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新時代 新氣象 新作為:用金融的力量助推貧困戶脫貧致富

4月14日一大早, 通許縣玉皇廟鎮西陳集村二組村民羅海峰便開始忙碌起來。 他每天除了吃飯睡覺, 剩下的時間大部分耗在“伺候”籠中4000多對肉鴿上。 得空時, 他還不忘到同村幾個貧困戶家串串門, 他們在羅海峰的帶動和指導下也在養殖肉鴿。

去年, 羅海峰養殖的肉鴿賣出了1.5萬多隻, 純利潤達到10萬元, 一家三口生活得有滋有味。 說起養殖肉鴿帶來的變化, 羅海峰滿臉幸福。 “這一切, 都要感謝各級政府的金融扶貧政策, 讓我們這些想脫貧致富又苦於沒有啟動資金的貧困戶過上了幸福生活。 ”羅海峰說。

兩年前, 羅海峰一家還只靠家中的3畝地維生, 勉強解決溫飽, 沒有任何其他收入。 2016年年底, 在村裡扶貧幹部的創業指導和幫扶下, 羅海峰得到通許縣農商行9萬元扶貧貸款。 他將全部款項投入肉鴿養殖中, 很快就獲得了不錯的收益。 看到羅海峰養殖肉鴿效果不錯, 去年以來, 同村的5個貧困戶也陸續加入養殖肉鴿的隊伍中。

如今, 像羅海峰這樣通過金融扶貧貸款逐步走上脫貧致富路的貧困戶在我市越來越多。 2017年以來, 市委、市政府按照中央、省委、省政府的要求, 主動作為, 拉高標杆, 把金融精准扶貧工作擺在重要位置, 以貧困戶和帶貧企業為扶持對象, 以助推脫貧攻堅為目標, 以增加貧困戶收入為核心, 在資金投入、政策保障、扶貧效果上以貧困縣為標準,

努力探索打造非貧困縣金融扶貧的模式。 2017年, 全市共發放金融扶貧貸款5.79億元, 扶持貧困戶15390戶, 金融助推作用得到有效發揮, 全市金融扶貧工作已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十大金融扶貧模式惠及千萬貧困戶。 杞縣傅集鎮呂寨村存平蘑菇種植扶貧產業園, 目前已流轉土地110畝, 建成蘑菇大棚106個。 尉氏縣景誠家庭農場採取“合作社+貧困戶”模式, 養鴨規模已達到10萬隻。 以上這些典型脫貧致富的產業都得益於市委、市政府創新推廣的十大金融扶貧模式。 去年以來, 我市在借鑒盧氏縣先進經驗的基礎上, 結合實際, 探索出貧困戶貸款助力脫貧、“企業+貧困戶”、企業吸納就業、“企業+貧困戶+基地均成立了市級金融扶貧工作領導小組、縣級金融扶貧服務中心、鄉級金融扶貧服務站和村級金融扶貧服務部四級金融服務體系。

今年, 我市將繼續以落實“百千萬”工程、推廣十大金融扶貧模式為抓手, 切實發揮金融在扶貧攻堅中的杠杆撬動作用, 有效推動金融扶貧各項工作開展, 努力助推我市打贏脫貧攻堅戰。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