷存了五年期, 至今還有三張沒到期。

也就是2013年吧, 支付寶開始流行。 忘了是什麼途徑, 瞭解到存錢到餘額寶也有利息, 4%多, 比一年期定存高, 比五年期定存低, 但比定存靈活啊, 不用等到五年後才能取出來。 於是原本準備銀行定存的部分錢就轉戰餘額寶了。 當時資金有限, 但看到每天幾毛錢的收益每月也有十幾塊每年也有上百的收入, 雖然不多, 但這不是白撿的嗎?這不就是我的金蛋嗎?以後我工資高了, 我的鵝大了, 我豈不是會有一顆更大的金蛋?也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 我有了“養鵝”的想法, 而且決心要把鵝養大。 這就是我理財的第二階段:餘額寶階段。

我是個喜歡不斷琢磨的人。 在慢慢養鵝的過程中, 我也好奇:這鵝為什麼能給我產下金蛋?真正有理財的概念,

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的。 我開始瞭解到餘額寶買入的是貨幣基金, 主要投資於如國債、央行票據、商業票據、銀行定期存單、政府短期債券、企業債券(信用等級較高)、同業存款等短期有價證券, 具有風險小, 安全性高, 收益穩定等優點, 於是開始買入貨幣基金, 關注其他基金, 關注基金的相關知識。 而當時正是牛市之初, 眼看著收藏的基金天天大紅, 我的心開始躁動起來。 於是開始買賣基金, 於是穩穩撞上2015年的股災。 眼看著收益從3000+變成-3000多, 我那顆蠢蠢欲動的心終於冷卻了下來, 賣出了所有基金, 承擔3000多塊損失。 有一種一夜回到解放前的感覺。 沒算也知道我前兩個階段的積累還不夠這次虧損的零頭。
我理財的第三次嘗試:基金階段, 大敗告終啊。

也就是股災前後吧。 可能是有了理財意識之後, 開始關注一些理財文章, 接觸一些理財知識。 而在基金理財中的大敗也迫切需要我開發新的理財途徑。 也就是在這個過程中, 我認識的P2P, 開始接觸網貸。 但由於前一階段的失誤, 加之我對新生事物並不放心, 我開始多方面查找網貸的相關資訊, 最終選擇了兩家覺得靠譜的網貸公司, 開始了我新一次的嘗試:網貸階段。

從最初的嘗試, 到堅定走網貸之路, 一路與網貸發展同行。 我覺得我又找回了自己下金蛋的鵝。 我資金不多, 但幾年的積累下來也不算少, 所以我需要關注資金安全。 而需要跑贏通貨膨脹的需求對收益率也有一定的要求。

我目前的理財收益在7-8%左右, 對某些人來說可能會比較低, 但我在積累經驗。 我有之前銀行定存、銀行理財的家底, 有基金定投、保險護航, P2P理財開路, 我對自己有信心。

這一路走來, 從0到擁有自己的六位元數存款, 雖然不算大風大浪, 但也並不輕鬆。 多虧有前輩的經驗陪伴, 讓我覺得理財的路上並不孤單。 從我自身的感觸上講, 理財之路是條與時俱進的路, 這一路你需要不斷嘗試, 不斷摸索, 不怕試錯, 不斷開發, 走出屬於自己的財務自由之路。

我的終極目標是財務自由, 雖然這條路比較難走, 也或者我無法實現財務自由, 但夢想還是要有的, 萬一實現了呢?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