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張家川馬河村村民:“新屋亮堂堂,心裡美滋滋”

“新屋亮堂堂, 心裡美滋滋”

□記者 余碧波

4月初, 當記者來到張家川回族自治縣龍山鎮馬河村時, 陽光穿透雲層, 溫暖愜意。

記者隨意走進一村民家裡, 看到主人正在鏟院子裡的灰。 嶄新的二層小樓, 牆壁刷得雪白, 客廳塑膠扣板吊頂, 鋁合金門窗擦得透亮。

“咋也不會想到, 我們農民人也能過上這樣的光景!”主人馬平和愛人馬菊香看到有人來訪, 忙放下手中的鏟子高興地說。

馬平告訴記者, 他家共有8口人, 以前住在對面山上, 住的房屋也是上世紀60年代修的土坯房, 下大雨時房頂經常漏雨。 2008年“5·12”大地震波及到馬河村,

他家的房屋也成了危房。

“去年, 村上實施異地搬遷工程, 我家也申請了一套156.57㎡的房子, 上下兩層共有五室兩廳, 除過建房補助38230元後, 我們自己拿了22萬多元。 ”馬平說, 他家的新房是2017年11月交工的, 因冬天沒有裝修, 等到開春後才開始裝修。 “只要炕一干, 說搬就能搬, 看著新房屋亮堂堂的, 我們心裡也美滋滋的。 ”

和馬平一樣高興的還有馬鐵軍。 當記者來到他家時, 馬鐵軍正在盤炕。

“亮堂堂的房間、單獨的廚房、衛生間……這是我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 如今, 孩子上學不再走山路了, 看病、買東西、打工等都很方便。 我們農村人睡慣炕了, 不習慣睡床, 等炕盤好了, 我們就能搬來了。 ”馬鐵軍同樣十分感慨地告訴記者, 他申請的也是156.57㎡、五室兩廳的房子,

房子還有前庭後院, 前庭以後可以種花, 後院還可以養牛養羊。 “老了老了, 沒想到還能住上這麼好的房子, 比城裡人住得都要寬敞。 ”

馬鐵軍還告訴記者, 現在村裡也有了幼稚園, 出門就能讓孩子享受和城裡一樣的教育。

據瞭解, 為方便居民的生產生活, 該村已建成文化廣場、幼稚園、惠民超市等配套設施, 是一個集休閒、商貿、居住於一體的綜合性新農村。

“馬河村實施易地扶貧搬遷工程, 共建設建築面積156.57㎡兩層和92㎡一層兩種戶型、前庭後院的兩層新住宅110套, 以滿足群眾的多樣化需求。 目前已完成110戶主體工程, 現正在建設圍牆、大門和硬化院落等附屬工程。 ”馬河村黨支部書記馬耀斌說。

村民幸福的笑容溢滿馬河村, 幸福的日子將在這裡起航。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