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正定縣人民法院推行“發還改判案件講評機制” 集中講評 讓問題案件“改邪歸正”

正定縣人民法院官網。

長城網訊(記者張祝欽見習記者劉志琳)每個週三的夜晚, 正定縣法院的會議室內總是燈火通明, 數十名圍坐在一起的法官和院領導或仔細傾聽、或深深思考、或各抒己見——圍繞“發還改判案件”進行集中“會診”、講評, 已成為該院提升辦案品質的重要一環。

“白天法官們都很忙, 不可能把大家召集起來詳細探討, 所以我們就將我院推行的‘發還改判案件講評會’定在每週三晚六點半召開。 到目前已進行了15次講評, 累計講評案件60餘件。 ”該法院院長李健全介紹說。

以長效機制力促司法公正

黨的十九大提出深化全面依法治國實踐, 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義。 為此, 去年九月以來, 正定法院大力進行司法改革, 推行了“發還改判案件講評”長效機制, 對每一起發還改判案件均在全院幹警大會上進行公開講評, 將法官辦案時的推理與判斷過程公之於眾, 以大家的智慧解決案件中存在的問題, 確保被講評案件經得起歷史的檢驗。

為保證辦案品質, 該院在講評過程中, 適時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紀檢委、律師等參與點評, 現場監督。 先由承辦法官陳述案情、裁判理由及上級法院發還改判理由等, 再由輪值的點評小組成員依次點評辦案程式、證據採信、事實認定、適用法律、裁判結果等方面的問題。

其他法官和受邀人員再做自由點評, 最後由院長總結講評。

該院制定的《發還改判案件考評工作暫行規定》中, 法官全年發還改判案件超過承辦案件總數的5%, 將按規定調離審判崗位, 並將發還改判案件情況作為法官入額以及職務提升和獎懲的重要依據。 從而在全院上下形成了人人爭辦“鐵案、精品案”的良好氛圍。

以公開講評倒逼素質提升

曾被講評過的法官張志琪說:“講評給了我很大觸動。 今後我會進一步增強辦案的責任心, 認真對待自己辦理和經手的每一起案件, 切實提高辦案品質。 ”

講評活動在護航司法公正、提供“正定模式”的同時, 也使正定法院在提升法官素質等方面獲得了諸多“意外”的收穫——

倒逼辦案法官重新審視裁判過程, 看到案件的問題所在, 對自身知識結構的欠缺、業務能力的短板有了全新的認識。 同時, 來自內外監督的雙重壓力, 又促使他們努力提升業務技能、恪守職業道德;

倒逼點評人員整體素質提升。 點評技巧、業務水準、發現問題等均體現點評人的綜合素質, 不僅促使其做好講評準備, 也對其審判水準提出硬性標準;

實現內外監督並舉, 自律與他律並進, 成功搭建了業務能力和綜合素質展示平臺和相互學習交流的平臺;

實現了法學研究和司法實踐的良性互動, 優勢互補……

談及這些, 李健全感慨地說:“在當前依法治國的大背景下, 當務之急是解決法官的責任心和司法良知問題。

這是幹警素質中最為重要的問題。 我們之所以推行並堅持這一講評活動, 就是要促使法官永遠保持一顆負責任、有良知的心, 形成一套能讓這顆心全程做主、具有可操作性的規則, 最終達到一個目的——法官善意地使用法條, 切實用法律懲惡揚善。 ”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