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入境須問俗 關於出境遊你需要知道的那些事

導語:“五一”假期馬上就要到了, 大家都在規劃著自己的五一黃金周的行程。 入境須問俗, 對於出境遊的人來說, 一些國家有形無形的規定、種族之間的禁忌, 一定要留意。 不然, 你不經意間的每一個舉動, 或許會帶來大麻煩!

“規矩”特殊又新奇。 出國須當心:

巴厘島“靜居日”期間有四禁

“別出門?那怎麼行, 掏了大價錢、花了大把功夫赴海外旅遊, 不就是為出門遊玩散心的嗎?”這沒錯, 但要在合適的時間、選擇合適的去處。 比如, 在過去的3月17日, 是巴厘島的“靜居日”(Hari Raya Nyepi)。 當日, 巴厘島伍拉萊國際機場臨時關閉24小時。 如果你計畫在這一天前往巴厘島,

顯然不合適, 即使你當時就在當地, 那也不能出門。

“靜居日”是巴厘島印度教新年。 不同於一般節日的熱鬧喜慶, “靜居日”當天無任何慶祝活動, 民眾在家靜坐冥思, 且須遵循以下四禁:不生火(開燈)、不工作、不出門、無娛樂活動。 期間除醫院、消防、警局等必要公共服務機構外, 島上所有商鋪或單位暫時關閉, 行人車輛等不得在室外活動。

波蘭3月出臺《周日不營業法》

在中國, 週末正是諸多商場和集市的黃金營業期, 忙碌一周的人們也會利用假期“趕集”、採購。 但這在波蘭是萬萬不行的, 波蘭近期出臺了《周日不營業法》, 該法從2018年3月1日起正式實施。 當然, 餐館、麵包店、加油站、花店、郵局、藥店, 以及火車站和機場的商店等, 不受該法律限制。

根據該法律, 2018年3月至12月, 每月第1個和最後1個周日, 以及耶誕節之前的2個周日和復活節之前的1個周日, 商店可以營業, 其餘周日不得營業。 如原本可營業的周日適逢公共節假日, 商店也不得營業。 到2019年, 不得營業時間還將包含每月第1個周日。

限制不少, 那我偷偷營業你管得了嗎?當然管的了, 弄不好還得坐牢呢。 該法明確規定, 在不得營業的周日, 商店不得安排員工承擔任何工作。 個體商店在相關周日, 能且只能由店主親自營業。 一旦違反該法律, 將面臨最高約18.6萬元人民幣的罰款, 多次違法可能被判處監禁。

英國擬征口香糖稅打擊“馬路牛皮癬”

據統計, 每年地球人花大約140億英鎊(約合人民幣1230.26億元)買口香糖, 但這些口香糖大部分的“結局”都是粘在馬路上或鞋底上。 僅英國地方政府每年要花5000萬英鎊用於清理路面上黏住的口香糖。 該國也曾使用各種辦法回收口香糖, 但收效甚微。

近日, 英國財政大臣菲力浦·哈蒙德表示, 政府正在考慮出臺一項針對口香糖的稅收政策, 旨在打擊這種難以清理的“馬路牛皮癬”。 從3月13日起, 英國財政部將面向公眾徵求意見, 討論是否應對口香糖產品加收“口香糖稅”。

業者則表示, “口香糖遍地都是的問題, 唯一長期可持續的解決方案就是改變人們的行為”。 那麼,

從你我做起吧, 不只是在英國, 在哪裡都不該亂吐口香糖, 不是嗎?

荷蘭“紅燈區”出新規:背對櫥窗女郎

荷蘭阿姆斯特丹市政府將在4月起實施新規定, 如果觀光團導遊帶領5人以上團體前往“紅燈區”必須先取得許可, 而20人以上的團客則禁止進入。

此外, 即使允許進入“紅燈區”, 團體還必須遵守一系列規定,包括不能停留在橋樑等交通要道上,不能使用擴音喇叭及喧嘩,經過特定櫥窗時除不可以拍照、導遊還必須要求團員在停止走動時要背對櫥窗女郎。有旅行團違反規定,若被抓到導遊可能會被罰190歐元,旅遊公司則可能被開罰950歐元。

當地一位導遊解釋稱,背對櫥窗的用意是希望遊客節制,不要有站在櫥窗女郎面前吐唾沫、咒駡及其他不雅行為,至於走動時,當然可以四處流覽。小夥伴們,規則就在抬手投足之間,分寸可要拿捏准了哦。

向非洲裔扔西瓜涉種族歧視

西瓜也會牽涉種族歧視?而且還進法院打官司。去年年底,五名學生曾因向非裔丟西瓜,其中一人被控涉嫌種族歧視而遭停學。在此提醒同胞們在美國必須要入境問俗,同時也要留心種族之間的禁忌啊。那麼,為何不宜在非洲裔面前提西瓜?

西瓜是種美味廉價的水果。在美國內戰和非洲裔爭取自由期間,奴隸主會將這種水果作為賞賜,給棉花田裡工作的黑奴吃,作為消暑佳品。因此,非洲裔被貼上了愛吃西瓜的刻板印象標籤。

一個極端的例子是,一名剛入職的白人消防員,給同事們帶去西瓜作為見面禮,沒想到立刻引發其他人不滿,導致他只工作了一天就被解雇。因為這個消費站有90%的消防員是非洲裔。節假日許多人會選擇境外遊,但是許多國家都有自己的風俗習慣和禁忌事項,如果不能入鄉隨俗的話,很可能遭遇尷尬事兒,甚至惹來麻煩。為此小編專門收集整理了一些國家的風俗禁忌,希望對你有幫助!

這些手勢別亂做 :

英國:不要比劃剪刀手

大多數人拍照喜歡比劃可愛的剪刀手(V字),但在英國千萬不要做這個手勢,尤其當你面前有人時,因為這會被認為是挑釁或侮辱。

巴西、法國等:避免使用“OK”手勢

如果去巴西,要特別注意別做我們平常所做的表示“OK”的手勢。在巴西,這個手勢有著截然不同的含義,甚至帶有冒犯無禮的意味,可能會招致巴西人的憤怒。在法國,這個手勢表示“零”或者“毫無價值”。

菲律賓、日本、新加坡等:千萬別用“勾手指”手勢

“勾手指”這個動作多為活躍氣氛,開玩笑時使用。但在一些國家都是不禮貌的行為,尤其在菲律賓,這個手勢是專門叫狗狗的。而在日本和新加坡,這個手勢則是代表著死亡。

東西不是你想吃,想吃就能吃:

新加坡:禁止吃口香糖

1992年,新加坡成為世界上第一個頒佈口香糖禁令的國家,政府堅決禁止進口、銷售和製造口香糖。在新加坡吃口香糖會受到處罰。

東南亞等國家:禁止在公眾場所吃榴槤

馬來西亞、汶萊、印尼等東南亞國家,雖然大量生產榴槤,但卻因為榴槤味道太過濃烈,公車、地鐵、賓館和機場等公共場所明令禁止吃榴槤。在這些國家,很多場所都可以看到禁食榴槤的告示牌。

柬埔寨:不要吃光盤子裡的食物

在柬埔寨,如果你吃光盤子內所有的食物,這表明主人沒有招待好你,因為你沒有吃飽還想要。

埃及:不要在碗里加鹽

埃及烹飪的食物味道較為寡淡。去埃及旅行,不要在你的碗里加鹽,因為這被看作是對廚師的侮辱。

不要輕易喝兩杯:

匈牙利:喝酒時不要碰杯

匈牙利人敬酒的時候不會碰杯,因為1848年奧地利人曾經在殺害13個匈牙利烈士後碰杯慶祝。從那時開始,匈牙利人就發誓,在150年內不會用啤酒來乾杯慶祝。雖然過去很長時間了,但是這個傳統還一直保留。

沙特:公共場合喝酒違法

沙烏地阿拉伯是戒律最嚴的中東國家,在這個國家喝酒是違法的。雖然當地政府對遊客相對寬容,允許居住在特定區域的遊客飲酒,但也規定遊客必須躲在房間裡,緊鎖房門,安靜地飲酒才行。如果在公共場合喝酒且行為不檢點,很可能被控告並遭受鞭刑。

國外行車需注意:

俄羅斯:駕駛髒車會被罰款

為了保持城市的乾淨美觀,莫斯科禁止駕駛髒車出行。開著一輛髒兮兮的車上路,是要被罰款的。

丹麥:不開車燈上路是違法

丹麥規定,白天駕駛也要打開車燈。很多車都會配備日間行車燈,行駛時一定要打開,否則將會面臨罰款。白天開車燈行駛是為了讓行人更容易察覺到,減少交通事故。

這些禁忌也要知道:

法國:禮物不能送康乃馨

在法國,康乃馨被視為不祥的花朵。對法國人什麼都可以送,就是不能送康乃馨。如果對這個風俗不瞭解,保證你有苦頭吃。

印度:不能衝撞黃牛

在印度,牛被視為神聖不可侵犯之物。牛群在街上自在行走,車輛人群需小心翼翼地繞開它們。遊客在印度旅行,要特別注意牛,不要驅趕牛群。進入印度教寺廟時,身上不可穿戴牛皮製造的衣物。

美國:砍伐仙人掌可入獄25年

在美國亞利桑那州,無故砍伐仙人掌是屬於違法的,最高可被判處25年有期徒刑。因此,去這裡旅行的遊客千萬別抱有“帶點仙人掌回家作紀念吧”的想法。

印尼:切忌撫摸孩子頭部

印尼的民眾不喜歡他人觸摸自己身上的任何一部分,相對的,他們也不喜歡去觸碰他人。頭部被認為是人體最神聖的部分,孩子的頭部則被視為神明停留之處。

非洲:打招呼忌用左手

非洲流行的打招呼方式——舉起右手、手掌向著對方,目的是表示“我的手並沒有握石頭”,這是友好的象徵。

各國的旅遊禁忌還有很多,去一個國家旅遊前,一定要先瞭解當地的風土人情,避免遭受不必要的麻煩。

(據河北新聞網,中國僑網綜合)

團體還必須遵守一系列規定,包括不能停留在橋樑等交通要道上,不能使用擴音喇叭及喧嘩,經過特定櫥窗時除不可以拍照、導遊還必須要求團員在停止走動時要背對櫥窗女郎。有旅行團違反規定,若被抓到導遊可能會被罰190歐元,旅遊公司則可能被開罰950歐元。

當地一位導遊解釋稱,背對櫥窗的用意是希望遊客節制,不要有站在櫥窗女郎面前吐唾沫、咒駡及其他不雅行為,至於走動時,當然可以四處流覽。小夥伴們,規則就在抬手投足之間,分寸可要拿捏准了哦。

向非洲裔扔西瓜涉種族歧視

西瓜也會牽涉種族歧視?而且還進法院打官司。去年年底,五名學生曾因向非裔丟西瓜,其中一人被控涉嫌種族歧視而遭停學。在此提醒同胞們在美國必須要入境問俗,同時也要留心種族之間的禁忌啊。那麼,為何不宜在非洲裔面前提西瓜?

西瓜是種美味廉價的水果。在美國內戰和非洲裔爭取自由期間,奴隸主會將這種水果作為賞賜,給棉花田裡工作的黑奴吃,作為消暑佳品。因此,非洲裔被貼上了愛吃西瓜的刻板印象標籤。

一個極端的例子是,一名剛入職的白人消防員,給同事們帶去西瓜作為見面禮,沒想到立刻引發其他人不滿,導致他只工作了一天就被解雇。因為這個消費站有90%的消防員是非洲裔。節假日許多人會選擇境外遊,但是許多國家都有自己的風俗習慣和禁忌事項,如果不能入鄉隨俗的話,很可能遭遇尷尬事兒,甚至惹來麻煩。為此小編專門收集整理了一些國家的風俗禁忌,希望對你有幫助!

這些手勢別亂做 :

英國:不要比劃剪刀手

大多數人拍照喜歡比劃可愛的剪刀手(V字),但在英國千萬不要做這個手勢,尤其當你面前有人時,因為這會被認為是挑釁或侮辱。

巴西、法國等:避免使用“OK”手勢

如果去巴西,要特別注意別做我們平常所做的表示“OK”的手勢。在巴西,這個手勢有著截然不同的含義,甚至帶有冒犯無禮的意味,可能會招致巴西人的憤怒。在法國,這個手勢表示“零”或者“毫無價值”。

菲律賓、日本、新加坡等:千萬別用“勾手指”手勢

“勾手指”這個動作多為活躍氣氛,開玩笑時使用。但在一些國家都是不禮貌的行為,尤其在菲律賓,這個手勢是專門叫狗狗的。而在日本和新加坡,這個手勢則是代表著死亡。

東西不是你想吃,想吃就能吃:

新加坡:禁止吃口香糖

1992年,新加坡成為世界上第一個頒佈口香糖禁令的國家,政府堅決禁止進口、銷售和製造口香糖。在新加坡吃口香糖會受到處罰。

東南亞等國家:禁止在公眾場所吃榴槤

馬來西亞、汶萊、印尼等東南亞國家,雖然大量生產榴槤,但卻因為榴槤味道太過濃烈,公車、地鐵、賓館和機場等公共場所明令禁止吃榴槤。在這些國家,很多場所都可以看到禁食榴槤的告示牌。

柬埔寨:不要吃光盤子裡的食物

在柬埔寨,如果你吃光盤子內所有的食物,這表明主人沒有招待好你,因為你沒有吃飽還想要。

埃及:不要在碗里加鹽

埃及烹飪的食物味道較為寡淡。去埃及旅行,不要在你的碗里加鹽,因為這被看作是對廚師的侮辱。

不要輕易喝兩杯:

匈牙利:喝酒時不要碰杯

匈牙利人敬酒的時候不會碰杯,因為1848年奧地利人曾經在殺害13個匈牙利烈士後碰杯慶祝。從那時開始,匈牙利人就發誓,在150年內不會用啤酒來乾杯慶祝。雖然過去很長時間了,但是這個傳統還一直保留。

沙特:公共場合喝酒違法

沙烏地阿拉伯是戒律最嚴的中東國家,在這個國家喝酒是違法的。雖然當地政府對遊客相對寬容,允許居住在特定區域的遊客飲酒,但也規定遊客必須躲在房間裡,緊鎖房門,安靜地飲酒才行。如果在公共場合喝酒且行為不檢點,很可能被控告並遭受鞭刑。

國外行車需注意:

俄羅斯:駕駛髒車會被罰款

為了保持城市的乾淨美觀,莫斯科禁止駕駛髒車出行。開著一輛髒兮兮的車上路,是要被罰款的。

丹麥:不開車燈上路是違法

丹麥規定,白天駕駛也要打開車燈。很多車都會配備日間行車燈,行駛時一定要打開,否則將會面臨罰款。白天開車燈行駛是為了讓行人更容易察覺到,減少交通事故。

這些禁忌也要知道:

法國:禮物不能送康乃馨

在法國,康乃馨被視為不祥的花朵。對法國人什麼都可以送,就是不能送康乃馨。如果對這個風俗不瞭解,保證你有苦頭吃。

印度:不能衝撞黃牛

在印度,牛被視為神聖不可侵犯之物。牛群在街上自在行走,車輛人群需小心翼翼地繞開它們。遊客在印度旅行,要特別注意牛,不要驅趕牛群。進入印度教寺廟時,身上不可穿戴牛皮製造的衣物。

美國:砍伐仙人掌可入獄25年

在美國亞利桑那州,無故砍伐仙人掌是屬於違法的,最高可被判處25年有期徒刑。因此,去這裡旅行的遊客千萬別抱有“帶點仙人掌回家作紀念吧”的想法。

印尼:切忌撫摸孩子頭部

印尼的民眾不喜歡他人觸摸自己身上的任何一部分,相對的,他們也不喜歡去觸碰他人。頭部被認為是人體最神聖的部分,孩子的頭部則被視為神明停留之處。

非洲:打招呼忌用左手

非洲流行的打招呼方式——舉起右手、手掌向著對方,目的是表示“我的手並沒有握石頭”,這是友好的象徵。

各國的旅遊禁忌還有很多,去一個國家旅遊前,一定要先瞭解當地的風土人情,避免遭受不必要的麻煩。

(據河北新聞網,中國僑網綜合)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