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精准脫貧就要直接奔著問題去

一項複雜繁重的工作, 往往由許多環節構成。 但是, 每個環節的權重不一樣。 擊破關鍵困難, 底下往往勢如破竹, 用句文言, 叫“可傳檄而定也”。 如果找不到關鍵點, 平均使用資源, 好比學習能力不足的學生備考, 會了的題重複做, 不會的題不知道哪裡不會, 做不了針對性訓練, 雖然天天起五更睡半夜, 也是做無用功, 成績好不了。 脫貧攻堅, 也應作如是觀。 (4月16日《人民日報》)

打好打贏脫貧攻堅戰, 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任務, 事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事關增進人民福祉, 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在農村,

沒有農村的小康, 特別是沒有貧困地區的小康, 就沒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從全國各地情況看, 貧困程度深、脫貧難度大, 到2020年實現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村全部出列、貧困縣全部摘帽, 時間緊、任務重。 這就需要我們立足實際, 堅持問題導向, 直接奔著問題去, 有什麼問題就解決什麼問題, 以決戰決勝之勢, 堅決打好打贏脫貧攻堅戰。

當前, 隨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時間點的臨近, 脫貧攻堅到了啃“硬骨頭”、攻堅拔寨的衝刺階段, 所面對的貧困村大多是難啃的“硬骨頭”, 窮在水上、苦在路上、差在產業上, 脫貧難度很大。 這就要求全國各地區必須堅定打好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心和信心, 向深度貧困地區聚焦發力,

不斷加大精准脫貧力度, 做到扶貧物件精准、專案安排精准、資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戶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脫貧成效精准, 真正扶持到專案、受益到農戶、責任到人頭, 確保今年再減少農村貧困人口1000萬以上, 完成易地扶貧搬遷280萬人, 確保脫貧攻堅任務到2020年全面完成。

脫貧攻堅, 產業扶貧是關鍵, 直接關係和影響著貧困地區經濟發展和貧困群眾增收致富, 沒有產業支撐的脫貧, 是無源之水, 是不可持續的, 就地扶貧就很容易返貧, 易地扶貧搬遷就很容易搬得出而穩不住。 只有扶出產業, 才能增強貧困群眾的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 精准扶貧才算扶到了家, 也才能實現精准脫貧目標。 這樣看來, 培育發展富民產業,

夯實脫貧攻堅基礎, 是全國各地精准脫貧的必由之路, 也是解決貧困地區人口生存和經濟發展的根本手段。 這就需要我們堅持因地制宜, 對症下藥、分類施策, 宜種則種、宜養則養、宜游則遊、宜遷則遷, 幫助貧困群眾掌握脫貧致富的門路和技術, 提高貧困群眾的“造血”能力, 真正扶出“產業”, 讓貧困地區群眾真正拔掉窮根。

行百里者半九十。 脫貧攻堅如逆水行舟, 不進則退, 而且越往後, 難度越大, 越是接近目標, 就越要壓實責任、精准施策、過細工作。 貧困並不可怕, 可怕的是少數幹部急功近利, 搞虛假脫貧、數字脫貧, 表面看似熱熱鬧鬧, 實則一地雞毛。 要打好打贏精准脫貧攻堅戰, 我們就必須做好精准扶貧、精准脫貧工作,

做好扶貧協作、對口幫扶工作, 直接奔著問題去, 一個問題一個問題地解決, 堅決抵制和摒棄扶貧形式主義, 真正把精准脫貧的好事辦好、實事辦實, 出實招、下實功、見實效, 讓貧困群眾有更多更充實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劉鳳敏)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