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時近穀雨尤應祛濕,如何判斷體內濕氣重?

時近穀雨, 正是多雨多濕的節氣。 空氣中的濕度逐漸加大, 在日常的養生中, 應當遵循節氣的變化進行調養。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五醫院中醫科主治中醫師梁健甯表示, 在中醫理論認為, 穀雨前後所發的種種不適現象, 大多是濕邪致病。 因環境潮濕而導致的濕邪致病, 稱為“外濕”。 常伴有肢體困倦、頭身酸重、胸悶、寒熱自汗、關節疼痛或肢體浮腫等的症狀。

如何判斷是否體內濕氣重?

起床看感覺:如果每天早晨起床的時候覺得特別疲勞, 頭發昏, 打不起精神來, 或是像穿了件濕衣服一樣, 渾身不清爽, 人也懶得動。 那麼可以肯定體內有濕了。

洗漱看舌苔:健康的舌淡紅而潤澤, 舌面有一層舌苔, 薄白而清靜, 幹濕適中, 不滑不燥。 如果舌頭達不到這些指標, 那說明身體機能已經出現問題了。 如果舌苔白厚, 看起來滑而濕潤, 則說明體內有寒濕;如果舌苔粗糙或很厚、發黃髮膩,

則說明體內有濕熱。

如何在雨季祛濕保健?

●早晚關窗

當潮濕天氣來襲, 千萬要記得緊閉家中的窗戶, 特別是關閉朝南和東南的窗戶, 不讓濕氣有任何潛入的機會。 防潮的最重要時段是每天的早晨和晚上, 這兩段時間的空氣濕度較午間更高, 若不及時關上門窗, 水汽將嚴重滲透至家居的每個角落。

然而, 即使這種天氣每天也應該開窗通風半小時, 然後再關上門窗, 採取其他措施除掉室內水汽。 最忌門窗一天到晚緊閉, 空調一天到晚開啟, 極易誘發空調病, 讓人精神疲憊無精打采。

●使用乾燥劑

如今超市和網上有不少專用於防潮除濕的乾燥劑。 最常見的是吸濕盒和除濕包兩種類型。 其中衣櫃是潮濕氣最不為意的地方,

切記做好防濕工作。

●越累越要運動

體內濕氣重的人大多數都是飲食油膩、缺乏運動的人。 這些人常常會感覺身體沉重、四肢無力而不願活動, 但越是不愛運動, 體內淤積的濕氣就越多, 久而久之, 必然就會導致濕氣攻入脾臟, 引發一系列的病症。 春季太陽出來的時間提早, 可以把健身時間稍微提前, 但依然要等到天亮。

●飲食保健

外部環境僅僅是誘因, 體內環境太濕才是主因。 脾胃主濕, 所以, 在濕氣如此重的環境中別吃傷脾胃的食物。 比如涼拌食品、冷飲。 喜歡吃甜食的人也得禁禁口, 因為“甜膩化濕”。 另外, 酒助濕邪, 酒精少碰為好。

在煲湯時適當加入一些藥材, 如薏米、木棉花、雲苓、淮山、芡實、扁豆、蓮子、冬瓜等。

在春天裡, 萬物生髮, 本身就應該多吃一些蔥、薑、蒜, 而針對體內的濕氣, 還可以嘗試在家裡煮一碗熱辣辣的姜湯, 用姜湯的絕妙效用將體內的濕氣逼散出來, 待到全身發過汗以後, 病症就會有所緩解。 但選姜蒜這類溫補的食物則要依體質而定。 如果本人是寒體, 平日腹瀉畏寒問題多, 可以多食用, 獲得祛濕又驅寒的效果;如果自己是火氣大的熱體質, 再吃“火物”反而增加身體濕邪之氣。 玉米、扁豆、薏米、芡實等能祛濕性質比較平和, 適合任何體質的人使用, 嶺南地區濕熱氣候居多, 不管是不是回南天, 都可以加入食材。

●拔罐療法

拔罐療法是傳統中醫常用的一種治療疾病的方法, 這種療法可以逐寒祛濕、疏通經絡、祛除瘀滯、行氣活血、消腫止痛、拔毒瀉熱,

具有調整人體的陰陽平衡, 解除疲勞、增強體質的功能, 從而達到扶正祛邪, 治癒疾病的目的。

推薦幾款祛濕湯方

1、茯苓粥

【組成】茯苓20g, 粳米100g

【制法】茯苓研為細末。 將洗淨的粳米放入鍋內, 加水適量, 粥至五成熟時, 加入茯苓末煮至粥熟, 即可。

【功能】健脾利濕, 寧心安神

2、山藥薏米龜湯

【組成】薏米15g, 山藥30g, 陳皮3g, 烏龜1只

【制法】烏龜宰殺洗淨, 放入砂鍋中, 加水適量, 先用小火煮至半熟, 再加洗淨的薏苡仁、山藥、陳皮煮熟, 鹽調味, 再煮片刻, 即可。

【功能】滋陰養血, 補中滲濕

3、扁豆煎

【組成】炒扁豆30g, 黨參、玉竹、山楂、烏梅各10g, 白糖適量

【制法】上述各味洗淨, 加水適量, 煎煮至扁豆熟透時加適量白糖, 即可。 佐餐食用

【功能】健脾養胃, 益氣養陰,消食導滯

4、薏苡仁冬瓜湯

【組成】薏苡仁50g,冬瓜150g,老薑、大蔥、料酒、精鹽、香蔥等適量。

【制法】將冬瓜去粗皮,洗淨,切成條塊,清水浸泡薏苡仁。將水燒開,放入冬瓜、薏苡仁、薑、蔥節、料酒,冬瓜熟後,撈出薑、蔥,下熟油、鹽,撒上蔥花,即可。

【功能】清熱利水,健脾減肥

5、赤小豆鯽魚湯

【組成】赤小豆100g,鯽魚1條,大蒜1頭,蔥白、生薑、料酒適量。

【制法】將鯽魚去鱗及內臟,洗淨,將蔥白、生薑、料酒、大蒜及洗淨的赤小豆一同放入鍋內,加水適量,用小火燉至鯽魚熟,即可。

【功能】健脾利濕,利水消腫

益氣養陰,消食導滯

4、薏苡仁冬瓜湯

【組成】薏苡仁50g,冬瓜150g,老薑、大蔥、料酒、精鹽、香蔥等適量。

【制法】將冬瓜去粗皮,洗淨,切成條塊,清水浸泡薏苡仁。將水燒開,放入冬瓜、薏苡仁、薑、蔥節、料酒,冬瓜熟後,撈出薑、蔥,下熟油、鹽,撒上蔥花,即可。

【功能】清熱利水,健脾減肥

5、赤小豆鯽魚湯

【組成】赤小豆100g,鯽魚1條,大蒜1頭,蔥白、生薑、料酒適量。

【制法】將鯽魚去鱗及內臟,洗淨,將蔥白、生薑、料酒、大蒜及洗淨的赤小豆一同放入鍋內,加水適量,用小火燉至鯽魚熟,即可。

【功能】健脾利濕,利水消腫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