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就因為本科出身非名校,73%的研究生活該“被嘲笑”?

近日, 常州大學白雲校區南區15號宿舍樓上, 宿管阿姨為了慶祝一學霸宿舍集體考取名校掛出了一條橫幅:熱烈慶祝儲運142班302室全體考研成功。

最近考研成績公佈, 該宿舍的八個男生全部考上了研究生, 其中一個被西南石油大學錄取、三個考上中國石油大學、剩下四個留在本校讀研。 這讓他們一時成為了學校的“風雲人物”, 他們的寢室也被人稱作“學霸宿舍”。

說起准備考研的這一年, 他們表示他們八個人就是一個整體, 寒暑假都一起留在學校複習, 平時一起監督、互相分享資訊, 平均每天都要學習10小時以上。

“本科雙非野雞學校, 考上985的研究生也沒用。 ”

“可惜求職給不給筆試機會還是看你本科學校。 ”

也有許多網友反駁:“憑什麼普通本科考研就要被嘲, 每個人都有努力的權利。 ”

“有的人原地踏步, 還不忘踩上後來的人一腳。 ”

“自己的路自己走, 誰也沒有資格去貶低別人的選擇。

那麼現實難道真的像某些“名校”網友說的那樣, 本科不是211、985畢業, 就不配考名校研究生麼?

無法消除的高校鄙視鏈:73%的研究生都在“被鄙視”之列

常州大學學霸宿舍被嘲諷, 這樣的事情早已不是個例。 因為本科學歷低導致考研碰壁、工作碰壁的事情屢見不鮮,

這顯示的還是隱藏在“高校鄙視鏈”背後的“出身論”思想。

據中國教育線上發佈的《2014年全國研究生招生資料調查報告》顯示, 73%的研究生考生來自非985、211高校。 也就是說, 在中國的研究生隊伍裡, 大部分人都處在“被鄙視”的行列, 無論他們是否優秀、出眾, 僅因為本科出身, 這73%的大學生就天然擁有了“被鄙視”的“義務”。

高校鄙視鏈本來一開始是指學校之間的互相鄙視:清北的鄙視其他985,985鄙視211,211鄙視非名校……後來這一思想又被廣泛的應用在就業、考研等領域, 現在演變成即使同為一個學校研究生, 你本科比我低, 我依然要鄙視你的畸形心態。

如前些年大熱的網文, 一篇是《我用了18年, 才可以和你一起喝咖啡》, 這是高考改變命運的寫照;還有一篇《我用了18年, 還是不能和你一起喝咖啡》, 講的是讀完大學後還是生活窘迫, 反映了由於家庭出身不同而帶來的巨大差距。

前段時間在網上瘋傳的一篇《對不起, 我本科不是北大的》文章, 作者名叫丁鵬, 是一個北大中文系研究生畢業生,

中國作協會員, 現在《詩刊》雜誌社工作。 可作者在工作後總是因為自己的本科是畢業於三本院校遭到各種鄙視, 這讓他感到頭疼不已。

文章最後丁鵬說道, 龔自珍在百年前呼喚“我勸天公重抖擻, 不拘一格降人才”, 為什麼今天反而會有所謂的高校鄙視鏈?對不起, 我本科不是北大的!但我的本科也是我的青春,也是我一生的財富,也是我的母校,我同樣熱愛它。我不會因外界的影響而妄自菲薄,也不會因外界的影響而數典忘祖。

英雄不問出處:打破“鄙視鏈”需靠努力

英雄不問出處,富貴當思緣由。當英雄也要問出處的時候,想要擺脫這條隱藏在人心裡的鄙視鏈就需要更加的努力。

“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釋”,非名校生也不需要向誰道歉,更不需要覺得是否“低人一等”。要知道,非名校生考研,甚至非大學生考研,這種困境逆襲、絕地反擊的事情應該讓人覺得非常驕傲,鼓掌叫好。而不是冷嘲熱諷、惡語相向。

前段時間一個外賣小哥在路邊複習的視頻火了,他一邊工作一邊利用空餘時間複習考研,有路人質疑他:“你還考研呢?”,小哥聽到後只是回復一句:“準備還可以,試試唄,幹啥都要有個好心態,大不了明年再來唄!”。雖然不知道這個小哥最後有沒有考上,可他的這種精神就值得人們點贊。

如果說這種通過自己努力考研成功的人都應該被“鄙視”,那麼“努力”的意義又在哪裡呢?堅持12年考研的保安劉小平,雖然還是15分之差沒有考上浙大,但是他不會放棄;04年後連續八年報考北大的律師王鵬,雖然已經31歲,但是他不會放棄;03年參加高考考取大專,如今已經75歲高齡卻四度考研的老人鄒爺爺,他也不會放棄。

這些一直努力永不放棄的人們,難道就因為出身非名校就應該被人“鄙視”?還是說考研的意義就在於從一所名校到另一所名校的“遷徙”?如果考研的意義是在於通過自己的努力去一個更好的地方通過學習變成一個更好的自己,那麼那些考取了名校的非名校生們,又為什麼應該受到“鄙視”和“嘲諷”呢?

對那些通過努力改變命運的非名校生們,請給他們掌聲。

中國式嘲諷背後的中國式焦慮

從被嘲諷的“學霸宿舍”到外賣小哥考研被質疑,一系列的“中國式嘲諷”背後體現的其實是一種“中國式”的焦慮。

前段時間在中國詩詞大會上,一位名叫雷海為的外賣小哥大白了北大碩士彭敏,成為了總冠軍。

從什麼時候開始,當我們看到一個平凡的、普通的人通過自己的努力做成了一件優秀的、不平凡的事情時,我們首先想到的,就是如何潑一盆冷水。

而這一盆冷水的目的,是為了阻止他,是害怕對方超越自己。

這種中國式的嘲諷背後隱藏的,正是這種中國式的焦慮。現在社會發展變化的太快,階層流動和人才更新的速度已經超出了人們的想像,正是因為如此,才讓那些暫時居於“高層次”的人才們感到了恐慌。

那種居高臨下的“優越感”背後,其實是看到別人的進步速度超越了自己的“恐慌感”。在不斷迴圈的高校鄙視鏈背後,實際上是那73%追逐者和剩下27%“領跑者”之間距離的不斷縮小。

而那些正在“被鄙視”“被嘲諷”的人們,要知道,出身杭州師範的馬雲是不會嘲諷你是非名校畢業生的,因為你和他之間的差距太大。

而那些正在嘲諷你們的“名校畢業生”們,你們受到的嘲諷越多,就證明你們和他們之間的距離,正變得越來越少。

別停止努力,然後超越他們。

告訴那些寫“你一個外賣小哥憑什麼幹掉北大碩士”和“非名校畢業生憑什麼上北大”的人們:我是非名校畢業生,我就是要上北大!

(圖片來源網路)

我本科不是北大的!但我的本科也是我的青春,也是我一生的財富,也是我的母校,我同樣熱愛它。我不會因外界的影響而妄自菲薄,也不會因外界的影響而數典忘祖。

英雄不問出處:打破“鄙視鏈”需靠努力

英雄不問出處,富貴當思緣由。當英雄也要問出處的時候,想要擺脫這條隱藏在人心裡的鄙視鏈就需要更加的努力。

“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釋”,非名校生也不需要向誰道歉,更不需要覺得是否“低人一等”。要知道,非名校生考研,甚至非大學生考研,這種困境逆襲、絕地反擊的事情應該讓人覺得非常驕傲,鼓掌叫好。而不是冷嘲熱諷、惡語相向。

前段時間一個外賣小哥在路邊複習的視頻火了,他一邊工作一邊利用空餘時間複習考研,有路人質疑他:“你還考研呢?”,小哥聽到後只是回復一句:“準備還可以,試試唄,幹啥都要有個好心態,大不了明年再來唄!”。雖然不知道這個小哥最後有沒有考上,可他的這種精神就值得人們點贊。

如果說這種通過自己努力考研成功的人都應該被“鄙視”,那麼“努力”的意義又在哪裡呢?堅持12年考研的保安劉小平,雖然還是15分之差沒有考上浙大,但是他不會放棄;04年後連續八年報考北大的律師王鵬,雖然已經31歲,但是他不會放棄;03年參加高考考取大專,如今已經75歲高齡卻四度考研的老人鄒爺爺,他也不會放棄。

這些一直努力永不放棄的人們,難道就因為出身非名校就應該被人“鄙視”?還是說考研的意義就在於從一所名校到另一所名校的“遷徙”?如果考研的意義是在於通過自己的努力去一個更好的地方通過學習變成一個更好的自己,那麼那些考取了名校的非名校生們,又為什麼應該受到“鄙視”和“嘲諷”呢?

對那些通過努力改變命運的非名校生們,請給他們掌聲。

中國式嘲諷背後的中國式焦慮

從被嘲諷的“學霸宿舍”到外賣小哥考研被質疑,一系列的“中國式嘲諷”背後體現的其實是一種“中國式”的焦慮。

前段時間在中國詩詞大會上,一位名叫雷海為的外賣小哥大白了北大碩士彭敏,成為了總冠軍。

從什麼時候開始,當我們看到一個平凡的、普通的人通過自己的努力做成了一件優秀的、不平凡的事情時,我們首先想到的,就是如何潑一盆冷水。

而這一盆冷水的目的,是為了阻止他,是害怕對方超越自己。

這種中國式的嘲諷背後隱藏的,正是這種中國式的焦慮。現在社會發展變化的太快,階層流動和人才更新的速度已經超出了人們的想像,正是因為如此,才讓那些暫時居於“高層次”的人才們感到了恐慌。

那種居高臨下的“優越感”背後,其實是看到別人的進步速度超越了自己的“恐慌感”。在不斷迴圈的高校鄙視鏈背後,實際上是那73%追逐者和剩下27%“領跑者”之間距離的不斷縮小。

而那些正在“被鄙視”“被嘲諷”的人們,要知道,出身杭州師範的馬雲是不會嘲諷你是非名校畢業生的,因為你和他之間的差距太大。

而那些正在嘲諷你們的“名校畢業生”們,你們受到的嘲諷越多,就證明你們和他們之間的距離,正變得越來越少。

別停止努力,然後超越他們。

告訴那些寫“你一個外賣小哥憑什麼幹掉北大碩士”和“非名校畢業生憑什麼上北大”的人們:我是非名校畢業生,我就是要上北大!

(圖片來源網路)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