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甘穀山溝裡的“脫貧車間”

●通訊員 王慧敏 劉世強

人間四月天, 沿著蜿蜒的山路, 走進甘谷縣謝家灣鄉丁家溝村, 黃綠相襯的多彩田野好似一幅巨大的油畫, 讓整個村子顯得格外空靈俊秀。 突然一陣悅耳的電動縫紉機聲和婦女爽朗的笑聲, 打破了山村的寧靜。

順著聲音傳來的方向看去, 映入眼簾的是“謝家灣鄉丁家溝村精准脫貧就業車間”幾個醒目紅字。 “脫貧車間”?山溝裡也有車間?為什麼叫“脫貧車間”?這是生產啥東西呢?帶著一連串的疑問, 筆者急不可待地走進車間。

宋江玉是丁家溝村的貧困戶, 家裡有8口人, 兩個老人體弱多病,

孩子尚小, 平時除了照顧一家老小吃穿, 就是在山地裡種些洋芋、小麥等傳統農作物, 家庭收入主要靠丈夫打工。 自從去年駐村第一書記康忠芳告訴大家, 要為村裡引進企業, 辦“脫貧車間”, 宋江玉就在微信群裡積極回應。 這不, 翹首盼望的車間一經辦起, 她率先報名來培訓。 “企業負責人說了, 前兩個月是帶薪培訓, 專業人員為我們教技術, 不僅不收錢, 還每天給每個人發30元錢。 等兩個月以後我們手藝學好了, 就按件發工資, 那時每月能領到2000元。 ”宋江玉說。

因地制宜, 在交通相對便利, 勞動人口較為密集的貧困村, 以“政府+企業+貧困戶”的方式, 創建“脫貧車間”, 生產一些簡單易學好上手的產品, 讓群眾在家門口有錢掙, 已成為甘穀縣助推脫貧攻堅的“點睛之筆”。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