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NASA萬眾矚目發射被推遲:太空中即將多了一隻“大眼睛”

美國宇航局(NASA)原定於北京時間4月17日6時32分發射的淩星系外行星巡天望遠鏡(TESS), 因為需要進行額外的導航和控制分析, 此次萬眾矚目的發射被推遲。 據NASA官方消息, 此次發射可能將延遲到當地時間4月19日週三, 不早於4月18日。

在每一個晴朗的夜晚, 當人們行走在浩瀚星空之下時, 你可以肯定我們的先祖們一定想像過各種各樣的東西:每看到的一顆星星會有人居嗎?現在, 大家可以確定的是, 能看到的恒星都至少有一顆行星。

太陽系以外的行星世界被稱為“系外行星”, 它們有各種各樣的大小, 有的是比木星還要巨大的氣體巨行星, 有的是大小比火星還要小的小型岩石行星。 它們的形態和時間也各種各樣, 有的足夠熱甚至可以讓金屬沸騰有的卻處在深度凍結中。 有的緊密地圍繞恒星運行, 以至於它的“一年”只相當於地球的幾天, 有的圍繞恒星一圈就相當於地球的十幾年。

在這個銀河系, 光是恒星就可能有上千億顆恒星, 其中我們的太陽只不過是滄海一粟。 如果每顆恒星都不只有一顆行星, 那麼光光是銀河系中恒星就是真正的天文數字, 更別提整個宇宙有多少恒星和行星了, 在這麼多恒星上, 或許就有外星生命甚至外星智慧生命的存在。 而之所以此次TESS發射吸引了全世界人的關注, 就是因為科學家們希望通過TESS的升空, 來尋找更多的系外行星。

儘管人類目前還無法直接登上系外行星, 但通過望遠鏡, 人們依然可以觀察它們, 獲取它們的溫度、分析它們的表面氣體, 並且很快還可能通過檢測這些遙遠星球的光來捕捉當中的生命跡象。 但前提是要找得到系外行星, 它們不發光, 而且往往隱藏在恒星的光輝之中, 難以尋覓。 而TESS就是負責找出它們的“大眼睛”。

絕大多數系外行星是通過尋找陰影發現的:當一顆行星穿過恒星表面時,

恒星亮度就會出現微小的變化。 天文學家稱這個過程為“淩星”。 亮度下降的程度意味著通過恒星的行星尺寸有多大。 2009年年, NASA發射了開普勒空間望遠鏡, 就是以觀察行星淩星的方式找到近2700顆確定的系外行星。 到現在, 開普勒望遠鏡仍然在發現新的行星, 但是預計其燃料將很快耗盡。 而TESS就是它的繼任者。

與開普勒望遠鏡不同的是,TESS作為尋找系外行星的“大眼睛”,擁有更強悍的觀察能力:開普勒望遠鏡只是觀察夜空的一小部分,而TESS則是要在兩年的時間內掃描整個夜空,來大範圍的尋找行星淩星的現象,按照這樣的觀察能力,TESS能夠找到的系外行星的數量將達到一個巨大的量級。

雖然通過淩星觀測不能確認行星的品質,也無法確認行星上有沒有外星人,但是當多種方法一起使用時,我們可以瞭解整個行星系統的裡裡外外。比如說開普勒望遠鏡和TESS共同在夜空中尋找那些類地行星候選人,此後其他的望遠鏡對其進行更近深入的觀察,包括是否可能適合人類生活。

通過開普勒望遠鏡的統計調查,科學家們可以確定,圍繞恒星旋轉的行星大多不適合人居住。但是通過TESS,更多的系外鄰居將被發現,人類找到有外星智慧生命存在的行星可能性就更高。這意味著,人類的宇宙冒險才剛剛開始。

與開普勒望遠鏡不同的是,TESS作為尋找系外行星的“大眼睛”,擁有更強悍的觀察能力:開普勒望遠鏡只是觀察夜空的一小部分,而TESS則是要在兩年的時間內掃描整個夜空,來大範圍的尋找行星淩星的現象,按照這樣的觀察能力,TESS能夠找到的系外行星的數量將達到一個巨大的量級。

雖然通過淩星觀測不能確認行星的品質,也無法確認行星上有沒有外星人,但是當多種方法一起使用時,我們可以瞭解整個行星系統的裡裡外外。比如說開普勒望遠鏡和TESS共同在夜空中尋找那些類地行星候選人,此後其他的望遠鏡對其進行更近深入的觀察,包括是否可能適合人類生活。

通過開普勒望遠鏡的統計調查,科學家們可以確定,圍繞恒星旋轉的行星大多不適合人居住。但是通過TESS,更多的系外鄰居將被發現,人類找到有外星智慧生命存在的行星可能性就更高。這意味著,人類的宇宙冒險才剛剛開始。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